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淳罡伸出一根手指輕敲劍盒,輕念一個起字,劍盒滑開,十二飛劍懸空排成一線,與山坡鄧太阿列陣如出一轍,不理會徐鳳年的驚訝,自顧自說道:“劍意一途,臻于巔峰境界,洶涌江河奔東海,滾滾天雷下天庭,看似因過于霸道而毫無章法,其實歸根結(jié)底,仍是順道而馳,有法可依。術(shù)道兩者缺一不可,如人遠行,術(shù)是腳力,道是路徑,光有腳力,誤入歧途,不過是畫地為牢,走不長遠。僅知方向,卻不行走,無非望梅止渴。鄧太阿還是太小氣了,只是送你飛劍十二,卻沒留下馭劍法門,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老夫當(dāng)初展示兩袖青蛇不下百次,你若真正牢記,銘記于心,便是上乘御劍手段,有朝一日能打破瓶頸,借著體內(nèi)大黃庭,以飛劍殺人,并非癡人說夢。古人云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這也是老夫當(dāng)初要姜丫頭練字不練劍的苦心所在,練字如何不是練劍?非是老夫自夸,兩袖青蛇已是這江湖百年以來劍法極致,等于將那萬卷書鋪在你書案上,至于你小子到底能通透幾分,看你造化。老夫總不能攙扶幼童走路般教你習(xí)劍,一來太跌份,再者對你只是拔苗助長,并無裨益?!?
十二柄飛劍以肉眼幾乎不可見的急速微顫。
“落?!?
飛劍緩緩落下,安靜躺在劍盒中。
面對老劍神李淳罡破天荒感嘆唏噓,徐鳳年輕輕喊了一聲老前輩后,再無下文。
獨臂李淳罡掀起簾子,望向窗外風(fēng)景,笑道:“如你所猜想,老夫與王仙芝一戰(zhàn)后,對劍道也好,對人生也好,都無遺憾。老夫膝下無子孫,一個老無所依的糟老頭,無牽無掛,今日所,算是人之將死其也善。這輩子也曾年少輕狂,出劍斬不平,可天地之大,豈是老夫一人一劍能擺平的?記得早前有一位詩壇女文豪贊譽老夫劍摧五岳倒,老夫不屑擔(dān)當(dāng),不過收劍膝前橫一說,如今細細咀嚼,確是有些滋味?!?
徐鳳年一時間百感交集,竟是無以對。
按理說李淳罡借著重返劍仙境界與王仙芝驚天地泣鬼神一戰(zhàn),已是當(dāng)之無愧的劍道魁首,再不濟都可與鄧太阿并駕齊驅(qū),是排在天下前三甲的武道宗師,正是時候借勢崛起,讓這一座新江湖再度刮目相看,可眼下羊皮裘老頭兒卻是云淡風(fēng)輕,有了徹底退出江湖的心思,并非心灰意冷,而是了無牽掛,再無所求,真正有了仙人風(fēng)骨,李淳罡放下簾子,輕聲笑道:“送你回到北涼,便去姜丫頭見上最后一面,好將畢生所學(xué)傾囊相授。你小子可有語需要老夫幫你轉(zhuǎn)述?”
徐鳳年搖了搖頭。
李淳罡本就不是小肚雞腸那些兒女情長的人物,便不再在這個話題上糾纏不休,突然自自語笑道:“不知將來誰能收了王仙芝這頭老怪物?!?
徐鳳年試探性問道:“登頂再出樓的白狐兒臉如何?入指玄的黃蠻兒如何?”
羊皮裘老頭略作思量,說道:“那白狐兒臉只是出樓的話,還差了一大截,不過再給他一些際遇,再多拿幾個十大高手練練手,磨礪個十幾二十年,然后去武帝城,倒是可以有精彩一戰(zhàn)。至于你那弟弟,嘿,本就是第二個王仙芝,打什么打。”
徐鳳年心情大好。
徐鳳年掀起簾子,見外頭風(fēng)景旖旎,前頭一座青山,是滿目的青翠青竹,出聲讓青鳥停下,下了馬車散步,心曠神怡。這是裴南葦與慕容姐弟近期第一次見到世子殿下,加上遠處風(fēng)景獨好,都下車賞景,舒羞望著身負重傷有些面目萎靡的年輕世子,不知為何,白馬出涼州后,一直在孕育著什么,直到武帝城外,經(jīng)歷大劫以后的男子,終于蛻變,身上那股氣勢渾然天成。舒羞怔怔望著背影,一時間有些癡了。
_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