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宋點點頭,贊許道:"冷族長說得非常好,很全面很務(wù)實,大家還有別的補充嗎"
九原縣令謝長治舉手道:"使君,我也說兩句吧!"
郭宋微微笑道:"謝縣令請說。"
郭宋隨即擺擺手,請冷謙坐下。
謝長治這才道:"冷家族其實說得很對,滅蝗的說法不正確,應(yīng)該改為驅(qū)蝗,我們?nèi)肆绮涣嘶葹?zāi),只能等冬天來滅絕它們,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驅(qū)趕蝗蟲,改變蝗蟲的飛行方向,我前幾年了解過很多中原地區(qū)的滅蝗經(jīng)驗,集中人力驅(qū)趕蝗蟲是最基本也是有效的辦法,第二個辦法也是煙熏,但如果用松枝點燃煙熏效果會更好一點,煙中含有松油,蝗蟲不喜歡這種氣息,正好我們這里松樹林很豐富,我們可以利用......"
眾人七嘴八舌,你說幾句,我表達幾點意見,漸漸達成了共識,一個是集中人力驅(qū)蝗,一個煙熏驅(qū)蝗,兩者并行使用,不過在一些細節(jié)上,大家爭論不休,比如用人力驅(qū)趕,用什么工具比較好,有人提議用松枝撲打,有人提議用盾牌抵擋,各有說法。
這時,郭宋擺擺手道:"那就讓我來說兩句吧!"
大堂上漸漸安靜下來,郭宋這才笑道:"首先我要給大家說明一點,蝗蟲其實是一種很美味的食物,用油炸得焦黃,撒點鹽,用來下酒是最合適不過......."
郭宋沒說完,眾人頓時哄堂大笑,有人高聲道:"其實郭使君說得對??!蝗蟲就是螞蚱,小時候我們抓螞蚱不就用火燒熟了吃嗎確實很美味。"
郭宋指著薛長壽道:"讓我們薛參軍說兩句,他是軍醫(yī),最有發(fā)權(quán)。"
上百雙眼睛一起望著薛長壽,薛長壽緩緩道:"吃蝗蟲確實可以強身健體,延年益壽。"
這句話一出,大堂上頓時響起一片鼓掌聲。
在隨后的商議中,郭宋提出了用松枝驅(qū)趕蝗蟲,用蚊帳做的網(wǎng)兜來捕捉蝗蟲,用大缸來盛裝蝗蟲,用松枝樹木點燃驅(qū)趕蝗蟲,同時動員所有的百姓和士兵,進行演練,做好充分的準備。
考慮周全,準備充分,眾人都感到信心百倍,任何災(zāi)害只要有充分準備,那損失一定會降到最低,這是所有人的人生經(jīng)驗。
一直商議到下午時分,眾人才紛紛散去,這時,李季對郭宋道:"使君有沒有考慮過薛延陀軍隊前來報復(fù)"
郭宋淡淡道:"我當然考慮過,我準備寫封信給思結(jié)可汗,請他在薛延陀的邊境上大量集結(jié)兵力,這樣薛延陀就不敢輕舉妄動了,作為回報,我會送一萬石糧食給思結(jié)部。"
"這是個好辦法,典型的圍魏救趙之策。"李季擊掌贊道。
郭宋點點頭道:"我和思結(jié)可汗有交情,他還欠我一個人情,相信他會給我這個面子,其實我并不太擔心薛延陀軍隊,我現(xiàn)在有點為難是,榆林縣百姓怎么辦"
這也確實是個大問題,剛才討論沒有涉及這個問題,這似乎和大家無關(guān),但作為豐州刺史和三鎮(zhèn)經(jīng)略使,郭宋不能只考慮九原縣,剛剛劃歸豐州的榆林縣也是一個重點,而且數(shù)百萬蝗蟲就是從榆林縣方向過來。
"那使君的意思呢"李季小心翼翼問道。
郭宋沉吟一下道:"我考慮把榆林縣的百姓全部遷徙到豐安縣,榆林縣的糧食損失,我用軍田糧食來補償,這樣,三個縣的百姓就能集中起來,在豐安縣建立防御網(wǎng),驅(qū)趕蝗蟲改道北上。"
"使君原來是想在豐安縣驅(qū)蝗"
"那當然,你以為我會在九原縣離糧食主產(chǎn)區(qū)太近,太危險了,如果豐安縣驅(qū)蝗失敗,我們還可以撤退到九原縣建立第二道防御線,所以九原縣也要做好準備。"
李季點點頭,"使君就下令吧!把三個受降城的軍隊也一并集中起來,連同榆林縣百姓一起撤來,我相信榆林縣百姓會理解使君的決定。"h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