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哦哦!”小奶娃很認真的回答,當(dāng)然好。
再窮不能窮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
讀書是好事。要放在我從前那個世界,哥哥們早就進學(xué)校了。
“哈哈哈,看來,我家乖寶也覺得爺爺做的對呢!
這就么定了。
明天一早,老大你帶著孩子們把小七也一塊帶上,去親家那問問。
若是可以,都送去學(xué)堂吧!”胡老頭說的親家就是陸氏的親爹,陸老秀才。
陸老秀才年輕時頗有才學(xué),奈何時運不濟,自少年中了秀才,每每想要下場考舉人,都是事故頻出。
第一次考前死了祖父,按規(guī)矩得守孝三年。剛出了孝期,祖母又去了,再次守孝三年。
好容易出了孝,第三次考試時,在路上淋了雨,得了嚴(yán)重的風(fēng)寒,差點沒熬過去,更別提什么考試了。
從那次后,陸秀才就徹底歇了參考的心思,轉(zhuǎn)而回老家秀水灣開了一間學(xué)堂,專心教學(xué),倒也教出了好幾個秀才。
蔣文淵就是其中一個。
不僅如此,陸老秀才見這后生相貌才學(xué)人品俱佳,后來還把掌上明珠許配給了他,這便是陸氏。
蔣文淵中秀才后去了縣學(xué)讀書。
蔣家又把子侄輩的老大蔣禹江、老三蔣禹湖送了過去,都是自家人,怎么著也能多照顧幾分。
次日,蔣文康果然領(lǐng)著一溜兒子侄去了陸外公所在的秀水灣,包括看見書就頭疼、心不甘情不愿的小二蔣禹河。
秀水灣與西津渡離的不遠。沿青江往上約摸四五里,轉(zhuǎn)灣的地方就是。
因為河邊長滿了不知多少年的粗壯大柳樹,其中最大一棵,需得五六個成年人才抱的過來,一年四秀風(fēng)光秀美,故名曰“秀水灣”。
陸外公的私塾就座落在秀水灣西邊的小緩坡上,是一座兩進的青磚大院子。
學(xué)堂目前共有五十多名學(xué)子,都是周邊各個村落的。共分為甲已丙三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