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將軍王凌決定派出驍騎將軍王金虎,率洛陽中軍驍騎營西出增援。不過軍隊人數(shù)多,行動較慢;先出京去關中的人、是大將軍府掾?qū)偻跎?,王沈?qū)⒊鋈吻亓恋膮④姟?
王沈出發(fā)之前,見到了宗正秦朗。秦朗是衛(wèi)將軍的族兄,托王沈給帶一封書信,這點小事、王沈自然是義不容辭。
接著秘書郎鐘會又來找王沈,主動想去西線做參軍。王沈只得將此事稟報大將軍王凌,幫鐘會辦妥此事。然后兩人結(jié)伴而行,前往關中。
關中的天氣,越來越熱了。關中平原與洛陽一樣,冬天的時候挺冷,但是炎炎夏日持續(xù)的時間照樣很長。
秦亮早已不管自己親手種的那塊麥地,最近一直在布置出兵的準備工作,勘察地形、修繕駱谷段道路。駱谷中有部分路段缺乏水源,秦亮便派人去山上開挖水道、構(gòu)筑水塘,趁夏天雨水多的時候收集積水。
王沈等人來到武功縣時,外姑婆王氏也在這里。
秦亮引薦了王氏,王沈與鐘會立刻提起郭淮,聲稱明天便去長安、祭奠郭都督的靈位。
王沈見王氏神情疲憊、有氣無力的樣子,又揖拜勸道:“請王夫人節(jié)哀保重?!?
忽如其來的一句話,倒讓王氏沒回過神來,片刻后她才恍然做出悲傷的表情,以袖掩面、哽咽著道謝。婦人看起來柔弱、不如大丈夫堅強,但對生活苦難的忍耐力似乎更強,哪怕遭遇了一次又一次的艱難,仿佛在生死邊緣掙扎悲鳴,她仍然能堅持下去。
王氏的聲音道:“聽說仲明要去攻打姜維,我便過來探望他。本想今天返回長安,仲明挽留,我才準備明天回去。”
王沈道:“明日一早,仆等要去長安謁郭都督靈位,正好護送夫人?!?
幾個人寒暄一陣,便離開臺基、一起進邸閣廳堂。外姑婆王氏主動去準備午膳,遂不再參與正事。
秦亮等人來到前廳入席,王沈先轉(zhuǎn)述大將軍的話、然后又拿出了一卷竹簡書信。
原來是族兄阿蘇的信,這倒讓秦亮感到有些意外。族兄阿蘇是知兵事的人,寫信勸誡也應該是出于好意,但正因如此、才讓秦亮又仔細多想了一會。
而這個王沈,卻可能是來監(jiān)視秦亮的人。因為王沈不是第一次干這種事了。
揚州起兵的時候,王沈便受命于司馬懿,跑到壽春來傳詔、詔令晉升王凌為太尉,其實他就是來看揚州的跡象。
司馬懿敗亡之后,王沈顯然又成了王凌的人;因為王凌已是毫無爭議的并州士族領袖,王沈是太原郡人士、叔父王昶也投奔了王凌。后來馬鈞去荊州造投石機,王沈也跟著去了。
這次王沈到來,秦亮自然心里有數(shù);而且聽說三叔王金虎也要來,還要帶著驍騎營。秦亮對此的理解,是王家想確保秦亮只打漢中!而不是直接干成滅國之戰(zhàn)。
相比杜預、羊祜、秦朗等人的勸誡提醒,秦亮發(fā)現(xiàn)最看得起自己的、竟然是王家人。
不過三叔王金虎在許昌之役、伊闕關之役時曾與秦亮并肩作戰(zhàn),比起當年郭淮在伐蜀之役時的表現(xiàn)、王金虎必定可靠得多。王金虎和王沈、應該只是為了代表王家的態(tài)度。
秦亮觀察了一眼王沈,又看向跪坐在一側(cè)的鐘會。
鐘會轉(zhuǎn)頭迎著秦亮的目光,笑道:“仆是局外人,只想上戰(zhàn)陣親眼看看,秦將軍如何運籌帷幄擊敗姜維?!?
王沈發(fā)出“呃”的一個聲音,張了一下嘴,欲又止的樣子。
鐘會那句話是有點意思,他是局外人、下之意王沈便是局內(nèi)人?不過鐘會一臉笑容,說得也是輕描談寫,王沈也不好說什么。
秦亮露出笑容,用玩笑的口氣道:“士季既然做了我的參軍,便不能尸位素餐,須得出謀劃策才行?!?
鐘會在后世的名聲不太好,秦亮卻覺得、與他日常相處還可以。先前秦亮與王沈談話,氣氛比較嚴肅,這會在不經(jīng)意間,語氣便已輕松了不少。
而且鐘會說他是局外人,應該沒胡說。鐘家是潁川大族,結(jié)交的人不少,但與王家確實沒多大的關系。
鐘會拱手道:“仆可以做一些查漏補缺之事,以輔佐秦將軍?!?
秦亮毫不猶豫地對王沈說道:“士季雖年輕,卻對兵事很有見解,我相信他的才干?!?
對于鐘會的能耐,秦亮根本不需要仔細考察,史上攻滅蜀漢就有鐘會帶兵。
王沈點頭道:“將軍所極是。”
秦亮下意識地拍了一下放在木案上的竹簡,那是族兄的書信。他不禁又琢磨了一會,鐘會帶兵攻蜀的時代、與現(xiàn)在的形勢應該是不一樣的。
史上姜維已經(jīng)北伐了十來次、連年用兵,越到后面,蜀漢的情況越差。而現(xiàn)在蜀漢內(nèi)部的形勢,還沒有到難以維系的地步,此番姜維的準備、也不可同日而語!
不過事情干到現(xiàn)在,秦亮當然不能再回頭。有些東西,只是偶爾影響他的心情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