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大澈依舊沒能破開龍門境瓶頸,成為一位金丹客。
范大澈喝了再多的酒,次次還都是他請客,卻依舊沒能練出二掌柜的臉皮,會愧疚,覺得對不起寧府的演武場,以及晏胖子家?guī)兔殑Φ目?所以每逢喝酒,請客之人,始終是范大澈。這都不算什么,哪怕范大澈不在酒桌上,錢在就行,疊嶂酒鋪那邊,喝酒都算范大澈的賬上,其中以董畫符次數(shù)最多。范大澈一開始犯迷糊,怎么鋪子可以賒賬了一問才知,原來是陳三秋自作主張幫他在酒鋪放了一顆小暑錢,范大澈一問這顆小暑錢還剩下多少,不問還好,這一問就問出了個悲從中來,一不做二不休,難得要了幾壺青神山酒水,干脆喝了個酩酊大醉。
成了酒鋪長工的兩位同齡人少年,靈犀巷的張嘉貞與蓑笠巷的蔣去,如今成了無話不說的朋友,私底下說了各自的夢想,都不大。
板凳上的說書先生,出現(xiàn)的次數(shù)越來越少了,說書先生的山水故事,也就說得越來越少了。
那個有陶罐有私房錢的小孩,他爹給酒鋪幫忙做陽春面的那個孩子,覺得這樣下去不是個事兒,故事不好聽,可終究是故事啊,實在不行,他就與說書先生花錢買故事聽,一顆銅錢夠不夠如今爹掙了許多錢,隔三岔五丟給他三兩顆,最多再過一年,馮康樂的陶罐里邊就快住不下了,所以財大氣粗膽子大,馮康樂就捧著陶罐,鼓起勇氣,一個人偷偷跑去了從未去過的寧府大街上,只是逛蕩了半天也沒敢敲門,門太大,孩子太小,馮康樂總覺得自己使勁敲了門,里邊的人也聽不著。
當說書先生坐在板凳上的時候,這個當初是頭個與二掌柜打招呼說話的孩子,半點不怕,只是當說書先生躲藏在寧府高墻里邊,孩子便怕了起來,所以蹲在墻根下曬了半天日頭,天黑前,從可以當鏡子使喚的青石大街離開,孩子偷偷腳踝一擰,鞋底板就會吱呀作響,走出一段路就玩耍一次,不敢多,怕吵到了誰,挨揍。一路走到了自家巷子的黃泥路,便沒這份樂趣了,踩臟了鞋子,爹不管,娘管啊,屁股開花好玩啊,好多時候,娘親打著打著,她便要自己哭起來,爹便總是蹲在門口悶悶不說話,孩子那會兒最委屈,疼的是自己,爹娘到底咋個回事嘛。爹娘這些大人,怎么就這么比沒長大的孩子,還不講道理呢。
馮康樂回了自家巷子,那邊翹首以盼的孩子們不在少數(shù),都盼著明兒就可以重新聽到那些發(fā)生在遙遠他鄉(xiāng)的不要錢故事。
馮康樂沒法子,總不能說自己膽子小,只見著了大門沒見著說書先生啊,便在心中與說書先生念叨了幾句歉意話,然后痛心疾首,說那二掌柜太摳門,嫌棄他陶罐里錢太少太少,如今已經(jīng)不樂意講故事了,這家伙掉錢眼里了,不講良心。孩子們跟著馮康樂一起罵,罵到最后,孩子們生氣不多,遺憾更多些。
畢竟上一回故事還沒講完,正說到了那山神強娶親、讀書人擊鼓鳴冤城隍閣呢,好歹把這個故事講完啊,那個讀書人到底有沒有救回心愛的可憐姑娘你二掌柜真不怕讀書人一直敲鼓不停、把城隍爺家大門口的大鼓敲破啊
那個長得不太好看、但是次次都會帶足瓜子的小姑娘,最失望,因為說書先生蹭她的瓜子次數(shù)多了后,如今她過家家的時候,都當上了坐轎子的媳婦呢,馮康樂他們以手搭架子,她坐在上邊晃晃悠悠,可是說書先生很久不拎著板凳和竹枝出現(xiàn)后,就又都是馮康樂他們都喜歡的那個她了,至于自己就又只好當起了陪嫁丫鬟。
何況說書先生還偷偷答應過他,下次下雪打雪仗,與她一邊。怎么說話就不作數(shù)了呢。費了老大勁兒,才讓爹娘多買些瓜子,自己不舍得吃,留著過年嗎,可家鄉(xiāng)這邊,好像過年不過年,沒兩樣,又不是說書先生說的家鄉(xiāng),好熱鬧的,孩子都可以穿新衣裳,與爹娘長輩收紅包,家家戶戶貼門神春聯(lián),做一頓堆滿桌子的年夜飯。
但是每次說完一個或是一小段故事,那個喜歡說山水神怪嚇人故事、他自己卻半點不嚇人的二掌柜,也都會說些那會兒已經(jīng)注定沒人在意的語,故事之外的語,比如會說些劍氣長城這邊的好,喝個酒都能與一堆劍仙作伴,一轉(zhuǎn)頭,劍仙就在啃那陽春面和醬菜,很難得,浩然天下隨便哪個地方,都瞧不見這些光景,花再多的錢都不成。然后說一句天底下所有路過的地方,不管比家鄉(xiāng)好還是不好,家鄉(xiāng)就永遠只有一個,是那個讓人想起最多的地方??上Ч适乱恢v完,鳥獸散嘍,沒誰愛聽這些。
這些是人間最稀碎細微的小事,孩子們住著的小巷,地兒太小,容不下太多,就那么點大的風風雨雨,雨一淋,風一吹,就都沒了。孩子們自己都記不住,更何談別人。
終究不是板凳上說書先生的那些故事,連那給山神抬轎子的山精-水怪,都非要編撰出個名字來,再說一說那衣衫打扮,給些拋頭露面的機會,連那冬腌菜到底是怎么個由來,怎么個嘎嘣脆,都要說出個一二三四來,把孩子們嘴饞得不行,畢竟劍氣長城這邊不過年,可也要人人過那凍天凍地凍手腳的冬天啊。
與蠻荒天下挨著的劍氣長城,城頭那邊,腳下云海一層層,如匠人醉酒后砌出的階梯,這邊劍仙們的一一行,幾乎全是大事,當然如女子劍仙周澄那般蕩秋千年復一年,米裕睡在云霞大床上酣眠不分晝夜,趙個簃與程荃兩個冤家對頭,喝過了酒相互吐口水,也確實算不得大事。
太徽劍宗在內(nèi)的諸多大門派劍修,已經(jīng)準備分批次撤出劍氣長城,對此陳、董,齊在內(nèi)幾個劍氣長城大姓和老劍仙,都無異議。畢竟與本土劍修并肩作戰(zhàn)參加過一次大戰(zhàn),就很足夠,只是最近兩次大戰(zhàn)挨得太近,才拖延了外鄉(xiāng)人返回家鄉(xiāng)的腳步。
曾有人笑,與劍氣長城劍仙積攢下來的香火情,是天底下最不值錢的香火情,別當真,誰當真誰是傻子??墒钦f這種屁話的無賴,卻反而是那個殺妖未必最多、絕對最大的那個,若是那頭大妖不夠分量,豈能在城頭上刻下最新的那個大字
不過以北俱蘆洲人數(shù)最多的外來劍修,沒有全部返回浩然天下家鄉(xiāng),像太徽劍宗宗主韓槐子就留在了劍氣長城,其余幾位北俱蘆洲劍仙,也不例外,走的都是年輕人,留下的都是境界高的老人,當然也有孑然一身趕赴此地的,像浮萍劍湖酈采,南婆娑洲劍仙元青蜀。除了劍仙,許多來自九大洲不同師門的地仙劍修,也多有留下。
虧得疊嶂酒鋪越開越大,將隔壁兩間鋪子吃下,又多出了專門用來懸掛無事牌的兩堵墻壁。
所以以北俱蘆洲、尤其是太徽劍宗子弟為主的劍修,這才在酒鋪那邊寫了名字和語,而這些人去那邊喝酒,往往拉上了并肩作戰(zhàn)過兩場大戰(zhàn)的本土劍修,所以這撥人帶起了一股新的風氣,一塊無事牌的正反兩面,一對對有那生死之交的外鄉(xiāng)劍修與本土劍修,各寫無事牌一面,有些是客客氣氣的贈,有些是罵罵咧咧的臟話,還有些就只是醉酒后的瘋癲語,還有些就直接是從那皕劍仙印譜、折扇上邊摘抄而來,無奇不有。
其中有一塊無事牌,扶搖洲那位身為宗主嫡傳的年輕金丹劍修,在正面刻下名字之外,還寫道:老子看遍無事牌,斗膽一,我浩然天下劍修,劍術(shù)不如劍氣長城又如何,可字,寫得就是要好許多!
背面是一位劍氣長城元嬰劍修的名字與語,名字還算寫得端正,無事牌上的其余文字,便立即露餡了,刻得歪歪扭扭,浩然天下如你這般不會寫字的,還有如那二掌柜不會賣酒的,再給咱們劍氣長城來一打,再多也不嫌多。
————
左右正在與魏晉說一些劍術(shù)心得,老大劍仙出現(xiàn)后,魏晉便要告辭離去。
陳清都卻擺了擺手,留下便是,在我眼中,你們劍術(shù)都是差不多高的。
魏晉苦笑不已。
老大劍仙你想著要讓左右前輩再提起一口心氣,也別拉上晚輩啊。
陳清都開門見山道:其實是有事相求,說是求,不太對,一個是你家先生的命令,一個是我的期許,聽不聽,隨你們。隨了你們之后,再來隨我的劍。
魏晉無奈。
這就是沒得商量了,最少自己是如此,左右前輩會如何決定,暫時還不好說。
左右問道:先生為何自己不對我說
陳清都笑道:先生說了弟子不會聽的語,還說個什么被我聽去了,浩然天下最會講理的老秀才,白白落個管教無方
左右說道:確實是我這個學生,讓先生憂心了。
只要是說自家先生的好話,那么在左右這邊,就管用,唯一管用最管用。
陳清都轉(zhuǎn)去跟魏晉語,魏晉,如今勸你,你未必甘心,所以你可以再打一場大戰(zhàn)過后,再聽我的,離開劍氣長城,到時候會有三個地方,讓你挑選,南婆娑洲,扶搖洲,金甲洲,你就當是去游山玩水好了。寶瓶洲風雪廟魏晉,不該只是個傷透了心的癡情種,再說了,在哪里傷心不是傷心,沒必要留在劍氣長城,離得太遠,喜歡的姑娘,又看不見。
陳清都笑道:與你這么不客氣,自然是因為你劍術(shù)比左右還低的緣故,所以將來離開了劍氣長城,記得好好練劍,劍術(shù)高了,好歹追上左右,我下一次只會多多顧慮。
魏晉苦笑道:老大劍仙,只能如此了嗎
陳清都抬了抬下巴,問我作甚,問你劍去。
魏晉更加無奈。
魏晉這一次離去,老大劍仙沒有挽留。
只留下兩個劍術(shù)高的。
陳清都說道:你那小師弟,沒答應點燃長命燈,但是與我做了一筆小買賣,將來上了戰(zhàn)場,救他一次,或是救他想救之人一次。
陳清都笑道:這么怕死的,突然不怕死了。那么話少的左右,竟然說了那么多,你們文圣一脈的弟子,到底是怎么想的。
左右說道:想要知道,其實簡單。
自然是先當了我們文圣一脈的弟子再說。
陳清都笑呵呵道:勸你別說出口,你那些師侄們都還在劍氣長城,他們心目中天下無敵的大師伯,結(jié)果給人打得鼻青臉腫,不像話。
左右不是不介意這位老大劍仙的語,只是當下他更介意一件更大的事情,問道:若是他來了,當如何
陳清都一手負后,一手撫頂,捋了捋后腦勺的頭發(fā),大門敞開,待客萬年,劍仙對敵,只會嫌棄大妖不夠大,這都不懂
左右點頭道:有理。
陳清都打趣道:呦,終于想要為自己出劍了
左右說道:文圣一脈,只講理不吹牛,我這個當大師兄和大師伯的,會讓同門知道,浩然天下劍術(shù)最高者,不是過譽,這個評價,還是低了。
陳清都笑道:還要更高些怎么個高踮腳跟伸脖子,到我肩頭這兒
左右說道:陳清都,隔絕天地,打一架。
陳清都雙手負后,走了。
左右重新閉目養(yǎng)神,溫養(yǎng)劍意。
下一場大戰(zhàn),最適宜傾力出劍。
極遠處。
女子周澄依舊在蕩秋千,哼唱著一支晦澀難懂的別處鄉(xiāng)謠。
是很多很多年前,她還是一個歲數(shù)也是少女的時候,一位來自異鄉(xiāng)的年輕人教給她的,也不算教,就是喜歡坐在秋千不遠處,自顧自哼曲兒。她那會兒沒覺得好聽,更不想學。練劍都不夠,學這些花里花哨的做什么。
后來周澄第一次聽說了山澤野修這個說法,他還說之所以來這里,是想要看一眼心目中的家鄉(xiāng),沒什么感情,就是想要來看一看。
大劍仙陸芝走到秋千旁邊,伸手握住一根繩索,輕輕搖晃。
周澄沒有轉(zhuǎn)頭,輕聲問道:陸姐姐,有人說要來看一看心目中的家鄉(xiāng),不惜性命,你為什么不去看一看你心目中的故鄉(xiāng)你又不會死,何況積攢了那么多的戰(zhàn)功,老大劍仙早就答應過你的,戰(zhàn)功夠了,就不會攔阻。
陸芝是個略顯消瘦的修長女子,臉頰微微凹陷,只是肌膚白皙,額頭光亮,尤為皎潔,如蓄留月輝一年年。
她的姿容算不得如何漂亮,只是氣勢之盛,安安靜靜站在秋千旁邊,就像那不斂劍氣的左右。
陸芝搖頭道:之所以有那么個約定,是給自己找點練劍之外的念頭,能做了,不一定真要去做。
周澄不再語。
陸芝輕輕晃動秋千,可以正大光明去往倒懸山之后,那個念頭就算了結(jié)。如今的念頭,是去南邊,去兩個很遠的地方,飲馬曳落河,拄劍拖月山。
周澄轉(zhuǎn)頭笑道:那個狗嘴里吐不出象牙的家伙你喜歡他
陸芝搖搖頭,不是個女子,就一定要喜歡男人的。我不喜歡自己喜歡誰,只喜歡誰都不喜歡的自己。
周澄笑道:陸姐姐,你說話真像浩然天下那邊的人。
周澄,哪天秋千沒了,你怎么辦
人都死了,就不管了。
喜歡一個人,至于嗎
也不是真的有多少喜歡他啊。反正什么都沒了,師門就剩下我一個,還能想什么。陸姐姐天賦好,可以有那念頭去做,我不成,想了無用,便不去想。
陸芝眺望南方,神色淡漠道:只能等死的劍仙,還不止一兩個,你說可不可笑
周澄不說話,也沒笑。
北俱蘆洲的酈采劍仙,是個不肯消停的主兒,今天與太徽劍宗韓槐子問劍,明天就去找其他劍仙問劍,問劍劍仙不成,就去欺負元嬰劍修,嚷嚷著我一個娘們你都打不過,不但如此,竟然連打都不敢打,還算是個帶把的嗎元嬰劍修往往氣不過,輸了之后,就去呼朋喚友,在劍氣長城,誰還沒個劍仙朋友請那劍仙出山后,酈采贏了倒還好,換人問劍,輸了的話就再去找那元嬰劍修,三番兩次后,那元嬰劍修就哭喪著臉,劍仙朋友已經(jīng)不愿見他了,便與酈采說薅羊毛也不能總逮住他一個往死里薅啊,于是偷偷幫著酈采介紹了另外一位元嬰,說是找那個家伙去,那家伙認識的劍仙朋友,更多。
酈采便打心底喜歡上了劍氣長城。
打不完的架,而且輸贏勝負,都沒有后顧之憂,比那束手束腳、要講什么情面和香火情的北俱蘆洲,好太多。
酈采差點都想要隨便找個男人嫁了,就在這邊待著不回去了。
只是一有這個念頭,便覺得有些對不住姜尚真,但是再一想,姜尚真這種男人,一輩子都不會專情喜歡一個女子,喜歡他做什么不是作踐自己嗎可是女子劍仙坐在城頭上,或是在萬壑居宅邸養(yǎng)傷的時候,千思百想,又無法不喜歡,這讓酈采愁得想要喝酒把自己喝死算了。
酈采暫住的萬壑居,與已經(jīng)成為私宅的太徽劍宗甲仗庫離著不遠,與那主體建筑全部由碧玉雕琢而成的停云館,更近。
酈采便寄出一封信給姜尚真,讓他掏錢買下來,由于擔心他不樂意掏錢,就在信上將價格翻了一番。
有個骨瘦如柴的老人,有個酒糟鼻子,拎著酒壺,難得離開住處,搖搖晃晃走在城頭上,看風景,不常來這邊,風太大。
路過那個劍穗極長拖劍而走的玉璞境劍修,城頭太寬,其實雙方離著很遠,但是那個原本心不在焉的吳承霈,卻猛然轉(zhuǎn)頭,死死盯住那個老人,眼眶泛紅,怒罵道:老畜生滾遠點!
老人在劍氣長城綽號老聾兒,綽號半點不威風,但卻是實打?qū)嵉膭忾L城巔峰十人之列,更別提老人的名次,猶在納蘭燒葦、陸芝之前。
說句難聽的,在人人脾氣都可以不好的劍氣長城,光憑吳承霈這句冒犯至極的語,老人就可以出劍了,誰攔阻誰就一起遭殃。
只是老聾兒卻真像個聾子,不但沒說什么,反而果真加快了腳步,去如云煙,轉(zhuǎn)瞬間不見身影。
吳承霈這才繼續(xù)低頭而走。
老聾兒走走停停,有人打招呼,有人視而不見,老人都沒說話。
只是到了僧人那邊,才站著不動,沙啞說道:再說一說佛法吧,反正我聽不見。
已經(jīng)坐在城頭一端最盡頭的,僧人便說了些佛法。
僧人蒲團之外,是白霧茫茫,偶有一抹金光驟然亮起又消散,那是光陰長河被無形之物阻滯,濺起水花后的玄妙光景。
僧人伸手如掬水,只是仍是慢了那抹金光絲毫,便縮回手,算是無功而返了一次。
老聾兒再去那位曾是佛子出身的儒家圣人那邊,位于城頭另外一端的盡頭,老人說了差不多的語,那位儒家圣人也說了些,老聾兒點點頭,再去找那個極高處云海之中的老道人,是那道祖座下大弟子的大弟子,等到老道人說過了些話,老聾兒這才離開城頭,去往那座由他負責鎮(zhèn)壓數(shù)千年之久的牢獄,這座牢獄沒有名字,也怪,越是境界高的大妖,越關(guān)押在距離地面近的地方,老聾兒經(jīng)過一座座牢籠的時候,謾罵聲、譏諷聲反正都聽不見,至于大妖震怒,牽引整座牢獄都震動不已的動靜,老人更是不理睬,佝僂老人頭也不抬,便也見不著那些刻骨銘心的仇恨視線,最后去底層看那些境界不高的妖物,傳授劍術(shù),學與不學,無所謂,反正都是死,早死晚死,哪個更幸運些不好說。
老大劍仙先前與他吩咐了一件事,需要他去那城頭廝殺的那一天,除了憑借功勞換來的三條金丹小命,按照約定,可以留下,只是別忘記宰掉牢獄里所有的妖族,如果這句話沒聽進去,那就真要聾了,一頭死了的飛升境大妖,怎么能不聾
老聾兒沒覺得有什么好怨懟的,幾千年來,挑挑選選,就先后挑選了三頭妖物,唯一的問題就在于,再好的資質(zhì),能夠壓境再多,時日久了,也會不得不破境,理由很簡單,境界不夠,怎么活幾百年活幾千年就會自然而然死去。所以歷史上死了幾個,老聾兒便要惋惜幾次,等啊等,就這么等著,如今還活著的三位不記名弟子,已經(jīng)死了不知多少個悄然學劍悄然而逝的師兄。
三人當中,一個才洞府境,一個龍門境,一個幾乎就要失心瘋了的金丹境瓶頸。
老聾兒在收徒這件事上,很開誠布公,是我的弟子了,成了元嬰境,就得死,故而破境一事,自己掂量。
劍氣長城和城池之外,除了最北邊的那座海市蜃樓,還有甲仗庫、萬壑居以及停云館這樣的劍仙遺留宅邸,其實還有一些勉勉強強的形勝之地,但是稱得上禁地的,不談老聾兒管著的牢獄,其實還有三處,董家掌管的劍坊,齊家負責的衣坊,陳家手握的丹坊。
劍坊所鑄之劍,從來沒什么太好的劍,法寶都算不上的制式長劍而已,劍仙愛要不要,只要是登城的劍修,都會贈送一把,一樣愛收不收。豪閥子嗣,大族子弟,靠家族傳承也好,花重金從浩然天下購買也罷,只要能夠從別處撈到手一把好劍,那就都是本事。
事實上許多劍仙,還真就偏偏喜好懸佩劍坊鑄劍,以此殺妖無數(shù)。
衣坊編織法袍,品秩一樣不高。
看上去很兒戲。
只是這兩處,明白無誤,就是劍氣長城最不可或缺的存在。
劍氣長城本土,沒有天上掉下來的劍仙,都是一個境界一個境界往上走的劍修,無非是快慢有別,境界始終在。
丹坊的功用,就更簡單了,將那些死在城頭、南邊戰(zhàn)場上的戰(zhàn)利品,妖族尸骸,剝皮抽筋,物盡其用。不光是如此,丹坊是三教九流最為魚龍混雜的一塊地盤,煉丹派與符箓派修士,人數(shù)最多,有些人,是主動來這里簽訂了契約,或百年或者數(shù)百年,掙到足夠多的錢再走,有些干脆就是被強擄而來的外鄉(xiāng)人,或是那些躲避災殃隱藏在此的浩然天下世外高人、喪家犬。
劍氣長城正是靠著這座丹坊,與浩然天下那么多停留在倒懸山渡口的跨洲渡船,做著一筆筆大大小小的買賣。
而丹坊又與老聾兒關(guān)押的那座牢獄,有著密切關(guān)聯(lián),畢竟許多大妖的鮮血、骨骼以及妖丹切割下來的碎片,都是山上至寶。
這三處規(guī)矩森嚴、戒備更驚人的禁地,進去誰都容易,出來誰都難,劍仙無例外。
在那些南邊城頭刻下大字的巨大筆畫當中,有一種劍修,無論年紀老幼,無論修為高低,最遠離城池是非,偶爾去往城頭和北邊,都是悄無聲息往返。
他們負責去往蠻荒天下?lián)戾X。
類似浩然天下世俗王朝的邊軍斥候。
所以境界再低,也是龍門境劍修,每次去往南邊,皆有劍仙帶隊。
早年出身于一等一的豪閥子弟陳三秋,與貧寒市井掙扎奮起的好友小蛐蛐,兩個出身截然不同的少年劍修,那會兒最大的愿望,就都是能夠去南邊撿錢。
而撿錢次數(shù)最多、撿錢最遠的劍修,喜歡自稱劍客,喜歡說自己之所以如此浪蕩,可不是為了吸引婦人姑娘們的視線,只是他純粹喜歡江湖。
南邊的蠻荒天下,就是一座大江湖,他可以遇到很多有趣的事情。
只是每次說完這些讓晚輩們心神搖曳的豪壯語,那人當天就會屁顛屁顛去城中喝酒,哪里女子視線多,就去哪里。
次次醉醺醺滿身酒氣回來后,就與某些不順眼他的小王八蛋,笑瞇瞇說你們誰誰誰差點就要喊我爹、甚至是老祖宗了,虧得我把持得住,一身浩然正氣,美色難近身!
若是有孩子頂嘴,從來不吃虧的他便說你家中誰誰誰,光說臉蛋,連那美色都算不上,但是不打緊,在我眼里,有那好眼光偷偷喜歡我的女子,姿容翻一番,不是美人也是美人,更何況她們誰誰誰的那柳條兒小腰肢、那好似倆竹竿相依偎兒的大長腿,那種波瀾壯闊的峰巒起伏,只要有心去發(fā)現(xiàn),萬千風景哪里差了不懂來來來,我?guī)湍汩_開天眼,這是浩然天下的獨門神通,輕易不外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