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平安將那把夜游劍留在了人云亦云樓的,帶著小陌,在附近買了約莫兩人份的糕點,再買了一壺酒水,剛好開銷十四兩銀子,一錢不多一錢不少。
小陌跟著陳平安一起買完酒水和糕點,在繁華京城閑庭信步,笑道:能忙世人之所閑者,方能閑世人之所忙。陸道友曾說自己是公子的幫閑,此妙極。
一夸夸倆。
陳平安拎著食盒,笑問道:小陌,一口一個陸道友的,你難道還不知道陸沉的真實身份
小陌說道:陸道友語磊落,之前并無隱瞞白玉京的三掌教身份,只是我覺得喊陸掌教,太見外了,有負陸道友的熱忱。
陳平安笑道:小陌你到哪里都吃香的。
小陌的笑容習慣性帶著幾分靦腆,瞥了眼陳平安手中的食盒,好奇問道:公子,這只食盒和里邊的酒水吃食,都有講究
陳平安點頭道:有講究。這只食盒木材,出自大驪太后的第二家鄉(xiāng)豫章郡。民以食為天,撐死的人少,餓死人多,就看咱們這位太后的胃口如何了。京城之行,只要不管閑事,本來就不是一件多大的事情,十四兩銀子剛剛好。
太后南簪的祖籍豫章郡,盛產(chǎn)良材美木,這些年一直供不應求,先前大驪朝廷之所以管得不嚴,其實不是此事如何難管,真要有一紙軍令下去,只要調(diào)動地方駐軍,不管人數(shù)多寡,別說地上權(quán)貴豪紳,就是山上神仙,誰都不敢動豫章郡山林中的一草一木。
歸根結(jié)底,還是那場慘烈戰(zhàn)事,大驪邊軍,死人太多。死了人,就得有棺材。
所以朝廷最近才開始真正動手約束私自砍伐一事,準備封禁山林,理由也簡單,大戰(zhàn)落幕多年,逐漸變成了達官顯貴和山上仙家構(gòu)建府邸的極佳木材,不然就是以大香客的身份,為不斷營繕修建的寺廟道觀送去棟梁大木,總之已經(jīng)跟棺木沒什么關(guān)系了。
意遲巷和篪兒街就在皇城邊上,所以這撥顯貴京官去參加朝會、衙署當值,都極為方便。
大驪早朝,每天天未亮,兩條街巷就會車馬喧闐如龍。
聽說早個大幾十年,在關(guān)老爺子剛剛進入吏部那會兒,車輛擁堵道路,經(jīng)常為了爭搶道路而大打出手,反正那會兒的大驪官員,幾乎人人都能算是武官出身,有點類似如今的大驪陪都六部衙門,哪怕官員沒有投身沙場參與廝殺,但是每天過手的公文案牘,就像都帶著硝煙味和血腥氣。
陳平安帶著小陌,路過一座皇城大門,面闊七間,有一對紅漆金釘門扇,氣勢雄偉,青白玉石地基,朱紅高墻,單檐歇山式的黃琉璃瓦頂,門內(nèi)兩側(cè)建有雁翅排房,末間作值班房?;食侵氐?老百姓平時是絕對沒有機會擅自入內(nèi)的,陳平安已經(jīng)將那塊無事牌交給小陌,讓小陌懸掛腰邊,做個樣子。
一位披掛甲胄的武官快步走來,早早認出了對方的身份,這座皇城大門的周邊數(shù)里地界,設置有數(shù)道術(shù)法禁制,方便負責門禁的官員勘驗、記錄來者身份。一些個按例根本不需要攔阻的大驪官員、山上供奉,他們出入皇城,根本不用。
陳平安說道:這位是我們落魄山的供奉,叫陌生,巷陌的陌,生活的生。
很快有一位佐吏從值房那邊走出,與武官心聲語一番。
武官抱拳行禮,陳宗主,查過了,刑部并無‘陌生’的相關(guān)檔案,所以陌生私自懸掛供奉牌在京行走,已經(jīng)不合朝廷禮制。
下之意,就是陳平安可以進入皇城,但是身邊的隨從陌生,卻不宜入城。
當然不會傻乎乎提醒這位年輕劍仙,趕緊讓扈從摘下那塊刑部無事牌。
但是此事,值班房這邊肯定會仔細錄檔。至于刑部那邊事后會不會計較,敢不敢追責,要不要跟落魄山興師問罪,那就是刑部的事了。百年以來,大驪文武,無論官身大小,早就習慣了分工明確、各司其職的官場作風。
陳平安微笑道:回頭我讓刑部補上。
武官一時語噎,滿臉為難之色。
深呼吸一口氣,這位武官眼神堅毅起來,伸手按住刀柄,與那位青衫劍仙搖搖頭,沉聲道:陳宗主,既然于禮不合,本官職責所在,得罪了。
陳平安對武官的那個按刀動作視而不見,也不會為難這些公門當差的,笑道:你們值班房可以傳信刑部,我在這里等著消息就是了。
刑部答應是最好,不答應的話,跟我入城又有什么關(guān)系。
你們當自己是劉袈嗎
武官松了口氣,讓那位陳宗主稍等片刻,再沒有半點拖泥帶水,轉(zhuǎn)身大踏步返回值房,立即傳信刑部。很快得到的答復,內(nèi)容也很簡單,就兩個字,放行。
只是信上除了堂部大印,竟然還鈐印有兩位刑部侍郎的官印。
這讓武官頗為意外。
對于此次陳平安的皇城之行,充滿了好奇。看樣子絕對不是去南薰坊之類的衙署做客那么簡單。
等到那位大名鼎鼎的青衫劍仙,與黃帽青鞋的扈從漸行漸遠。
武官返回值房,與那位來自藩屬國、此刻正在提筆錄檔的佐吏笑道:這位陳宗主,是我們大驪本土人氏,這么年輕的劍仙,不比風雪廟魏晉差了。
至于陳宗主的拳法如何,教出武評大宗師裴錢的高人,能差到哪里去正陽山那場架,咱們這位陳山主的劍術(shù)高低,我瞧不出深淺,但是跟正陽山護山供奉的那場架,看得我多花了不少銀子買酒喝。
那位佐吏笑呵呵道:老馬,陳劍仙是你家親戚啊奇了怪哉,陳劍仙好像也不姓馬啊。
武官笑道:酸。
佐吏放下筆,突然說道:這么厲害的一位宗主,既是年輕劍仙,還是武學宗師,怎的在那場大戰(zhàn)當中,只見他的弟子和祖師堂供奉,在戰(zhàn)場上各自出拳遞劍,唯獨不見本人呢
武官有些吃癟,悻悻然道:說不定是忙著閉關(guān)吧。山上神仙,隨便打個盹都要幾個月,何況是破境躋身上五境這種頭等大事。錯過了那場戰(zhàn)事,也實屬正常。
帶著小陌,陳平安走在遍地都是大小衙署、官府作坊的皇城之內(nèi),氣氛肅殺,跟內(nèi)外城是截然不同的景象。
陳平安轉(zhuǎn)頭遠眺了一眼中部陪都大瀆方向,估計那邊的仿白玉京,當下已經(jīng)得到大驪皇帝陛下的飛劍傳信了。
嚇唬人
不好意思,當年戰(zhàn)場上,十四舊王座大妖一線排開,也沒能嚇住自己。
陳平安收回視線,心聲說道:小陌,如果那邊有飛劍趕來這邊,就得有勞你幫忙擋下了。
小陌收斂笑意,點頭道:公子只管放心請人喝酒。有小陌在這里,就絕不會勞煩夫人的閉關(guān)修行。
自己終于有機會彌補一二了。
在劍氣長城那邊,陸道友當時幸災樂禍,朝自己豎起大拇指,說竟敢在明月中朝那位寧姑娘遞出一劍,將她打落人間。
陳平安聽到小陌那個夫人的說法,輕輕點頭。
當個供奉,屈才了。
雙方走到了一座門禁森嚴的宮門外,陳平安與一位負責把守大門的武將說道:幫忙通報一聲,我今天只見南簪。
或者說是中土陰陽家陸氏的陸絳。
不料從宮門陰暗處走出一位腰掛頭等無事牌的青年修士,對那位武將擺擺手,示意將這兩位不速之客交給自己接待。
陳平安瞇眼說道:陸老前輩,好久不見。
青年修士一笑置之,假裝沒聽懂,反而問道:陳山主為何此行沒有背劍前來,是故意有劍不用
眼前這個青衫男子,落魄山的山主,浩然天下的一宗之主,止境武夫,末代隱官,文圣一脈的關(guān)門弟子。
當然,所有一切的最早那個一,還是少年當年踩了狗屎運,在小鎮(zhèn)廊橋中選擇前行,竟然成為……劍主。
可不管怎么看,實在無法跟當年那個泥瓶巷草鞋少年的形象重疊。
那會兒的窯工學徒,就是個送信途中、草鞋踩在在福祿街桃葉巷青石板路上都會惴惴的少年。
剛剛收到了一封來自家族的密信,說陳平安帶著幾位劍修聯(lián)袂遠游蠻荒天下。
做成了那樁拖月壯舉,將一輪皓彩搬遷到了青冥天下。
此外還做了什么,未知。
陳平安說道:陸前輩只是歲數(shù)大一些,修道歲月久一些,可既然都不是什么劍修,那就別妄劍道了。
停頓片刻,陳平安盯著這個在驪珠洞天隱藏多年的某位陸氏老祖,善意提醒道:出門在外,得聽人勸。
青年修士也不惱火,笑道:劍氣長城的隱官,確實有資格說這些話,陸某受教了。
事已至此,自己的身份一事,就沒必要藏藏掖掖了,眼前這個年輕不大卻城府深沉的陳先生,是個極不好糊弄的主兒。
反正封姨,老車夫他們幾個的身份,在自己之前已經(jīng)水露石出。
陳平安問道:你是打算幫忙帶路,還是在這邊接劍
這位駐顏有術(shù)的陸氏老祖?zhèn)冗^身子,伸出一只手掌,以心聲說道:請。陸絳已經(jīng)設好酒宴,她要親自為陳山主接風洗塵。
三人一起走過宮門。
小陌以心聲問詢道:公子,我瞧這家伙挺礙眼的,反正他是陸道友的徒子徒孫,境界也不高,就只是個離著飛升還有點距離的仙人境,要不要我剁死他
然后小陌補了一句,最多三劍。
約莫是這位才剛剛離開蠻荒天下的巔峰妖族,真的入鄉(xiāng)隨俗了,公子,我可以先找個問劍由頭,會拿捏好分寸,只是將其重傷,讓對方不至于當場斃命。
不用懷疑一個追殺過仰止、挑釁過白澤兩次,還與元鄉(xiāng)和龍君都問過劍的劍修,劍術(shù)到底夠不夠高。
稍稍走在前邊的青年修士轉(zhuǎn)過頭,只能夠模糊察覺到不對勁,他看了眼陳平安身邊那個暫時不知身份的年輕人。
小陌朝對方微微一笑。
點頭,只要對方點個頭,就當答應自己的問劍了。
公子再給句話,小陌就可以出劍。
可惜對方很快就轉(zhuǎn)過頭。
陳平安以心聲說道:不著急。一些個舊賬都要算清楚的。
見著了獨自一人出現(xiàn)的南簪。
還有個酒局。
陳平安將那只食盒放在桌上,輕輕打開,取出一壺酒,拿出兩雙尋常材質(zhì)的青竹筷子,要么交出本命瓷,要么稍微麻煩點,我今天宰掉你,自己去找。
見那南簪剛要說話,陳平安從桌上只是拿起一根筷子,提醒道:你只有說一句話的機會,如果沒有確切答復,我就當你默認選擇后者了。
南簪欲又止,與先前那次在人云亦云樓的見面,完全不同,她今天竟是不敢亂說一個字。
她看了眼那位自家老祖宗,后者面無表情。
陳平安安安靜靜等著那個答案。
有些時候,與不講理之人不講理,就是講理。
老大劍仙,曾經(jīng)在城頭那邊傳身教,教給當時還不是隱官的陳平安,一個極為質(zhì)樸的道理。
————
京城欽天監(jiān),兩位監(jiān)正,不得不再次請來了那位袁先生,幫著測算卦象。
不得不承認,在這件事上,袁天風才是真正的世外高人。
袁天風在欽天監(jiān)的身份,類似山上的客卿。
算是一個特例。
很多年前,一介白衣,山澤散人,征召入朝,入朝覲見大驪皇帝。
袁天風精通看相一事,給后來的吏部關(guān)老爺子、大將軍蘇高山,還有曹枰這些未來的大驪廟堂中樞重臣,都算過命,而且都一一應驗了。
大驪朝廷對此事從無忌諱,官員一樣不忌諱。
關(guān)老爺子那會兒得了個極好的說法,說命格是一等一的富貴兩全,紫袍金帶坐高堂,前人栽樹后人乘涼,積玉堆金滿祠堂。說那曹枰是額骨隆起如虬角,內(nèi)有伏犀如山脈綿延至玉枕骨,貴不可。說那蘇高山,則是眼含赤脈,貫穿瞳子,語之時,有赤黃氣縈繞面門。
袁天風說道:在那陳山主莫名其妙就變成一位十四境大修士后。其實卦象很穩(wěn)。
馬監(jiān)副追問道:是不是得有個‘但是’了
袁天風笑道:但是等到對方似乎不是十四境了,卦象反而變得吉兇難料了。
袁天風笑道:先前是陳山主隱忍,現(xiàn)在就該輪到你們?nèi)套寧追至恕?
馬監(jiān)副糾正道:是我們,我們大驪!
火神廟花棚那邊。
封姨斜瞥一眼那個不約而至的老車夫,氣笑道:你蹭酒還上癮了當自己是面子比天大的文圣啊
老車夫嘆了口氣,神色陰郁,伸出手,總覺得哪里不對勁,很久沒有的事情了,讓老子都要提心吊膽,怕今天不來喝酒,以后就喝不著了,趁著皇宮那邊還沒打起來,趕緊來一壺百花釀,老子今兒能喝幾壺是幾壺。
封姨拋出去一壺酒,調(diào)侃道:你們這些老古董,要是覺得事情懸,就聯(lián)手唄,難道還怕被一個不到半百歲數(shù)的年輕人找你們翻舊賬
老車夫揭了泥封,仰頭痛飲一大口,用手背擦了擦嘴角,聯(lián)手個屁,翻舊賬老子現(xiàn)在都怕被那小子順藤摸瓜刨了祖墳。這小子這趟遠游,再回京城,就不對勁,很不對勁,完全變了個人。跟那個古怪境界有關(guān),可又不單單是境界的關(guān)系。
封姨忍俊不禁,這會兒總算曉得與人為善的道理啦,當年齊靜春沒少說吧你們幾個有誰聽進去了早知如此何必當初。
老車夫悶悶道:千金難買早知道,萬金難買后悔藥。
看著這個終于認慫的家伙,封姨不再繼續(xù)打趣對方,她看了眼皇宮那邊,點頭說道:風雨欲來,不是小事。
曹府,一處書房。
叔侄二人正在對弈。
曹耕心環(huán)顧四周,相較于自己老爹的書房,二叔這邊確實有點寒酸了。
這里除了書還是書,父親的書房,就要雅致太多,有那花葉俱美者,秋海棠與水仙。還有冰裂紋極纖雅的青瓷梅瓶,以及懸著一排的金絲楠木鳥籠,精心飼養(yǎng)著鳥聲之最佳者的畫眉、黃鸝,里邊的那些鳥食罐,都是曹耕心從龍州窯那邊帶回家的,很討父親的歡心。
身為曹氏子弟,曹耕心敢去爺爺那邊撒潑打滾,在父親書房隨便亂涂亂畫,卻從小就很少來二叔這邊晃蕩,不敢。
委實是眼前這位自己得喊二叔的巡狩使大人,太過嚴厲了。
好在二叔很快就要帶兵趕赴蠻荒天下的日墜渡口。
曹枰,官拜巡狩使,已經(jīng)是武臣之極。
整個大驪王朝,總計不過五人,在世的,其實只有三人了。
文柱國武巡狩,就是未來大驪的格局了。
不過上柱國姓氏可以世襲,巡狩使卻不能,由此可見,顯然還是后者更加金貴,難以獲得。只不過對一個家族來說,兩者優(yōu)劣,如今還很難分出高下。
至于死后美謚如何,皇帝是否會追封太傅什么的,相對前邊兩個頭銜而,都是虛的。
二叔曹枰,是朝野公認的儒將,出身上柱國姓氏,文韜武略,俱是風流。
今天一場楸枰對弈。
曹耕心單手持一把玉竹折扇,不斷并攏打開,噼啪作響。
這位當過多年窯務督造官的家伙,腰間還懸掛一枚油亮的朱紅酒葫蘆。
曹枰抬起頭,看了眼這個吊兒郎當?shù)闹蹲印?
曹耕心嘿嘿笑道:二叔,這就心煩了修心不夠啊。
曹枰問道:皮癢
曹耕心只得坐正身姿。
別說是親爹親娘,就是那個退仕多年爺爺都不怕,唯獨這個在家?guī)缀鯊臒o個笑臉的二叔,曹耕心是真怕。
沒辦法,實在是曹耕心小時候就被曹枰打怕了。
誰讓這個二叔官大,輩分大,學問大,本事更大,一物降一物。
問題在于曹耕心每次挨揍,都沒頭沒腦的,那些曹耕心自以為會挨揍的事情,二叔反而視而不見,那些曹耕心自以為沒什么的事情,結(jié)果曹枰每次都用腰帶狠狠抽,家里誰求情都沒用。
意遲巷家塾的瑯瑯書聲,篪兒街門戶的父親打兒子,都是再尋常不過的事情。
但是曹府這邊,曹枰拿腰帶抽侄子曹耕心,也是一絕,兩條街巷都相當喜聞樂見。
曹枰問道:你什么時候娶妻生子
曹耕心一陣頭大。見二叔不太會在這件事上放過自己,情急之下,只得隨便找了個搪塞法子,我覺得周海鏡很好,就是怕她瞧不上我。
曹耕心瞬間就知道不妙了,二叔當真了!
果不其然,曹枰點點頭,眼光不錯,只是周海鏡看不上你也在理,所以我給你三年時間,不管你用什么法子,都要將她迎娶回家。
曹耕心無以對。
結(jié)果二叔來了句讓人更揪心的語,你要是實在沒本事,帶個兒子回家也行。
曹耕心呆滯無。
二叔曹枰可從不會跟誰開玩笑。
曹枰沒來由蹦出一句,你覺得陳平安是怎么個人,說說看。
曹耕心輕聲說道:二叔,雖然是在家里,可咱倆聊這個,還是不合適。
世間第一等邱壑深邃的山水險境,就在官場。
沙場那邊,即便是那虎豹蛇虺的敵對之輩,多名將梟雄,不過是真刀真槍。
可是朝野非議,若蠅集人面蚊嘬膚,驅(qū)之不散。
曹枰從袖中摸出一封書信,交給曹耕心,由不得你合適不合適了。
曹耕心快速瀏覽信上的內(nèi)容,竟然是二叔與陳平安的一樁買賣,將密信交還給二叔,曹耕心咳嗽幾聲,不熟,真的不熟,在督造署當差那些年,就沒跟他說過一句話,都沒有打照面的機會,那么個喜怒不外露的人,我可不敢隨便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