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源水之源頭,在米倉山中。河道先是向北走向,到了大沙集附近、便曲折向東,流向南鄉(xiāng)縣盆地。所以這一段河流,在圖上的形狀就像一個“廠”字。
西北方向又有一條支流,名曰大沙水,于大沙集之東、匯入馬源水。于是兩條河組成了一個彎彎曲曲的“丁”字。
姜維軍走樂城來的路,便在大沙水南岸。那條路很好走,可以通樂城、也能到南鄭;之前漢軍的糧道也是此路。
曹軍一旦進占大沙集,漢軍之前的糧道就斷了。
但南邊還有一條路,可以穿越米倉山的突起部分,沿著米倉山北麓西去。所以即便曹軍占了大沙集,問題也不大,漢軍只是換一條更加難走的糧道而已……但不能讓曹軍繼續(xù)南下,否則從南鄉(xiāng)盆地出去的路就全斷了!
到時候姜維如果想走,大概只能朝米倉山、大巴山里走。姜維手里的人馬,是漢中乃至整個漢國的主力力量;若被逼到大山里,那么漢中之戰(zhàn)還怎么打下去?
“砰砰!”姜維用指節(jié)在木案布帛上連敲了兩聲,頭也不抬地說道,“傳令各部人馬,都向這里、馬源水東岸聚集!”
張嶷的聲音道:“曹軍大股人馬已離開龍壩,分多路向西南出動。其側(cè)后翼就在我們跟前,將軍不再派兵去斷其糧道嗎?”
姜維起身踱了幾步,尋思了一陣,側(cè)目道:“那便要分兵。”
另一個部將道:“這一段河,擋不住賊軍,有多處可以涉水渡河?!?
但姜維并不是要堵住曹軍,而是要與曹軍在這片山地里對決!
他環(huán)視諸將道:“秦亮是鐵了心要與我們一戰(zhàn),那就戰(zhàn)罷!先打這一戰(zhàn),別的事都等以后再說?!?
頃刻間許多將領(lǐng)反而高興起來,堂屋里一陣熱鬧。那些不負責整體方略的武將,其實更想要痛快地干仗,并不想整天修工事、縮著避戰(zhàn)。
廖化吁出一口氣道:“這回秦亮總算是如愿了?!?
魏國降將夏侯霸好像也不喜歡龜縮,說道:“山地對漢軍有利,可以打的。”
廖化看了一眼姜維道:“我猜秦亮也很惱怒?!逼毯笏又溃骸捌鸪踵嚢椭牢臆娫谀相l(xiāng),秦亮仍然率軍進山,便是明擺著要讓出地利、欲與我軍一戰(zhàn);不料姜將軍還是避戰(zhàn)。如今秦亮不惜率眾繞行百里,簡直是怒不可遏,非要一戰(zhàn)阿!”
姜維點頭道:“只有在大戰(zhàn)中擊退曹軍,秦亮才愿意死心放手?!?
他說到這里、轉(zhuǎn)頭看了一眼司馬師,又不動聲色地說了一句:“秦亮的執(zhí)念很深?!?
司馬師卻未多。
……魏軍兵分幾路,向西南方向進軍。按照部署,大軍到了大沙集之后、便折向東南,整個行軍路線將呈現(xiàn)一個“ㄑ”狀。
上繡“秦”字裝飾著羽毛的旗幟,正在一條山溝里移動,大量步騎都在低地里行軍。但秦亮不在隊伍里,他棄馬往旁邊的山上去了。
山坡小路上,前后都能聽到“呼哧、呼哧”的聲音,又些人喘得像是拉風箱似的。不過因為卸甲比較麻煩,有些將領(lǐng)還穿著沉重的鎧甲爬山,確實很費勁。
秦亮也穿著甲、而且是兩層,里面一層鎖子甲、外面還有札甲。他也是滿頭大汗,卻還是步履均勻,看起來似乎還比較輕松、仿佛身上的鐵甲是紙糊的一樣。
眾將紛紛投來驚奇的目光。主要還是因為秦亮的皮膚顏色淺,確實沒太多勇武之氣,人們大概沒想到他的體力那么好。
不過在戰(zhàn)場上沖殺的武將,還是要身邊的部將那種身材;臂圓腰粗,看起來還有點胖,那樣的人抗打擊能力才強。秦亮這種結(jié)實略瘦的身體,單打獨斗時很靈活,卻不適應(yīng)戰(zhàn)場上的拼殺。好在他也沒打算親自上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