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白象想起那個每天都趾高氣昂的青衣小童,笑道:"死要面子活受罪。"
朱斂卻說道:"要點臉,是好事。"
盧白象望向這個家伙,眼神玩味。
朱斂理直氣壯道:"是魏大山神不要臉,關(guān)我什么事"
盧白象笑著伸手去捻起一粒干炒黃豆。
朱斂突然改口道:"這么說便不仗義了,真計較起來,還是大風(fēng)兄弟臉皮厚,我與魏兄弟,到底是臉皮薄兒的,每天都要臊得慌。"
一位耳垂金環(huán)的白衣神人笑容迷人,站在朱斂身后,伸手按住朱斂肩膀,另外那只手輕輕往桌上一探,有一副仿佛字帖大小的山水畫卷,上邊有個坐在山門口小板凳上,正在曬太陽摳腳丫的佝僂漢子,朝朱斂伸出中指。朱斂哎呦喂一聲,身體前傾,趴桌上,趕緊舉起酒壺,笑容諂媚道:"大風(fēng)兄弟也在啊,一日不見如隔三秋,小弟老想你啦。來來來,借此機(jī)會,咱哥倆好好喝一壺。"
鄭大風(fēng)繼續(xù)豎著中指,好像說了個滾字。
朱斂視而不見,置若罔聞,轉(zhuǎn)頭埋怨魏檗,"咋個也不運轉(zhuǎn)神通,給大風(fēng)兄弟送壺酒"
魏檗一拂袖,便有一壺酒從落魄山落在鄭大風(fēng)頭上,被鄭大風(fēng)一手接住。
朱斂一手持畫卷,一手持酒壺,起身離開,一邊走一邊飲酒,與鄭大風(fēng)一敘別情,哥倆隔著千萬里山河,一人一口酒。
盧白象笑著伸手示意這位山神落座。
魏檗沒有離去,卻也沒有坐下,伸手按住椅把手,笑道:"遠(yuǎn)親不如近鄰,我要去趟中岳拜訪一下新山君,與你們順路。"
盧白象疑惑道:"這不合山水規(guī)矩吧"
世俗王朝的五岳山君正神,一般而是不會輕易碰頭的。
魏檗笑道:"三場夜游宴,中岳山君地界邊境,與我北岳多有接壤,怎么都該參加一場才合乎規(guī)矩,既然對方事務(wù)繁忙,我便登門拜訪。再就是以前的龍泉郡父母官吳鳶,如今在中岳山腳附近,擔(dān)任一郡太守,我可以去敘敘舊。還有位墨家許先生,如今跟中岳山君毗鄰,我與許先生是舊識,先前夜游宴。許先生便托人贈禮披云山,我應(yīng)該當(dāng)面道謝一番。"
盧白象點點頭,這么講也說得通。
大驪鐵騎一路南下,覆滅王朝藩屬無數(shù),在各地禁絕大小淫祠更是多達(dá)數(shù)千座,搗毀金身神像無數(shù)。
而北岳魏檗,是如今唯一收到大驪戶部贈送百余顆金精銅錢的山君正神。
其余四位寶瓶洲新山君,暫時都無此殊榮待遇。
在自己屋子那邊,朱斂與鄭大風(fēng)各自飲酒,哪怕渡船如今還位于北岳地界,可這幅魏檗打造出來的山水畫卷,仍是無法維持太久。
朱斂問道:"有事"
鄭大風(fēng)點點頭,說道:"崔老爺子突然想要帶著裴錢走一趟蓮藕福地,我沒說不行,但也沒立即答應(yīng)。只能推說如今魏檗不在披云山,有那桐葉傘,也進(jìn)不去。"
朱斂思慮片刻,沉聲道:"答應(yīng)得越晚越好,一定要拖到少爺返回落魄山再說。若是走過了這一遭,老爺子的那口心氣,就徹底撐不住了。"
鄭大風(fēng)撓撓頭,感慨道:"一定要陳平安見上最后一面嗎我怎么覺得只會徒增離愁。崔老爺子故意在這個時候開口,其實也有自己的意愿在里邊。"
朱斂無奈道:"還是見一面吧。"
鄭大風(fēng)問道:"賠錢貨那邊"
朱斂搖頭道:"一個字都別提。"
鄭大風(fēng)坐在小板凳上,瞧著不遠(yuǎn)處的山門,春暖花開,和煦日頭,喝著小酒,別有滋味。
山上何物最動人,二月杏花次第開。
一路瘸拐登頂,眺望東邊的小鎮(zhèn),北邊的郡城,又有稀稀疏疏的三更燈火伴月明。
鄭大風(fēng)就喜歡在這樣寡淡的日子里邊,一天又過一天。
而且他也期待將來的落魄山,住下更多的人。
若是水靈女子多一些,當(dāng)然就更好了。
朱斂笑道:"山上那邊,你多看著點。"
鄭大風(fēng)提起酒壺,指了指山門那邊,說道:"這不正看著的嘛。溜上山一只母蒼蠅,都算我鄭大風(fēng)不務(wù)正業(yè)!"
獅子峰,神仙洞府內(nèi)。
陳平安一身血肉模糊,奄奄一息躺在小舟上,李二撐蒿返回渡口,說道:"你出拳差不多夠快了,但是力道方面,還是差了火候,估摸著是以前太過追求一拳事了,武夫之爭,聽著爽利,其實沒那么簡單,別總想著三兩拳遞出,就分出了生死。一旦陷入僵持局面,你就一直是在走下坡路,這怎么成。"
陳平安微微點頭,表示自己知道了。
其實第一次喂拳之后,李二就察覺到了陳平安的拳意瑕疵,第二次,就由著陳平安先出拳百次,他不還手,然后只出一拳,也不打得太重,要求只有一個,撐得住不倒下即可,隨后陳平安那一口純粹真氣不能墜,下一個百拳,拳意更不能往下減少太多,他李二一些個故意露出的破綻,若是陳平安無法強(qiáng)提一口氣,循著破綻迅猛出拳,那他李二就不客氣了,那一拳,挨在身上,任你是遠(yuǎn)游境武夫,都要覺得生不如死。
今天是第三場喂拳,李二又換了一種路數(shù),各自出拳,陳平安傾力,他拳出一半,停拳之時,詢問陳平安死了幾次。
陳平安給出確切答案后,李二點頭說對,便打賞了對方十境一拳,直接將陳平安從鏡面一頭打到另外一端,說生死之戰(zhàn),做不到舍生忘死,去記住這些有的沒的,不是找死是什么。所幸這一拳,與上次一般無二,只砸在了陳平安肩頭。浸泡在藥水桶當(dāng)中,白骨生肉,算得了什么遭罪,碎骨彌合,才勉強(qiáng)算是吃了點疼,在此期間,純粹武夫守得住心神,必須故意放大感知,去深切體會那種筋骨血肉的生長,才算有了登堂入室的一點小本事。
渡口建造了一棟粗糙茅屋,陳平安如今就在那邊療傷。
李二覺得自己喂拳,還是很收著了,不會一次就打得陳平安需要修養(yǎng)好幾天,每天給陳平安哪怕療傷完畢,還是攢下了一份疼痛"余著",第二次喂拳,傷上加傷,要求陳平安每次都穩(wěn)住拳意,這就等于是以逐漸殘破的武夫體魄,維持原先的巔峰拳意不墜絲毫。
李二沒說做不到會如何。
反正陳平安做到了。
天底下沒那么多復(fù)雜的事情。
至于換成別人,如此喂拳行不行,李二從來不想這些問題。
一來他懶得教,再則同樣一拳下去,陳平安可以沒有大礙,不耽誤下一次喂拳,尋常人就是個死,還教什么教。
李二沒有說陳平安做得好與不好。
反正最終能吃下多少拳,都是陳平安的自家本事。
李二撐船到了渡口,陳平安已經(jīng)掙扎起身。
李二說喂拳告一段落,欲速則不達(dá),不用一味求多求重,隔個三兩天再說。
何況他得下山去鋪子那邊看看。
陳平安詢問自己休養(yǎng)過后,能不能去山腳住個一兩天。
李二笑著說這有什么行不行的,就當(dāng)是自己家好了。
李二率先下山。
陳平安蹲在渡口旁邊,忍著不止在體魄傷勢更在于神魂激蕩的疼痛,輕輕一掌拍在船頭,小船驟然沉入水中,然后砰然浮出水面,這一去一返,船內(nèi)血跡便已經(jīng)清洗干凈。
這才去往茅屋,還得提水燒水,每走一步,都是煎熬。
陳平安第二天清晨時分,換上一身潔凈衣衫,也下了獅子峰。
布店剛剛開門,陳平安去吃過了一頓早餐,便幫著柳嬸嬸招徠生意。
看得婦人大開眼界,竟是與一個晚輩學(xué)到了好些生意經(jīng)。
一些個原本與婦人吵過架黑過臉的街坊鄰居,如今路上瞧見了婦人,竟是多了些笑臉。
婦人一邊喜歡,一邊憂愁。
這么好的一個后生,怎么就不是自家女婿呢
于是當(dāng)李柳姍姍來遲,回到家中,就看到了那個正與客人們熱絡(luò)賣布的年輕人。
李柳愣了一下。
她剛跨過門檻,就給她娘親偷偷伸出兩根手指,在李柳那纖細(xì)腰肢上輕輕一擰,倒也沒舍得用力,到底是女兒,不是自己男人,婦人埋怨道:"你個沒用的東西。"
李柳笑瞇起眼,柔柔弱弱,到了家中,從來是那逆來順受的李槐姐姐。
有了陳平安幫忙攬生意,又有李柳坐鎮(zhèn)鋪子,婦人也就放心去后院灶房做飯,李二坐小凳上,拿著竹筒吹火。
趁著店里邊暫時沒客人了,陳平安走到柜臺旁邊,對那個站在后邊打算盤的李柳,輕聲說道:"好像讓柳嬸嬸誤會了,對不住啊。不過李叔叔已經(jīng)幫著解釋清楚了。"
李柳抬起頭,笑道:"沒事。"
陳平安松了口氣。
陳平安猶豫了一下,放低嗓音,笑問道:"能不能問個事兒"
李柳輕輕打著算盤,對著她娘親筆下好似一部鬼畫符的賬本,算著布店這些日子的收支細(xì)目,抬頭微笑道:"林守一和董水井,我都不喜歡。"
陳平安有些驚訝,本以為兩個人當(dāng)中,李柳怎么都會喜歡一個。
只不過喜歡誰不喜歡誰,還真沒道理可講。
李柳笑問道:"之所以沒有留在獅子峰上,是不是覺得好像這么座誰也不認(rèn)得你的市井,更像小時候的家鄉(xiāng)覺得如今的家鄉(xiāng)小鎮(zhèn),反而很陌生了"
陳平安斜靠柜臺,望向門外的街道,點點頭。
李柳不再說話。
沉默片刻,李柳合上賬本,笑道:"多掙了三兩銀子。"
陳平安依舊斜靠著柜臺,雙手籠袖,微笑道:"做生意這種事情,我比燒瓷更有天賦。"
李柳問道:"清涼宗的變故,聽說了"
陳平安點點頭,"乘坐渡船趕來獅子峰的路上,在邸報上見過了。"
吃過了晚飯。
陳平安就告辭上山,沒有選擇在李槐屋子休息過夜。
婦人幽幽嘆息,轉(zhuǎn)頭見李柳沒個動靜,用手指一戳閨女額頭,"犯什么愣,送人家一程啊。"
李柳望向李二。
李二不動如山。
婦人哀嘆一聲,念叨著罷了罷了,強(qiáng)扭的瓜不甜。
李柳嫣然一笑,李二咧嘴一笑。
婦人瞪了李柳一眼,"李槐隨我,你隨你爹。"
陳平安到了獅子峰之巔,走過了山水禁制,來到茅屋,閉目養(yǎng)神靜坐片刻,便起身去往渡口,獨自撐蒿去往湖上鏡面,脫了靴子留在小船上,卷了袖子褲管,學(xué)那張山峰打拳。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