謝侯爺在王姨娘這,永遠能找到自己男人的雄風。
他也不吝嗇跟王姨娘分析這其中的門道。
“此人管著軍備,主要負責養(yǎng)馬的飼料和鐵礦那邊的煉鐵,馬吃的東西,用不了那么精貴,給些便宜草料就行,但給朝廷報,那得多報十倍,還有那鐵,多造點精鐵也是鐵、鑄鐵也是鐵,誰會真過來計較?!?
“就算真被發(fā)現(xiàn),查下來,咱們也只是賺了一二成而已,上面頂著的大人物,多著呢!可這一二成,咱們一個月少說也能收千兩銀子?!?
聽到一個月能有一千兩銀子,王姨娘一顆心都飄起來了,腦海里只剩下這一千兩銀子怎么花用,哪還顧得上分析謝侯爺說的這些門門道道。
她嬌笑一聲,依偎在他懷里:“妾身就知道,侯爺有大本事?!?
謝侯目中有嘲諷,還有羨慕:“真能來計較的,恐怕也是死人了。何況,咱們賺這點比起來那些人在軍費里賺的,連個指甲蓋都比不上?!?
“等著拿銀子就行了!”
一男一女你儂我儂,因為這馬上要到來的銀子,一起憧憬著未來的好日子,好不歡快。
……
中原旱災在接連半個月的雨后,徹底結束了。
阡陌縱橫的河流在大地上鋪成水網(wǎng),大地蒙上了一層遠看有色近卻無的淺綠。
平安寨內(nèi),莊稼長成了一塊塊墨綠的翡田。
這些日子,謝知一直帶領著全寨子的工人一起盡全力造炮。
雖然她從來沒有經(jīng)驗,但書上已經(jīng)給了答案,從零到有推結果很難,但有了結果反推過程比之而簡單了不止一點半點。
荔枝木、檀木、松木、榆木等木材都比較緊實,但神山榆木最多,謝知便選了榆木做炮管。
書上有兩種法子,一種是樹鋸成一條一條的木條,按照做木桶的方法做炮管,但這種方法看起來容易炸膛,謝知選了后者,直接給樹心鉆孔,畢竟用木炮已經(jīng)是無奈之舉,她不想寨民們真正上戰(zhàn)場時,死在自己的武器下。
選取鮮榆木木干,掏空樹心,外面加上五道鐵箍緊緊箍住,用粗鐵絲一道道纏繞緊后,最后在炮根部鉆一個用來做發(fā)射引信的小孔。
想要盡可能保證多使用幾次,就讓木炮內(nèi)層微潮,外面再用木條排扎,扎鐵絲后再上鐵箍,就能反復使用多次。
辰國這個時代的鐵絲雖未大規(guī)模應用,但已經(jīng)有了拉絲技術,郭鐵匠雖然不會,但他們在新來的萬人中又找到的數(shù)十位工匠中有會的,總算是解決了問題。
整體來說,做木炮都還是這個時代現(xiàn)有的技術。
而且木炮因為炮管材質(zhì)的問題,無法承受高膛壓,彈藥也只能用石彈、散彈,大抵就是鐵砂、石子、鐵錠這些。
射程也近,只在八百十米,發(fā)射時不像炮,更像一種霰彈槍,但因為能快速制作裝備的原因,這樣的木炮能使整個寨子迅速擁有批量的小口徑火炮。
除此之外,謝知還讓幾個鐵匠研究起了沒良心炮。
這玩意大約就是一個鐵皮桶,把炸藥給發(fā)射出去,也算是應急產(chǎn)物,但比木炮的殺傷力要大。
第一門木炮很快就造了出來。
寨子里所有主事的這天都齊聚于此,大眼瞪小眼地看著這這一根木頭炮管。
在他們看來,這個家伙的造型怪異極了,往日用來蓋房子的木干中間多了個孔,四周幾道鐵箍緊密地陷進了木干里,還纏繞著一圈圈鐵絲。
“楚大夫人,這真是武器?”王猛看著這木頭造型雖然怪異,可還是怎么看怎么像自家屋頂上的房梁,忍不住撓了撓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