澹臺平靜默不作聲。
倒是呼延大觀開口說道:“只要不是在湖底,就都有可能。”
徐鳳年陷入沉思,那鎖骨穿鏈牽刀的楚狂人到底是如何做到的?這是自他去武當(dāng)山練刀起就很好奇的事情,當(dāng)時只以為是自己境界不夠,不懂一品修為武道宗師的厲害,可當(dāng)他達(dá)到金剛境界后,發(fā)現(xiàn)就算躋身金剛境也萬萬做不到,之后接連晉升指玄境界和天象境界,徐鳳年仍是沒能得到合理的答案。后來在高樹露封山解開后雙方一戰(zhàn),他成就天人之身,才知道要做到楚狂人那個地步,唯有擅長養(yǎng)氣的陸地神仙才能勉強(qiáng)做到,但事實(shí)上楚狂人的武道境界在如今的徐鳳年眼中,其實(shí)并不算太高明,一品是有了,可絕對不到天象境界。這就足以讓徐鳳年百思不得其解了。當(dāng)初鎮(zhèn)壓與河西州持節(jié)令赫連武威一樣出身北莽公主墳的雙刀老人,是老黃出的力,但真正謀劃的是聽潮閣頂樓幕后的師父,可師父至死,也沒有給出任何線索。
徐鳳年突然感慨道:“智者盡其謀,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爭馳,君臣相安無事,自可垂拱而治。垂拱而治,呵,說起來輕松,其實(shí)歷朝歷代,除了那些個幸運(yùn)時值天下承平的享樂皇帝,身處盛世,要想著開拓疆土,身處亂世,要想著守住祖業(yè)。退一步說,真做到了文武并用,那么智者出謀,到底為誰而謀,是為帝王謀,還是為百姓謀?張巨鹿的死,不正是民為貴君為輕的代價嗎?勇者出力,會不會得隴望蜀?人心不足蛇吞象?也過一過坐龍椅的癮?仁者養(yǎng)望,泥沙俱下,其中有沒有沽名釣譽(yù)?比如像宋家老夫子那樣偷藏歷年的奏章副本,以求自己名垂青史?信者效忠,會不會有臣子愚忠,其實(shí)是在遺禍社稷?”
徐鳳年自嘲道:“當(dāng)皇帝啊,誰不想?我年少時就經(jīng)常想,除了那個如今已經(jīng)沒了的大俠夢,接下來就是皇帝夢了,一朝權(quán)在手,殺盡天下礙眼狗,天下女子都是自己的,多爽快。只不過隨著時間推移,就發(fā)現(xiàn)當(dāng)皇帝,真的不輕松,趙篆爺爺要?dú)⑿祢敚w篆老子殺薊州韓家,臨死還要?dú)⒘藦埦蘼共拍馨残拈]眼。趙惇和離陽沒有接受兩禪寺李當(dāng)心的新歷,沒有選擇讓天下多有六十年太平,而是讓他趙家子孫多了幾年國祚而已,我想也正是那一刻,趙惇和張巨鹿這對原本可以千古流芳的明君名臣,開始真正分道揚(yáng)鑣了,張巨鹿才可以下定決心求死,趙惇就硬著頭皮讓碧眼兒去死。捫心自問,我要是有天終于做了皇帝,面對那么多取舍,會不會越來越問心有愧?會不會殺徐北枳陳錫亮,殺褚祿山袁左宗,會不會拆散北涼邊軍,讓那些一心想著死在塞外馬背上的老人,一個個死在煙雨綿綿的中原床榻上?以后我徐鳳年的子孫,男子會不會為了爭搶一張椅子,同室操戈,兒時信誓旦旦,笑晏晏,大時笑里藏刀,反目成仇?女子會不會嫁給她們根本不愛的人?”
徐鳳年望向徐偃兵,笑問道:“徐叔叔,這算不算婦人之仁?”
徐偃兵點(diǎn)了點(diǎn)頭,不過說道:“是有慈不掌兵的說法,但也沒有說掌兵之人就要事事鐵石心腸,跟大將軍齊名的春秋四大名將,不管是葉白夔還是顧劍棠,平時治軍領(lǐng)兵都十分平易近人。養(yǎng)兵千日用兵一時,真正心狠手辣的時候,也就是用兵的那些時候,這一點(diǎn)褚祿山就做得很好。”
徐鳳年輕輕望向南方。在那邊,有個人甚至做得比褚祿山更好。
五人牽馬下山,一直站在五人遠(yuǎn)方的劉姓諜子依舊帶路,在山腳處,湊巧碰上一大隊從深山處走出的采石人,碎石鋪就的山路僅供三四人并肩而行,小料石材采石人層層疊疊捆縛在獨(dú)輪車上運(yùn)往山外,大塊石料則擱置在驢車牛車上,還有許多采石人背石負(fù)重結(jié)隊而行。比起南詔紫檀楠木那些一寸一金的皇木還能以河流運(yùn)輸,石材運(yùn)輸要更加顯得笨拙。徐鳳年在要上馬出山的時候,看到一名白發(fā)蒼蒼但身材高大的年老采石匠體力不支,背后那塊長條石料猛然傾斜,老人整個人就隨著石料摔倒在碎石路外,好在老人身體猶算健壯,并沒有傷筋動骨,就勢坐在地上,有些尷尬,苦笑連連。一名披甲佩刀的陵州采石督官睜只眼閉只眼,沒有像離陽境內(nèi)那些官府狗腿那般趾高氣昂砸下鞭子,任由一名肌膚黝黑的年輕采石人偷偷停下腳步,遞給老人一壺烈酒,附近北涼士卒對此想要上前阻攔,那名副尉模樣的督官輕輕搖頭,用眼神制止了麾下士卒的上前。
只不過當(dāng)徐鳳年走近時,七八名士卒都同時按刀,虎視眈眈。這座采石場,如今不對外開放,能夠進(jìn)來的外人,都是跟官府親近且在拂水房那邊有著家世清白記錄的人物,畢竟大嶼洞天那幾座大小道觀還需要香火支撐。涼莽大戰(zhàn)已啟,祈福之人越來越多,最為富饒的陵州自然香火鼎盛,不論富人窮人,都要求一張平安符之類的,徐北枳就給陵州境內(nèi)大大小小的道觀寺廟訂立了條不成文的規(guī)矩,以往不必上繳官府的香火錢,要十里抽二三四不等,如大嶼洞天這種身處禁地的香火錢,因?yàn)槭枪俑W(wǎng)開一面,就要抽四,因此徐北枳在買米刺史之后又有了類似吃香刺史、扒皮刺史的“美譽(yù)”。還是劉姓諜子出面,那些負(fù)責(zé)采石運(yùn)送的陵州軍卒才退回去,但眼神依舊戒備警惕。
那名喝了口烈酒的采石老人抬起頭,看著眼前這個披著裘衣的英俊公子哥,也不如何怯場,大概本來就是健談的人,主動笑著說道:“這位公子是去崇山觀燒香的吧,不是老兒給崇山觀說好話,那里的姻緣簽真的很靈光,這些年老兒見了許多公子小姐許愿后都還愿來了。老兒那不像話的孫子,也是在觀里求得中上簽后,果真給老兒找了個挺好的孫媳婦。如今陵州都說,除了武當(dāng)山的簽什么都最靈,就姻緣簽來說,就要輪到崇山觀嘍。”
說到興起,極為好客的老人下意識抬起手,像要請那位公子哥喝一口,但是很快就縮回手,顯然是意識到這種二十文買上一斤的綠蟻,雖然他們這些采石人喝得精貴,可換成眼前這種世家子,哪里喝得下嘴?
徐鳳年本來都已經(jīng)要接過酒壺,可當(dāng)老人縮手后,也就只能作罷,笑著蹲下身,很快徐偃兵就從馬背上摘下一只酒壺丟過來,徐鳳年伸手接住后交給老人,“老伯,喝我的。不介意的話,都拿去好了?!?
老人也不客氣,接過那酒壺后,擰開了后使勁嗅了嗅,哈哈笑道:“都是綠蟻酒,一樣的名字,可公子的酒光是聞著就知道更值錢,老兒這輩子就喜歡喝酒,有人送酒喝,不會不收。不過往我孫子這只酒壺里倒幾口也就行了,再多也沒那臉皮要?!?
老人果真往自己酒壺里倒了幾兩酒,倒完了
_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