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
我的心跳猛地加快,握著書的手都下意識地緊了許多,本能地我又抬頭看了一眼屋中坐著的那雕像。
雖是木雕,但我有種感覺,它的雙眼好似在注視著我。
深吸了一口氣,我定下神來繼續(xù)往下翻閱。
這明顯是丘處道所寫下的雜記,字體雖小,卻隱約透著一股滂沱大氣,和外頭的丘處道觀星宅牌匾極為相似。
“茲入山野無數(shù),見奇尸百具,當(dāng)世之兇尸最甚者,唯有眷陽陰尸?!?
“葬者,之乘生氣也,喪者當(dāng)生氣斷絕,葬入生氣之穴眼,尸不腐?!?
“活尸不亡,怨念之氣藏于胸中,如行尸走肉,逐漸腐化,或是怨氣更甚,化作白黑血青,往往兇厲一時,成一方之禍。”
“眷陽陰尸乃為帝王之骸,生者求方四處,圖求長生?!?
看到這里的時候,我整個人更為震驚。
古往今來的確不少帝王,都想要長生不死,真的如同百官朝拜一樣,活至萬歲。
千古一帝病死于東巡求藥之路,太宗皇帝吞服丹藥而亡,徽宗則自稱道教道君皇帝……
我萬萬沒想到,眷陽陰尸竟然是帝王遺骸,這豈不是說明丘處道曾進(jìn)過一個皇陵?
強(qiáng)忍著呼吸的急促,我繼續(xù)往下看去。
再下方,便是關(guān)于眷陽陰尸的詳細(xì)描述了。
“其為求長生,命方士煉丹,或以奇尸老尸之油,骨,肉,甚至濕尸之血,善尸之丹?!?
“食丹,吞肉,更甚者殺子取心佐藥而食,卻往往適得其反,方士不通風(fēng)水術(shù)?!?
“天下風(fēng)水,陰陽相輔相成,尸之大陰,常年攝取以陰身便至陰,胸中求生,心中眷陽。死時痛苦萬分,氣難咽下,故食以活人陽精,一日缺則兇殘盡露?!?
“吾見其尸,頓生念想,此尸若是成守墳之尸,可使吾之墳塋無人可破,墳塋不破,便庇佑羌族千年,必有更甚者,研透羌族之風(fēng)水術(shù),強(qiáng)過葬影觀山?!?
“眷陽之尸以生氣為食,胸中余氣不散,我倒是成全其當(dāng)年求長生之念想,倒也算是了卻帝王之念,于心快哉?!?
這雜記前兩頁便是記載這些內(nèi)容,我再往后翻,就是其他尸體的記載了。
本來我心情不錯,第一本書就找到關(guān)于眷養(yǎng)陰尸的記載,可現(xiàn)在看完了,我心里卻感到很壓抑。
眷陽陰尸的來歷,他的兇殘之處,基本上雜記中寫得清楚明白。
可關(guān)于怎么對付它,丘處道卻沒寫……
轉(zhuǎn)念一想,他不寫也正常,他用眷陽陰尸守墓,又用自己的墳塋風(fēng)水庇護(hù)羌族,若是他寫出來了,那羌族之中有叛徒,豈不是直接破了他的墳?
更何況,羌族之中當(dāng)真有叛徒,便是如今的楊下元……
要是他記載寫出來,恐怕就沒有今天我再來讀這典籍的可能,楊下元早就拿到善尸丹,同樣得到丘處道的葬影觀山了。
當(dāng)然,雖說我能想得通,但是心中還是略有失望。
放下這本書之后,過了許久,我才整理好了思緒,開始翻閱其他的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