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px
0;floatleft;width30%;text-aligncenter;padding10px
0px;colorfefefe;font-size14px;position
relative;line-height
22px;}
.show-app2-buttonafter{content"";width8px;height8px;border-radius50%;backgroundff6666;positionabsolute;top3px;right3px;}
的婦人,從河面探出腦袋后,她望著那個岸上的年輕男子,江河水神不會流淚,婦人卻下意識擦拭臉龐。
那是婢女"數(shù)典"第一次見到年輕魔頭馬苦玄,燦爛而笑。她還發(fā)現(xiàn)原來這種鐵石心腸的壞種,也會流淚。
那天馬苦玄坐在河畔,與她并肩而坐,婦人輕輕抓著馬苦玄的手,一直在喃喃而語。
馬苦玄只是坐在那邊,很久都沒有說話,有些陌生的面容,但卻是他這輩子最熟悉不過的嘮叨。
奶奶又說了好多的家長里短,罵了好多的人,最后卻要他什么都不用管。
她最后讓孫子等一會兒,然后去了趟寒酸的水中府邸,搬了所有積攢下來的家當(dāng)回來,整整齊齊放在兩人身邊,一件件說著來歷,最后要馬苦玄全部帶走,說這些都是她為孫子攢下來的媳婦本,就是不曉得這些年有沒有中意的姑娘,反正那個稚圭,就是個天生的狐媚子,真不是可以娶進(jìn)家門的女子,除了她,任何女子當(dāng)她的孫媳婦,她都認(rèn)。
馬苦玄說就是稚圭了。
婦人便習(xí)慣性伸出手指頭,輕輕戳了孫子的額頭,罵他是鬼迷心竅了,半點不知道好,是個爹不管娘不教的癡子,活該命苦吃苦。
最后婦人說著說著,便哭了起來,說當(dāng)年為了成為這河婆,可遭罪吃疼,若不是念著還有他這么個孫子,一個人沒個照顧,她真要熬不過去了。
馬苦玄便深呼吸一口氣,伸手抹了把臉。
婦人讓那馬苦玄必須答應(yīng)她一件事,馬苦玄說不用怕這個,真要循著蛛絲馬跡查到杏花巷馬家頭上,那個陳平安敢殺一個人,他就殺陳平安兩個最在意之人,只會多不會少。婦人只是搖頭,一定要馬苦玄答應(yīng)她,帶著哭腔,說他們可是你爹娘,哪有這么算賬的。
馬苦玄卻沉默不語。
最后婦人使出了殺手锏,說若是他不答應(yīng),以后她就當(dāng)沒孫子了。
馬苦玄只好先答應(yīng)下來,內(nèi)心深處,其實自有計較,所以分別之后,馬苦玄依舊沒有去找爹娘,而是去了趟楊家鋪子,得知自己奶奶必須留在龍須河之后,此事沒得商量,馬苦玄這才不得不改變主意,讓爹娘高價賣出祖?zhèn)鼾埜G,舉家離開龍泉郡。最終便有了這趟慢悠悠的離鄉(xiāng)遠(yuǎn)游。
這一路行來,數(shù)典發(fā)現(xiàn)了一件怪事。
不知為何,好像馬苦玄與父母關(guān)系很一般,并非仙人有別的那種疏離,就好像從小就沒什么感情,去了山上修道之后,雙方愈發(fā)的疏且遠(yuǎn),而那對夫婦,好像一直沉浸在巨大的欣喜情緒當(dāng)中,對于光宗耀祖的兒子,他幾乎連一個笑臉都沒有的沉默寡,夫婦根本不覺得有什么不妥,好像自家兒子如此高高在上,這才是天經(jīng)地義的事情。
夫婦二人,那個尋常豪紳裝束的男子,透著一股豪紳巨賈的精干,婦人,生了一雙桃花眸子,姿色卻算不得出彩,看人的眼神,哪怕臉上帶著笑,依舊透著絲絲冷意。
一路上,有些不長眼又運氣不好的人與精怪,都死了。
馬苦玄好像有意揀選了那些有路可走卻窮山惡嶺的山水路程,要拿那些流寇、精怪打殺了,以此排解心中煩悶。
在這期間,她的師門修士,第二次前來救她。
第一次是祖師帶人親臨,向馬苦玄興師問罪,被馬苦玄親手打殺十?dāng)?shù)人,就當(dāng)著她的面,碾死螻蟻一般。
馬苦玄出手之前,要她做了第二個選擇,是自己活,還是救他們之人死。
若是答錯了,她就要死。
數(shù)典答對了。所以那些人死了。
這一次,是一位有望與她成為山上道侶的同門師兄,與他的山上朋友趕來,要救她離開水深火熱。
馬苦玄又讓她做選擇,是做那亡命鴛鴦,還是獨自茍活。
數(shù)典還是要活。
于是那位她一直以為自己深愛著的師兄,與他的幾位朋友,又都死了,毫無懸念。
當(dāng)時大雨泥濘,數(shù)典整個人都已經(jīng)崩潰,坐在地上,大聲詢問為何第一次自己求死,他馬苦玄偏不答應(yīng),之后兩次,又遂了她的心愿。
馬苦玄當(dāng)時一身長衫不沾絲毫雨水,對她笑道:"本就是要你生不如死,有什么想不明白的。你的不理解,便是一位仙子,今天卻要坐在爛泥里可憐哀嚎的原因,什么時候理解了,就可以活得輕松愜意,往日種種,根本不值一提。"
馬苦玄一把抓住她的頭顱,將她摔到馬背上,"當(dāng)奴婢的,以后再有不敬,便割舌頭,下不為例。"
車隊在雨幕中繼續(xù)趕路。
春末時節(jié),陽光和煦。
馬苦玄在馬隊最前頭,坐在馬背上,晃晃悠悠,心中默默計算著寶瓶洲有哪些蹲茅坑不拉屎的上五境修士。
大驪國師,繡虎崔瀺,不算,這位老先生,的的確確是那做大事的。
躲在大驪京城多年,那位墨家分支的巨子,硬生生熬死了陰陽家陸氏修士,也算本事。
那十二艘名副其實的山岳渡船,馬苦玄親眼見識過,抬頭望去,遮天蔽日,渡船之下方圓百里的人間版圖,如陷深夜,這便是大驪鐵騎能夠快速南下的根本原因,每一艘巨大渡船的打造,都等于是在大驪朝廷和宋氏皇帝身上割下一大塊肉,不但如此,大驪宋氏還欠下了墨家中土主脈、商家等中土大佬的一大筆外債,大驪鐵騎在南下途中的刮地三尺,便是秘密還債,至于什么時候能夠還清債務(wù),不好說。
那個名叫許弱的墨家游俠,不容小覷。
北俱蘆洲的天君謝實,已經(jīng)動身返回,繼續(xù)留在寶瓶洲,毫無意義,況且聽說這位天君有后院起火的嫌疑,再不返回北俱蘆洲,會鬧笑話。
其余的,好像都是些可有可無的存在,死了,靈氣重歸天地,活著,就是會些仙法的山上竊賊,吃進(jìn)便不吐出的守財奴。
神誥宗的天君祁真,連賀小涼這種福緣深厚的宗門弟子都留不住,將她打斷手腳留在神誥宗,當(dāng)一只聚寶盆不好嗎
從玉圭宗搬遷過來的下宗真境宗,一鼓作氣吞并了書簡湖后,風(fēng)頭正盛,不過那姜尚真很會做人,堂堂宗主,竟然愿意夾著尾巴做人,宗門弟子與外界起了任何沖突,根本不問緣由,全是自家錯,祖師堂那邊家法伺候,好幾次都是幫著結(jié)仇門派,主動送去人頭,這才免去了許多麻煩和隱患。
宮柳島野修劉老成,是玉璞境,截江真君劉志茂也破境了,成為第二位上五境野修,當(dāng)然,如今都算是真境宗的譜牒仙師了。
風(fēng)雪廟那位貌若稚童的老祖師,已經(jīng)數(shù)百年不曾下山,倒是在正陽山與風(fēng)雷園的雙方廝殺當(dāng)中,露過一次面。
真武山那邊的某位女子修士,比同為寶瓶洲兵家祖庭的風(fēng)雪廟老祖,還要沉寂,不過眾多弟子倒是在大驪邊軍當(dāng)中,一直很活躍。
一直躲在重重幕后的云林姜氏的家主。
寶瓶洲歷史上第一位上五境神祇,披云山魏檗。
朱熒王朝那位至今都沒有現(xiàn)身的上五境劍修,不知道是閉關(guān)死了,還是選擇繼續(xù)隱忍。
至于大隋王朝那個說書先生,如今待在披云山當(dāng)那階下囚,護(hù)著一位高氏皇子,真不是馬苦玄看不起這個老家伙,除了一個玉璞境的境界,還剩下點什么
最后馬苦玄想起了泥瓶巷那個泥腿子。
馬苦玄在馬背上睜開眼睛,十指交錯,輕輕下壓,覺得有些好玩,離開了小鎮(zhèn),好像遇到的所有同齡人,皆是廢物,反而是家鄉(xiāng)的這個家伙,才算一個能夠讓他提起興致的真正對手。
不知道下一次交手,自己需不需要傾力出手
估計依舊不用。
這就有些無趣了。
馬苦玄又閉上眼睛,開始去想那中土神洲的天之驕子。
至于身后那個婢女,總有一天,她會悲哀發(fā)現(xiàn),不知不覺,報仇之心全無,反而有朝一日,她就要由衷覺得待在馬苦玄身邊,就是天底下唯一的安穩(wěn)。
到了那個時刻,也就是她該死的時候了。
馬苦玄還會留下她的一部分魂魄和記憶,憑借某些連真武山老祖都無法掌握的失傳秘法,循著那點蛛絲馬跡,找到她的投胎轉(zhuǎn)世,時機(jī)到來,就還給她記憶,讓她生生世世不得解脫,一次次轉(zhuǎn)世為人,一次次生不如死。
那個陳平安,只要敢報仇,只會比她更慘。
但是在陳平安尋仇之前,他馬苦玄不會多做什么,畢竟當(dāng)年是他們馬家有錯在先。
他馬苦玄再心狠手辣,還不至于濫殺無關(guān)人,只不過世上多有求死人,不湊巧惹到了他馬苦玄,他便幫著送一程而已。
————
落魄山上,一大清早,裴錢就準(zhǔn)備好了大大小小的家當(dāng),她馬上就要出一趟遠(yuǎn)門!
因為昨天那老頭兒告訴她,"背好小竹箱,帶好行山杖。去你家鄉(xiāng),一起游學(xué)去,別擔(dān)心,就當(dāng)是陪著老夫散散心,練拳這種事,以后再說。"
裴錢當(dāng)時剛?cè)轮?崔老頭今兒吃沒吃飽飯",然后就推開二樓竹門,要鐵了心再吃一頓打。
反正撂不撂一兩句英雄豪氣的語,都要被打,還不如占點小便宜,就當(dāng)是自己白掙了幾顆銅錢。
結(jié)果一襲青衫也沒光腳的老頭子,就來了這么一句。
裴錢還有些不自在來著,緊接著便又回了一句,"老廚子走了,可是山上還有暖樹丫頭管咱們飯啊,再說了,飯桌上我也沒搶你那一碗吧"
崔誠差點沒忍住再給這丫頭來一次結(jié)結(jié)實實的喂拳。
最近這些天,崔誠經(jīng)常露面,也會上桌吃飯。
崔誠只說了一句話,"下樓一邊涼快去。"
裴錢卻眼珠子急轉(zhuǎn),硬是磨磨蹭蹭了半天,這才大搖大擺走出竹樓,站在廊道中,雙手叉腰,喊道:"周米粒!"
坐在一樓樓梯那邊的黑衣小姑娘,立即跑到空地上,問道:"今兒怎么沒有聽到嗷嗷叫嘞"
裴錢一挑眉頭,雙臂環(huán)胸,冷笑道:"你覺得呢進(jìn)了二樓,不分出勝負(fù),你覺得我能走出來"
周米粒皺著臉,使勁想著問題,最后問道:"咱們在那碗飯里下瀉藥啦咋個我事先不知道,這種事情,不該交給暖樹啊,我是落魄山右護(hù)法,我來做才對……"
裴錢跳下二樓,飄落在周米粒身邊,閃電出手,按住這個不開竅小笨蛋的腦袋,手腕一擰,周米粒就開始原地旋轉(zhuǎn)。
到后來是周米粒自己覺得有趣,原地奔跑起來。
裴錢伸出并攏雙指,一聲輕喝道:"定!"
周米粒立即站定,還沒忘記瞪大眼睛,一動不動。
裴錢雙指豎在身前,另外那只手做了個氣沉丹田的姿勢,點頭道:"我這一手仙家定身術(shù),果然了得,連啞巴湖的大水怪都躲不過。"
周米粒還是不敢動,只能眼睛發(fā)亮。
裴錢比較滿意,雙指朝她一丟,"動!"
周米粒趕緊拍掌,興高采烈道:"厲害厲害,我方才真動彈不得了。"
這天裴錢帶著周米粒又去找陳如初耍去,三個丫頭湊一堆,嘰嘰喳喳,就像那山間桃花開無數(shù),花上有黃鸝。
然后一天的光陰,就那么一晃而過。
今天清晨,不光是陳如初和周米粒到了,就連鄭大風(fēng)也來了,還有陳靈均。
鄭大風(fēng)面無表情。
怪不得他鄭大風(fēng),是真攔不住了。
陳靈均看了眼老人崔誠,便不再多看,走去了崖畔那邊獨自發(fā)呆。
崔誠對鄭大風(fēng)說道:"告訴朱斂,不要那一半武運,很不錯。"
鄭大風(fēng)手持一把桐葉傘,嬉皮笑臉道:"老廚子不要,給我也成嘛。"
崔誠一腳踹去,不快,鄭大風(fēng)腳步踉蹌著也能輕松躲開。
裴錢在一旁顯擺著自己腰間久違的刀劍錯,竹刀竹劍都在。
還有手持行山杖,背著小竹箱。
今天老人也身穿儒衫。
裴錢不是沒見過老人這副裝束,只是覺得今兒特別陌生。
崔誠笑道:"不知道了吧,老夫也是讀書人出身,早年學(xué)問還不小,是咱們寶瓶洲數(shù)得著的碩儒文豪。"
裴錢說道:"是你自個兒數(shù)的"
崔誠笑道:"哦"
裴錢立即大聲道:"應(yīng)該不是!絕對是寶瓶洲山上山下都公認(rèn)的事實。"
鄭大風(fēng)心中嘆息,"地點選好了,按照前輩的意思,從南苑國最西邊的一處荒野深山開始。"
崔誠點點頭,轉(zhuǎn)頭望向裴錢,"準(zhǔn)備妥當(dāng)了"
裴錢使勁點頭,死死攥緊手中行山杖,顫聲道:"有些妥當(dāng)了!"
最終一老一小,好似騰云駕霧,落在了一座人跡罕至的山巔。
裴錢臉色微白。
崔誠輕聲笑道:"等到走完這趟路,就不會那么怕了,相信老夫。"
裴錢將手中行山杖重重戳地,嗤笑道:"怕個錘兒!"
崔誠眺望遠(yuǎn)方,說道:"那就麻煩你收起袖子里的符箓。"
裴錢一只袖子輕抖,假裝什么都沒有聽到。
兩人一起徒步下山。
一開始裴錢還有些惴惴不安,只是走慣了山路的她,走著走著,便覺得真沒什么好怕的,最少暫時是如此。
離著南苑國京城,還遠(yuǎn)得很,如今腳下,只是當(dāng)年藕花福地的蠻夷之地,都不算真正的南苑國版圖。
這天黃昏里,裴錢已經(jīng)熟門熟路煮起了一小鍋魚湯和米飯。
山腳那邊有條河水,裴錢自己削了竹竿,綁上了魚線魚鉤,然后拋竿入水,安安靜靜蹲在河邊,魚兒徹底咬鉤,一個猛然拽起,就上岸了。
崔誠當(dāng)時看著那根粗魚竿就頭疼,這能叫釣魚,叫拔魚吧
不過端著大碗喝著魚湯的時候,盤腿而坐的老人就不計較這些了,有點咸,黑炭丫頭問他滋味如何,老人便昧著良心說還行。
裴錢給自己勺了魚湯泡飯吃,香噴噴,有了魚湯,賊下飯!
裴錢蹲在地上,肩頭一搖一擺,小丫頭歡天喜地。
老人也懶得說坐有坐相,吃有吃相了。
他又不是那陳平安。
以后若是陳平安敢念叨這些雞毛蒜皮,老人覺得自己說不定就要忍不住訓(xùn)斥他幾句,當(dāng)個師父有什么了不起的,管東管西,裴丫頭的心性,其實才多大……
只是一想到這些,老人便有些自嘲,對那裴錢輕聲道:"慢些吃,沒人跟你搶。"
裴錢哦了一聲,開始細(xì)嚼慢咽。
收拾過了碗筷和煮湯的陶罐,裴錢拿出水壺,洗了把手,然后從各色物件分門別類、一一擺放整齊的小竹箱里邊,取出書筆紙墨,將小竹箱當(dāng)做書案,開始認(rèn)真抄書。
崔誠坐在一旁,笑道:"到了這邊,可以不用抄書,以后師父怪罪,你就說我答應(yīng)了的。"
裴錢一絲不茍抄好完整一句話后,這才轉(zhuǎn)頭瞪眼道:"瞎說什么呢!"
崔誠擺擺手。
裴錢抄完書后,天色已昏暗,她又小心翼翼收起所有物件。
其實夜間視物,對如今的裴錢而,就像喝水吃飯,太簡單不過了。
看那崔老頭在打盹,裴錢便手持行山杖,躡手躡腳去了山巔遠(yuǎn)處,練習(xí)那瘋魔劍法。
崔誠笑問道:"既然是劍法,為何不用你腰間的那把竹劍"
裴錢停下劍法,大聲回答道:"學(xué)師父唄,師父也不會輕易出劍,你不懂。當(dāng)然我也不太懂,反正照做就行了。"
崔誠問道:"那如果你師父錯了呢"
裴錢繼續(xù)練習(xí)這套瘋魔劍法,呼嘯成風(fēng),以至于她的語,落在尋常武夫耳中,都顯得有些斷斷續(xù)續(xù),好在崔誠當(dāng)然清晰入耳,聽得真切,"師父在我這邊,怎么可能教錯弟子,不會錯的,這輩子都不會,反正錯了,我也覺得沒錯。你們誰都管不著。"
崔誠笑了笑,不再語,開始閉目養(yǎng)神。
子時左右,崔誠便喊醒了裴錢,裴錢揉了揉眼睛,也沒埋怨什么。
晝夜兼程,跋山涉水,有什么好稀奇的。
下山的時候,裴錢身上多背著一根不太像話的魚竿。
崔誠問道:"不累"
裴錢好像就在等這句話,可憐兮兮道:"累啊。"
崔誠便說道:"別想著我?guī)湍惚臭~竿,老夫丟不起這臉。"
裴錢哀嘆一聲,讓崔誠稍等片刻,摘了魚線,與魚鉤一起收起,放回竹箱的一只小包裹里邊,重新背好竹箱后,抓住那根魚竿,輕喝一聲:"走你!"
魚竿直直釘入了遠(yuǎn)處一棵大樹。
之后一天的早晚兩餐,由于沿著那條大河行走,還是煮魚湯就米飯。
崔誠小口喝著魚湯,說道:"這要是沿河走下去,咱倆每天都吃這個"
裴錢白眼道:"有的吃就知足了,還要鬧哪樣嘛。"
裴錢最后哼哼道:"你是不知道,當(dāng)年我跟師父行走江湖的時候,就我和師父兩個人哦,沒老廚子他們啥事,那會兒,才叫辛苦,師父那會兒考驗我呢,還沒有正式收我為開山大弟子,師父釣魚可厲害,我就不行,有次我實在是餓慌了,師父又沒喊我湊過去吃飯,你猜我想出了咋個辦法"
崔誠笑道:"求那陳平安賞你一口飯吃"
裴錢嗤笑道:"屁咧,我是去了一條水流渾濁的河里,水也不深,到我半腰那兒吧,撲通一下,我一個猛子就扎了下去,然后伸出手臂,在石頭縫隙里邊探去,那么一攪和,就給我釣起了一條大魚,跟我胳膊差不多長的大鯰魚,可兇,咬住人就不松口,我就趕緊浮出水面,趕緊跑上岸,掄起胳膊,使勁甩了好幾下,才將那條大鯰魚砸在地上!"
裴錢說到這里,有些得意,"師父都看傻眼了,對我豎起了大拇指,贊不絕口!"
崔誠笑道:"鬼話連篇。"
裴錢立即松垮了肩頭,"好吧,師父確實沒豎起大拇指,也沒說我好話,就是瞥了我一眼。"
事實上,那一次黑炭丫頭,很硬氣得將那條受傷胳膊藏在了身后,用眼神狠狠瞪著陳平安。
這會兒,裴錢很快就信誓旦旦與老人說道:"那條大鯰魚,是真的被我逮住了……"
說到這里,擔(dān)心崔誠不相信,裴錢麻溜兒卷起袖子,結(jié)果十分懊惱,嘆了口氣,"忘記早就沒那印痕了。"
裴錢很快就滿臉笑意,"得虧當(dāng)年師父去隨手抓了一把草藥,丟在我身前,搗爛了敷在胳膊上,就半點不疼了,你說怪不怪靈不靈你就不懂了吧"
崔誠笑著點頭。
在那之后。
裴錢還是會每天抄書,時不時練習(xí)那套瘋魔劍法。
崔誠就只是帶著裴錢緩緩趕路。
這天看著裴錢用石子打水漂,老人隨口問道:"裴丫頭,你這輩子聽過最傷心的話是什么"
裴錢故意沒聽見。
老人便又問了一遍。
裴錢蹲在水邊,緩緩道:"就兩次吧,一次是在桐葉洲大泉王朝的邊境客棧,師父其實沒說話,可是師父只是看著我,我便傷心。"
"后來有一句話,是那只大白鵝說的,他問我,難道只有等師父死了,才肯練拳嗎。也傷心,讓人睡不著覺。"
崔誠便沒有再說什么。
好像很快就自個兒無憂無慮起來的裴錢,已經(jīng)摘了河畔兩株無名小草,自顧自玩那鄉(xiāng)野稚童最喜歡的斗草。
山水迢迢,漸漸走到了有那人煙處。
崔誠依舊帶著裴錢走那山水形勝之地,在一處懸崖峭壁,老人雙手負(fù)后,微笑道:"好一個鐵花繡巖壁,殺氣噤蛙黽。"
裴錢嗯了一聲,輕輕點頭,像是自己完全聽懂了。
崔誠轉(zhuǎn)頭笑道:"習(xí)慣了兩腳落地的跋山涉水,接下來咱倆來個實打?qū)嵉姆皆綆X敢不敢"
裴錢往額頭上一貼符箓,豪氣干云道:"江湖人士,只有不能,沒有不敢!"
崔誠并未御風(fēng)遠(yuǎn)游,而是援壁而上,身后跟著依樣畫葫蘆的裴錢。
到了山巔,與遠(yuǎn)處青山相隔最少有十?dāng)?shù)里之遙。
崔誠笑道:"抓牢了行山杖和竹箱。"
不等裴錢詢問什么,就被老人一把抓住肩頭,笑著大喝一聲"走你!"
好似山上神仙駕馭云霧的裴錢,一開始嚇得手腳冰涼,只是很快適應(yīng)過來,哇哦一聲,玩起了狗刨,低頭望去,山川河流,在腳下蜿蜒。
沒什么好怕的嘛。
即將撞入對面那座青山之時,裴錢輕輕調(diào)整呼吸,在空中舒展身軀,變換姿勢,微微改變軌跡,以雙腳踩在一棵參天大樹上,雙膝瞬間彎曲,整個人蜷縮起來,整個大樹被她一踩而斷,當(dāng)斷樹砸地,裴錢腳尖輕輕一點,飄然落地。崔誠已經(jīng)站在她身邊,說道:"比誰更早登頂。"
裴錢撒腿狂奔,如一縷青煙,崔誠剛好始終保持與裴錢拉開五六丈距離,看得見,追不上。
一老一小,在隨后的山路當(dāng)中,便是一條直線而去,前方無路可走之時,崔誠便丟出裴錢。
到最后,裴錢甚至都可以在云霧中耍一耍那套瘋魔劍法。
一天月明星稀時分,兩人落在了一座南苑國的西岳名山的山腳。
裴錢眨著眼睛,躍躍欲試道:"把我丟上去"
崔誠笑道:"該走路了,讀書人,應(yīng)當(dāng)禮敬山岳。"
裴錢點點頭,"也對。"
南苑國的山岳之地,在以往歷史上,自然無那真正的神異人事,至于稗官野史上邊的傳說事跡,可能不會少。
不過如今就不好說了。
崔誠帶著裴錢登山,走在臺階上,裴錢顛著小竹箱,以行山杖輕輕敲擊臺階,笑道:"與咱們落魄山的臺階,有些像嘛。"
崔誠說道:"天下風(fēng)景,不仔細(xì)看,都會相似。"
裴錢點了點頭,決定將這句話默默記下,將來可以拿出來顯擺顯擺,好糊弄周米粒那個小笨蛋去。
崔誠緩緩登山,環(huán)顧四周,念了一句詩詞,"千山聳鱗甲,萬壑松濤滿,異事驚倒百歲翁。"
裴錢點頭道:"好詩句!"
崔誠笑道:"你懂"
裴錢咧嘴一笑,"我替師父說的。"
崔誠爽朗大笑。
到了山巔,有一座大門緊閉的道觀,崔誠沒有敲門,只是帶著裴錢逛了一圈,看了些碑文崖刻,崔誠眺望遠(yuǎn)方,感慨道:"先賢曾,人之命在元氣,國之命在人心,誠哉斯,誠哉斯……"
裴錢轉(zhuǎn)頭看著老人,終于記起老人說過自己是個讀書人。
兩人難得徒步下山,再往下行去,便有了鄉(xiāng)野炊煙,有了市井城鎮(zhèn),有了驛路官道。
一路上見到了很多人,三教九流,多是擦肩而過,也無風(fēng)波。
這天兩人在一座路邊茶攤,裴錢付了錢要了兩大碗涼茶。
裴錢給自己編了一頂竹斗笠。
腰間刀劍錯,背著小竹箱,頭戴竹斗笠,桌邊斜放行山杖,顯得很滑稽。
隔壁桌來了一伙翻身下馬的江湖豪客,裴錢便有些慌張,原本坐在老人桌對面的她,便悄悄坐在了老人一側(cè)長凳上。
飛快看了眼那撥真正的江湖人,裴錢壓低嗓音,與老人問道:"知道行走江湖必須要有那幾樣?xùn)|西嗎"
崔誠笑道:"說說看。"
裴錢輕聲說道:"一大兜的金葉子,一匹高頭大馬,一把削鐵如泥的寶刀,再就是一個響當(dāng)當(dāng)?shù)慕b號,師父說有了這些,再去行走江湖,走哪兒都吃香哩。"
裴錢突然有些開心,"我以后不要什么高頭大馬,師父答應(yīng)過我,等我走江湖的時候,一定會給我買頭小毛驢兒。"
崔誠笑著點頭。
那撥腰佩刀劍的江湖人就坐在隔壁,其中一人沒立即落座,伸手按住那小丫頭的斗笠,哈哈大笑道:"哪里跑出來的小黑炭,呦,還是位小女俠佩刀帶劍的,好威風(fēng)啊。"
那人伸手重重按住裴錢的腦袋,"說說看,跟誰學(xué)的"
崔誠只是喝著茶水。
裴錢臉色慘白,一不發(fā),緩緩抬起頭,怯生生道:"跟我?guī)煾笇W(xué)的。"
那江湖人笑著后退一步,抬腳踹了一下那斗笠丫頭的綠竹箱,"咋個行走江湖,還背著破爛書箱"
裴錢剛想要與崔誠開口求助,不曾想老人笑道:"自己解決。"
裴錢抹了把臉上的汗水,見那人還要加重力道,踹自己身后的竹箱一腳,裴錢便站起身,挪步躲開,下意識伸手一抓,就將那根行山杖握在手中。
那人一腳踏空,剛覺得失了面子,有些羞惱成怒,再見到那小黑炭凌空取物的一幕,便開始額頭冒汗,將有些不善的面容,盡量繃成一個和善神色,然后低頭哈腰,搓手干笑道:"認(rèn)錯人了,認(rèn)錯人了。"
裴錢想了想,就坐回原位。
崔誠笑問道:"是不敢還手"
裴錢搖搖頭,悶悶不樂道:"一開始是有些怕被他打壞了竹箱,方才見他那一腳遞出后,我便更怕一個不小心,就要一拳打穿他胸膛了。"
崔誠又問道:"你怕這個做什么難道不是應(yīng)該對方害怕你嗎"
裴錢還是搖頭,"師父說過,行走江湖,不只有快意恩仇,打打殺殺。遇到小事,能夠收得住拳頭,才是習(xí)武之人的本事到門。"
崔誠笑了。
不知是笑話小丫頭的這番大話,還是笑話那個"到門"的小鎮(zhèn)俗語。
崔誠喝完了碗中茶水,說道:"你只有幾文錢的家當(dāng),丟了顆銅錢,當(dāng)然要揪心揪肺,等你有了一大堆神仙錢,再丟個幾文錢……"
裴錢斬釘截鐵:"還是要滿地找!"
開玩笑,哪有丟了錢不找回來的道理。
師父說過每一顆屬于自己錢袋里的銅錢,丟了,便是那一個無家可歸的小可憐蟲。
裴錢見老人不說話,奇怪道:"換個道理講,我會聽的。"
崔誠哈哈笑道:"老先生也有老話說完,老理講沒的時候。"
裴錢有些失望,"再想想"
崔誠搖頭道:"不想了。"
隔壁桌那些人茶水也不喝,騎上馬就揚長而去。
看來是真有急事。
崔誠帶著裴錢繼續(xù)動身趕路,望著遠(yuǎn)方,笑道:"追上去,與他們說一句心里話,隨便是什么都可以。"
裴錢有些猶豫。
崔誠揮了揮手。
裴錢深呼吸一口氣,扶了扶斗笠,開始撒腿飛奔,然后仔細(xì)思量著自己應(yīng)該說什么話,才顯得有理有據(jù),有禮有節(jié),片刻之后,奔走快過駿馬的裴錢,就已經(jīng)追上了那一人一騎。
她漸漸放緩腳步,仰頭與那個如喪考妣的馬上漢子說道:"行走江湖,要講道義!"
見那人一臉癡呆。
裴錢加重語氣,大聲問道:"記住么"
那人顫聲道:"記住了!"
不但是他,連他的其余幾個江湖朋友都忍不住回答了一遍。
裴錢得了答復(fù),便驟然而停,等待身后老人跟上自己。
在那之后,裴錢與老人一起走過州城的高高城頭。
在各地道觀寺廟燒過香,在集市上賣過各色好吃的,逛過故鄉(xiāng)故鄉(xiāng)的書鋪,裴錢還給寶瓶姐姐、李槐買了書,當(dāng)然落魄山上的朋友們,也自己掏腰包準(zhǔn)備了禮物,可惜在這個家鄉(xiāng)南苑國,神仙錢不管用,看著一顆顆銅錢和一粒粒銀子,像是去了別家門戶,裴錢還是有些小憂愁來著。
崔誠帶著裴錢一起走出書肆的時候,問道:"處處學(xué)你師父為人處世,會不會覺得很沒勁"
裴錢大搖大擺走在熙熙攘攘的街道上,"當(dāng)然不會,人活著有啥有勁沒勁的,每天能吃飽喝足,還要咋樣嘛,以前我在南苑國京城那兒當(dāng)乞丐,身上破破爛爛,連門兒都進(jìn)不去嘞,多可憐,就只能貼著墻根那邊,盡量近一些求神拜菩薩,菩薩們不也聽不著,該餓肚子還是咕咕叫,該給人揍不也還是疼得腸子打轉(zhuǎn)兒。"
崔誠笑道:"不能這么想,最后菩薩們不是聽到了嗎,讓陳平安站在了你眼前,還當(dāng)了你的師父"
裴錢猛然停步,瞬間紅了眼睛,讓老人等她,她獨自跑去了城中寺廟那邊,請了香、上了香不說,還摘下小竹箱,放在一旁,她在菩薩腳下的蒲團(tuán)上,磕了好多的響頭。
兩人出城后,崔誠說要往南苑國京城趕路了。
裴錢點點頭,沒有說什么。
在距離京城不遠(yuǎn)的一條河畔。
崔誠坐在河邊,裴錢蹲在一旁掬水洗臉。
老人問道:"還怕那個曹晴朗嗎如果怕,我們可以晚些入城。"
裴錢默不作聲,怔怔望向河對岸。
老人隨手捻起一顆石子,輕輕丟入河中,微笑道:"怕一個人,一件事,其實都沒關(guān)系。但是不用害怕到不敢去面對。讀書人治學(xué),好些個說破了天的圣賢道理,尋常的后輩,追得上難道就不做學(xué)問了一些個前人率先寫了、后人就只能干瞪眼的詩詞章句,怎么比難道就不寫文章了最怕的是,既然走在了一條道路上,這輩子都注定很難繞開,就自欺欺人,只做些手邊夠得著的舒坦活計。"
老人指向遠(yuǎn)處,"但是你得知道那邊,到底是怎么個光景,瞪大眼睛仔細(xì)瞧好了,不能怕,就躲起來,那么你就要怕一輩子。"
老人笑道:"可不是老夫一個外人,在說風(fēng)涼話。"
老人繼續(xù)道:"老夫當(dāng)年求學(xué)生涯,與隨后的書齋治學(xué),心比天高,與人爭執(zhí),從來不輸。后來練拳,孑然一身,只憑雙拳,游歷千萬里,更是如此。求的,求學(xué)與習(xí)武一樣,就是書上那個雖千萬人吾往矣。"
老人唏噓道:"時無英雄,豎子成名。這句話,最悲哀,不在豎子成名,而在時無英雄。所以我們別害怕別人有多好,別人很好,自己能夠更好,那才是真正的長大。"
"你裴錢,總有一天,不光是他陳平安的開山大弟子,你裴錢就是裴錢。陳平安當(dāng)然愿意一直照顧你,他就是這種人,江山易改稟性難移,興許以后會少管閑事,可你們這些已經(jīng)聚攏在身邊了的親近人,就是陳平安一輩子都要挑起來的擔(dān)當(dāng),他不怕吃苦,樂在其中。這種人,這種事上,你勸他為自己多想些,那就是雞同鴨講,道理,他肯定聽得進(jìn)去,難改就是了。"
老人不再語。
裴錢抬起頭,"走,去京城,我?guī)罚?
一老一小,去了那南苑國京城,老規(guī)矩,沒有通關(guān)文牒,那就悄無聲息地翻墻而過。
反正是崔老頭兒帶著她做的,師父就算知道了,應(yīng)該也不會太生氣吧
進(jìn)了那座裴錢依舊十分熟悉的南苑國京城,裴錢便慢了腳步。
老人沒有任何催促。
當(dāng)走過了那條狀元巷,路過那間依舊開張的武館,再到了那座心相寺。
裴錢已經(jīng)腳步快了幾分。
可是在裴錢沒有那么害怕的時候,老人卻在小寺廟門口停下腳步,并無香客出入。
裴錢想要跟著進(jìn)去,崔誠卻搖頭說道:"最后一段路程,你應(yīng)該自己走。"
裴錢使勁點頭,轉(zhuǎn)頭就走,沿著一條大街,獨自去往那條小巷。
老人一直看著那個瘦小背影,笑了笑,走入寺廟,也沒有燒香,最后尋了一處寂靜無人的廊道,坐在那邊。
————
小巷那邊,裴錢發(fā)現(xiàn)院門緊鎖,她坐在門外臺階上。
一直坐到暮色里,才有一位青衫少年郎走入巷子。
裴錢站起身,望向他。
曹晴朗快步向前,面帶笑意。
裴錢緩緩說道:"好久不見,曹晴朗。"
曹晴朗笑道:"你好,裴錢。"
然后曹晴朗一邊開門,一邊轉(zhuǎn)頭問道:"上次你走得急,沒來得及問你陳先生如何……"
裴錢便有些惱火,脫口而出道:"你怎么這么欠揍呢"
曹晴朗啞然失笑。
他還真有點怕她。
裴錢看著他。
曹晴朗疑惑道:"怎么了"
裴錢大步走入院子,挑了那只很熟悉的小板凳,"曹晴朗,與你說點事情!"
曹晴朗笑著落座。
兩根小板凳,兩個年紀(jì)都不大的故人。
————
在心相寺廊道中,崔誠閉上眼睛,沉默許久,似乎是在一直等待著小巷的那場重逢,想要知道答案后,才可以放心。
只是崔誠神色愈發(fā)疲憊,裴錢離開后,再也無法掩飾那份老態(tài)。
期間有僧人走近,崔誠都只是笑著搖搖頭。僧人便笑著雙手合十,低頭轉(zhuǎn)身離去。
崔誠一直盤腿坐在原地,好像終于放下了心事,雙手輕輕疊放,眼神恍惚,沉默許久,輕輕合眼,喃喃道:"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_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