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下第一場雪的時候,裴闕升官了,從鎮(zhèn)撫司升到了刑部。
恭喜的帖子一封又一封地送到裴府,安芷看到后,卻沒什么感覺。
裴家本就坐擁無數(shù)財寶,門第也是京都里數(shù)一數(shù)二的人家,裴闕升官是好事,但對裴家來說,也不是什么稀奇事。不過是回到流放前的位置。
不過刑部事多,裴闕更忙了。
下雪后天冷,安芷不愿出門,就時常去隔壁找余姚。
余姚月份漸漸大了,身子也笨,張槐安格外緊張她這一胎,特意找了兩個經(jīng)驗豐富的婆子來伺候。
這日安芷過來時,就看到余姚坐在屋子里,隔著窗紙看著院子里玩耍的三個女兒。
張瓊帶頭給安芷打招呼,裴嬸嬸好。其余兩個小的也停下問好。
安芷瞧見張瓊瘦了點,進(jìn)屋的時候,小聲問余姚,我瞧瓊兒瘦了,你和張大人怎么想的啊
女孩兒年紀(jì)一天天大了,就是不愿嫁人,也要有個名頭,不能影響下面兩個女兒才是。
張瓊嘆氣道,想讓她嫁人就和要她命一樣,也不知道為何那么怕嫁人,我與她父親,從小就把她帶在身邊,也不曾讓人欺負(fù)過她。張槐安說先過了這個冬日,反正沒幾日了。
想到張瓊的學(xué)問,安芷惋惜道,若瓊兒是男子,你們也不必這般發(fā)愁。以她的學(xué)問,若是苦讀十年,功名不是問題。
可她偏偏是女子。余姚無奈道,你們晉朝的女子,生來就是為了相夫教子,還有著諸多的限制。若是在我們部落,女子雖然也不能當(dāng)酋長,可到底出行自由,而且婚嫁也可自己挑選。這段日子我就常在想,是不是真的該把瓊兒送回部落,或許在部落里,她會更自在。
張瓊幼年時期都在部落附近住,受到了外族家的影響,她和晉朝大部分女子,確實不太一樣。
若是瓊兒真不愿意嫁人,去部落也好。就算你爹娘年紀(jì)大了,但張大人如今官聲好,你家兄長看在張大人的份上,也會好好待瓊兒。
我也有這么想過。余姚自個倒是好說,經(jīng)過那么多事,她不再執(zhí)著讓女兒嫁入富貴人家,回部落清苦一些,卻是真的自在,就是張槐安他不好辦,還是等開春后再看吧,先過一日是一日。兒女都是爹娘前世的債,你家悅兒還小,這會最是可愛,等她長到要嫁人的年紀(jì),你和裴闕也有的愁了。
安芷現(xiàn)在就悅兒一個女兒,全心都在悅兒身上,想到悅兒往后要嫁人,確實不放心。若是女婿是個兩面三刀的,她得氣死。
兩個人說了一會兒話,余姚突然想到借住在裴府的陶瑞明,對了,陶世子還沒找到婚事嗎
安芷搖頭,說親的人倒是很多,陶家門第雖好,可要遠(yuǎn)嫁。你自個就是遠(yuǎn)嫁的,你也知道一旦遠(yuǎn)嫁后,再想見到父母親人就難了。所以上門說親的人里,大部分門第都配不上陶家??商占液团峒沂鞘澜?總不好隨意給陶世子安排一門婚事。加上陶世子自個也沒看對眼的,就一直拖到現(xiàn)在。不過也拖不了太久,陶家上貢的人馬上就要到京都,若是還沒找到合適的婚事,想來定南王也會有另外的打算。
陶瑞明的婚事,安芷盡力了。這個事與其硬辦,還不如不辦。而且等陶家的人到京都,屆時也可再幫忙出謀劃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