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過年與洛陽差不多,城中到處煙霧繚繞,各家各戶都在祭祀祖先。沒有鞭炮聲,倒不時能聽到殺豬的嘶叫。
過完年便是正始五年,甲子年,此乃干支的一個新輪回。
正月十五一過,種稻谷的水田、便可以開始犁田了。堆糞已經(jīng)強制推行,但都尉府沒能制出太多曲轅犁,鐵料不夠,大部分屯戶春耕仍舊要使用長直轅犁、甚至木犁,十分費力。
秦亮一大早便帶著幾個人,沿著沘水騎馬南下,來到了沘水之畔、靠近大別山的鐵官城,親眼再看看煉鐵的進展。
陳安等官吏出城迎接,秦亮沒有多話,徑直要求巡視鐵窯。城很小,除了陳安的屬吏、找來的匠人,便是廬江郡調(diào)過來的民屯、守衛(wèi),沒有別的居民。
半空也沒有冒黑煙,爐窯顯然還沒燒起來。
陳安引薦了個叫杜衡的屬官,說是從司州滎陽縣征辟來的人,建造爐窯就是此人負責監(jiān)工。
秦亮一邊聽杜衡介紹他監(jiān)造的幾個爐子,一邊觀察那些底部是橢圓形狀的磚土爐窯,據(jù)說這種形狀沒有火力死角。秦亮對冶金的具體技術(shù)不太了解,便沒多話。漢朝人就會建造高爐,關(guān)鍵是找到有能耐經(jīng)驗的人。
聽了一會,秦亮僅靠直覺,便覺得這個大漢好像真的會煉鐵。因為杜衡還談到了、用生鐵制作熟鐵與鋼的步驟,把鐵料燒成半熔后反復(fù)翻炒云云。秦亮聽說過這種法子。
還有杜衡建造在沘水邊的水力鼓風機,能轉(zhuǎn)起來、鼓風還很大。據(jù)說都是漢朝傳下來的工具,若是沒點經(jīng)驗的人、應(yīng)該做不出這種東西。
很快大伙把小小的鐵官城轉(zhuǎn)了一圈,眾人便到官寺中歇息。秦亮單獨與陳安走出官寺,在滿是塵土的路上走了一陣。
秦亮見陳安比在洛陽黑瘦一些了,便好道:“鐵官不歸郡守直管,我只能找季樂來幫忙。若有什么難處,卿只管明說?!?
陳安皺眉道:“只是找人不太容易,之前辟了兩個人都不行。事先說得很好,還有個祖上做過將作大匠,找過來一用,他建造的爐子第一天便燒塌了。若非如此,三四個月定然能出鐵。畢竟沿著沘水上游過去,鐵礦、石炭都是現(xiàn)成?!?
秦亮點頭道:“我看這個杜衡有點能耐?!?
陳安嘆了口氣道:“希望如此?!?
秦亮看了一眼他蓬亂的八字胡,笑道:“我記得,季樂自稱是懶人?!?
陳安雖然長著八字胡,但人中位置很平整,不算是“八”字、而是一橫(下巴沒什么胡須的、都叫八字胡),并非丁謐那種狗頭軍師的造型。
陳安露出一絲笑容,淡然道:“懶人到什么地方都能隨遇而安?!?
秦亮感慨道:“記得我剛出仕的時候,起初與那個孫謙相談甚歡,跟季樂倒沒什么話、后來慢慢才熟識。不過現(xiàn)在我與孫謙已經(jīng)沒有來往,倒與季樂情誼日增?!?
陳安忽然小聲道:“那個孫謙,似乎有點問題?!?
秦亮立刻沉聲道:“原來季樂也有察覺?”
陳安一臉詫異道:“我以為府君不知。”
秦亮思索了一會。
好久沒見過朝云了,他起初就懷疑、朝云可能是誰家的奸細。后來發(fā)現(xiàn)曹爽做事,沒那么細致警覺,他心里便曾琢磨,朝云可能是司馬家的人。
以此往下想,秦亮才覺得孫謙可能與朝云也有關(guān)系。秦亮剛被征辟到洛陽的那天,請客的人就是孫謙,朝云也在當晚出現(xiàn)。
還有白氏與朝云有來往。但秦亮倒認為白氏的嫌疑不大,畢竟當初白氏還在青州、魏明帝也在位,司馬家不太可能把觸角伸那么遠。多半朝云只是學(xué)習(xí)歌舞技藝、才認識了白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