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見一棵大樹那邊,被刀光映照之下,樹枝之上,一位頭戴斗笠的年輕游俠微微抬頭,一手猶然縮在袖中,只用一只手就握住了那抹刀光,刀光與手掌附近凝聚的罡氣撞在一起,襯托得那個陌生人宛如神人,手握明月。
漢子心中驚訝,臉色不變,從坐姿變成蹲在橫梁上,手中持刀,刀鋒雪亮,嘖嘖稱奇道:"呦,好俊的手法,罡氣精純,凝練圓滿,銀屏國什么時候冒出你這么個年紀輕輕的武學(xué)大宗師了我可是與銀屏國江湖第一人打過交道的,卯足勁,倒也擋得住這一刀,卻絕對無法如此輕松。"
陳平安輕輕收起手掌,最后一點刀光散盡,問道:"你先前貼身的符箓,以及墻上所畫符箓,是師門秘傳只有你們鬼斧宮修士會用"
漢子笑道:"借下了與你打招呼的輕飄飄一刀而已,就要跟老子裝大爺"
漢子從橫梁上飄落在地,當他大踏步走向廟門口,渠主夫人和兩位侍女,以及那些早已散開的市井男子,都趕緊避讓更遠。
漢子以刀拄地,冷笑道:"速速報上名號!若是與我們鬼斧宮相熟的山頭,那就是朋友,是朋友,就可以有福同享,今夜艷遇,見者有份。若是你小子打算當個古道熱腸的江湖豪客,今夜在此行俠仗義,那我杜俞可就要好好教你做人了。"
那些市井少年青壯只覺得這仙師說得嚇人肝膽。
但是那位渠主夫人卻很是意外,姓杜的這番語,其實說得大有玄機,談不上示弱,可絕對稱不上氣焰跋扈。
接下來,更讓這位渠主夫人倍感震驚。
那個年輕游俠一閃而逝,站在了祠廟敞開大門外,微笑道:"那我求你教我做人。"
杜俞一手抵住刀柄,一手握拳,輕輕擰轉(zhuǎn),臉色猙獰道:"是分個勝負高低,還是直接分生死!"
結(jié)果那人回了一句:"你沒打死我,已經(jīng)快嚇死我了。"
渠主夫人真是沒膽子笑出聲,不然早就捧腹大笑了。
驟然間,渠主夫人心思急轉(zhuǎn),退后一步,"杜俞,鬼斧宮杜俞!你是那對金鐸國山上大道侶的嫡子!"
杜俞扯了扯嘴角,好嘛,還挺識趣,這個婆姨可以活命。
只是門外那人又說道:"多大的道侶兩位上五境修士"
渠主夫人心中一喜,天大的好事!自己搬出了杜俞的顯赫身份,對方依舊半點不怕,看來今夜最不濟也是驅(qū)狼吞虎的局面了,真要兩敗俱傷,那是最好,若是橫空出世的愣頭青贏了,更是好上加好,對付一個無冤無仇的游俠,總歸好商量,總好過應(yīng)付杜俞這個沖著自己來的兇神惡煞。哪怕杜俞將那個中看不中用的年輕游俠剁成一灘肉泥,也該念自己方才的那點情分才對。畢竟杜俞瞧著不像是要與人搏命的,不然按照鬼斧宮修士的臭脾氣,早出刀砍人了。
杜俞勾了勾手指,提起刀,隨便一晃,笑道:"只要你小子破得開符陣,進得來這廟,大爺我便讓你一招。"
一瞬間,祠廟墻壁一圈,金光炸裂,目眩神搖。
然后只見那頭戴斗笠的年輕游俠,神出鬼沒一般,已經(jīng)出現(xiàn)在了杜俞身側(cè),一臂掃在后者脖頸之上,打得杜俞整個人氣府激蕩、當場昏死過去,然后重重砸在祠廟內(nèi)的神臺上,不但將那尊渠主夫人的神像直接砸成兩截,杜俞還身陷墻壁之中,至于那把刀,摔落在地,鏗鏘作響。
地上刀光如水,應(yīng)該是一把不錯的刀。
陳平安手持行山杖,站在原地,這一手稍作變化的鐵騎鑿陣式,配合破陣入廟之后的一張方寸符,自然是留了力的,不然這個揚要讓自己一招的家伙,應(yīng)該就要當個不孝子,讓那對鬼斧宮大道侶白發(fā)人送黑發(fā)人了,當然,山上修士,百歲乃至千年高齡依舊童顏常駐,也不奇怪。
之所以留力,自然是陳平安想要回頭跟那人"虛心請教"兩種獨門符箓。
至于那些一個個魂飛魄散的市井少年青壯,剛好被拳罡激蕩而出的氣機漣漪瞬間震暈過去。
至于那個神臺上的輕佻少年,被倒飛出去的杜俞一腳勾連,也給打暈過去,相較于院中男子,那少年下場要更加凄慘。
一切都算計得絲毫不差。
卻只是一拳事。
只剩下那個呆呆坐在篝火旁的少年。
陳平安看了他一眼,"裝死不會啊"
少年趕緊后仰倒地,腦袋一歪,還不忘翻白眼,伸出舌頭。
陳平安笑問道:"渠主夫人,打壞了你的塑像,不介意吧"
語之際,一揮袖子,將其中一位青壯漢子如同掃帚,掃去墻壁,人與墻轟然相撞,還有一陣輕微的骨頭粉碎聲響。
那位坐鎮(zhèn)一方溪河水運的渠主,只覺得自己的一身骨頭都要酥碎了。
渠主夫人連忙顫聲道:"不打緊不打緊,仙師高興就好,莫說是斷成兩截,打得稀碎都無妨。"
陳平安問道:"隨駕城那邊,到底怎么回事"
渠主夫人微微彎腰,雙手捧起一盞寶光流轉(zhuǎn)的仙家器物,"仙師可以一邊飲酒,容奴婢慢慢道來。"
陳平安笑道:"你這一套,在那姓杜的那邊都不吃香,你覺得管用嗎再說了,他那師弟,為何對你念念不忘,渠主夫人你心里就沒點數(shù)你真要找死,也該換一種聰明點的法子吧。當我拳法低,涉世不深,好坑騙"
渠主夫人趕緊收起那只酒盞,但是頭頂天靈蓋處涌起一陣寒意,然后就是痛徹心扉,她整個人給一巴掌拍得雙膝沒入地底。
神魂晃蕩,如置身于油鍋當中,渠主夫人忍著劇痛,牙齒打架,顫音更重,道:"仙師開恩,仙師開恩,奴婢再不敢自己找死了。"
陳平安擺擺手,"我不是這姓杜的,跟你和蒼筠湖沒什么過節(jié),只是路過。如果不是姓杜的非要讓我一招,我是不樂意進來的。一五一十,說說你知道的隨駕城內(nèi)幕,如果有些我知道你知道的,但是你知道了又假裝不知道,那我可就要與渠主夫人,好好合計合計了,渠主夫人故意放在袖中的那盞瀲滟杯,其實是件用來承載類似迷魂湯、桃花運的本命物吧"
那位渠主夫人笑得比哭還難看。
這家伙,分明比那杜俞難纏百倍啊!
渠主夫人戰(zhàn)戰(zhàn)兢兢,將那鄰居隨駕城的禍事一一道來。
陳平安一邊聽她的講述,眼角余光一邊悄然留意兩位侍女的神色。
那座隨駕城的城隍爺,果真是即將金身崩壞,行至香火大道的盡頭了,所謂窮途末路,不過如此。但是像那人之畏死,那位城隍爺也不例外,用盡了法子,先是疏通關(guān)系,耗盡積蓄,跟朝廷討要了一封逾越禮制的誥命,可是效果依舊不好,這源于一樁當時無人太過在意、卻影響深遠的陳年舊事,百年之前,隨駕城發(fā)生過一樁一戶書香門第滿門橫死的冤案,最后在朝廷官員和市井百姓眼中,算是沉冤得雪的,事實真相則遠非如此,當時城隍廟上下官吏,一樣不知后果如此嚴重,不然恐怕就是另外一番景象了。
蒼筠湖與隨駕城是近鄰,管轄著一湖三河兩渠的湖君大人,根深蒂固,故而知曉諸多內(nèi)幕,那個書香門第,數(shù)代人行善積德
,家族祠堂匾額內(nèi),都快要孕育出一位香火小人了,卻一夜之間,慘遭橫禍,雞犬不留。城隍爺雷霆震怒,開始命諸司胥吏糾察此事,不曾想查到最后,竟然查到了城隍廟自己頭上,原來城隍廟六司為首的陰陽司主官,作為城隍爺?shù)牡谝惠o吏,與那位職責類似一縣縣尉輔官的枷鎖將軍,相互勾結(jié),一個擅自化作人形,穿上一副俊美少年的皮囊,誘惑欺凌那個家族的女子,而枷鎖將軍則相中了那位尚未完全凝聚的香火小人,希冀著拿去賄賂一位仙家修士,試圖去往州城城隍閣任職,高升為一人之下諸司之上的武判官,那位枷鎖將軍便要挾陰陽司主官,兩位本該幫助一郡風調(diào)雨順、陰陽有序的城隍廟大員,合伙請了一伙流竄作案的江湖匪人入城,血洗了那座書香門第,陰陽司主官則早早私藏了兩位美婦,金屋藏嬌于郡城外的鄉(xiāng)野僻靜宅邸中。
若僅是如此,城隍爺哪怕稍稍徇私,輕判了兩位輔官,也不至于淪落今天這般田地,那位生前就擅長沽名釣譽的城隍爺,明面上讓諸司鬼吏幫著官府找到了那伙匪人,就地斬殺,不留一個活口,然后暗中放過了陰陽司主官,打殺了那個胳膊肘往外拐的枷鎖將軍,至于那兩位婦人自然難逃一死,但是不曾想那書香門第有一個孩子,剛好與府上婢女玩捉迷藏,躲在了夾壁之中,而那婢女又忠心護主,故意死在了夾壁附近,以自己尸體遮掩了入口,而那個孩子最終得以僥幸逃出隨駕城,十數(shù)年后,在一個世交前輩的幫助下,得以更換姓名戶籍,高中榜眼,又十年,仕途順遂,成為一郡父母官,開始著手翻案,順藤摸瓜,就給他查到了城隍廟那邊,然后自然又是一樁慘案,只是相比當年的人盡皆知,這一次,從頭到尾,悄無聲息,朝廷那邊得知的消息,無非是一位盡忠職守的郡守病死任上。
那位本該前途似錦的讀書人,一生未曾娶妻,身邊也無書童婢女,一人孑然上任,又一人赴死落幕。他似乎早已察覺到城中兇險,在悄悄寄出一道寄往朝中好友的密信之前,當時就已經(jīng)視死如歸,最終在那一天,他去了淪為荒廢鬼宅多年的府邸那邊,在夜幕中,那人脫了官袍,披麻戴孝,上香磕頭,然后……便死了。
事實上,從他走出郡守府之前,城隍廟諸司鬼吏就已經(jīng)圍住了整座衙署,日夜游神親自當起了"門神",衙署之內(nèi),更是有文武判官隱匿在此人身邊,虎視眈眈。
所以那晚深夜,此人從衙署一路走到故宅,別說是路上行人,就連更夫都沒有一個。
隨駕城的城隍爺在斬草除根后,三年之后,就發(fā)現(xiàn)自己的金身開始出現(xiàn)一道裂縫。
積攢下來的那些陰德,竟是都無法彌補這條裂縫,只能眼睜睜看著它越來越蔓延金身。
于是就有了如今的隨駕城異象。
陳平安一直安靜聽著,然后那位渠主夫人略帶幸災(zāi)樂禍的語氣,為隨駕城城隍廟來了一句蓋棺定論,"自作孽不可活,可是它們這些城隍廟最熟稔不過的措辭,真是好笑,隨駕城那城隍廟內(nèi),還擺著一只石刻大算盤,用來警醒世人,人在做神在算。"
陳平安終于開口問道:"那封寄往京城的密信,是給城隍廟攔截下了"
渠主夫人搖頭道:"回稟仙師,按照我家湖君的說法,那太守行事頗為縝密,確實寄到了京城好友手上才對,只是不知為何,泥牛入海一般,這么多年下來,朝廷渾然不知此事,倒是那個收信之人,官場順遂,當年都做到了刑部尚書,后來更是家門昌盛,子孫科舉文運都極好,光是進士就出了六人之多,如今的家主,也是主政一方的封疆大吏。"
陳平安又問道:"連同這個姓杜的,那么多修道之人一起趕赴隨駕城,又是為何難不成那位隨駕城城隍爺,如此光風霽月,交了這么多的山上朋友,想要拉城隍廟一把"
一直乖乖杵在原地的渠主夫人降低嗓音,仰頭說道:"隨駕城風水頗為奇怪,在城隍廟出現(xiàn)動蕩之后,似乎便留不住一件異寶了,每逢月圓、暴雨和大雪之夜,郡城之中,便都會有一道寶光,從一處牢獄當中,氣沖斗牛,這么多年來,好些山上的高人都跑去查探,只是都未能抓住那異寶的根腳,只是有堪輿高人推測,那是一件被一州山水氣運孕育了數(shù)千年的天材地寶,隨著隨駕城的怨氣煞氣太重,縈繞不去,便不愿再待在隨駕城,才有了重寶現(xiàn)世的兆頭。"
陳平安再瞇眼而問,"我不過是隨便問了你渠主夫人一番,就知道了這么多駭人聽聞的真相,然后那么多能人異士,又經(jīng)過這么多年了,一個個騰云駕霧飛來飛去,在那座隨駕城來來回回,說不得還有不少修士在城中扎根多年,可就沒一位神仙老爺,嘗試為那戶人家翻案"
渠主夫人這一次的發(fā)愣,是油然而生,并非作偽,然后喃喃道:"翻案做什么與城隍廟交惡,豈不是更得不著那件異寶了"
陳平安摘下斗笠,抬頭望向夜空,撓了撓頭,"這樣啊,倒是一個很有道理的說法。"
祠廟神臺后墻壁那邊,有些聲響。
渠主夫人只覺得一陣清風撲面,猛然轉(zhuǎn)頭望去。
神臺被那人一撞對半而開,塵土飛揚,已經(jīng)偷偷清醒過來、想要有所動作的鬼斧宮杜俞,直接再被那人單手抓住脖頸,狠狠砸入地面。
當那人起身后,杜俞已經(jīng)氣機斷絕,死的不能再死了。
渠主夫人然后在那一刻,身為一位水神娘娘,竟然都感到遍體冰涼,如墜冰窟。
那人,側(cè)身轉(zhuǎn)過頭來,望向她。
他面無表情。
眼神如古井幽幽,仿佛水深處,正有蛟龍搖曳,欲攀援井壁而上,探出頭顱來看一看井外的天地人間。
渠主夫人想要后退一步,躲得更遠一些,只是雙腳深陷地底,只好身體后仰,似乎只有這樣,才不至于直接被嚇死。
只是不知為何,下一刻,那人便驀然一笑,站起身,拍拍手掌,重新戴好斗笠,伸出兩根手指,扶了扶,微笑道:"山上修士,不染紅塵,不沾因果嘛,天經(jīng)地義的事情。"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