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上到七月中旬了,太陽出來后、空氣中的濕度仍舊很大。依山傍水的合肥新城,在遠處仿佛籠罩在依稀的煙霧之中。諸葛恪不禁勒馬細看了一會。
合肥城的規(guī)模,與它的鼎鼎大名相比、確實有點不相稱。其面朝河渠,南北長度目測不足一里,東西寬度甚至不到半里,城墻圍成了一個不規(guī)則的長方形。
但想來也不意外,畢竟此城的大名、并非因為其規(guī)格宏大,而是位置的重要、以及在此地發(fā)生過的大戰(zhàn)。
諸葛恪等人一路來到了城下,城門早已洞開,城樓上插上了吳軍的旗幟,正站著一些將士。將士們見到諸大將到來,紛紛舉起兵器,一陣歡呼。
但是周圍連個百姓都沒有,目光所及之處、還能看到大量荒地。僅是站在城上的一些吳軍士卒喊叫,確實算不上熱鬧。
諸葛恪就這樣策馬進了城門。沒有臣服的降將,沒有隆重的儀式,明明曾經(jīng)很期待、踏足合肥的這一天,卻沒想到是這樣的光景。
????????????????于是他便覺得,勝利來得似乎不夠痛快。就好像很想打噴嚏的時候,試了很多次終于強行“阿切”發(fā)出一聲,聲音卻不太洪亮!
一條寬闊的馳道深處,城中最高的建筑、便是北面的那座縣寺閣樓隱隱在望。諸葛恪眺望了一會,又回頭看城樓,遂在城門內(nèi)翻身下馬。
諸將也陸續(xù)下馬,上前拜道:“恭賀大將軍!”“大將軍擊敗曹軍,進占合肥城,大功無人可及也?!薄暗鹊浇輬髠骰爻ⅲ菹露▽⒎Q贊大將軍之功……”
“好,好,諸位皆有功勞?!敝T葛恪聽到這里,心情漸好,還禮道,“吾等上城樓看看。”
諸將剛才說得沒錯,數(shù)十年來、吳國從來沒有攻陷過合肥。這事很快就會報到建業(yè),到那時諸葛恪在朝中、名望必會大增。
而且皇帝對于合肥、似有某種執(zhí)念,或因多年前難得一次親征、在曹魏張遼手里吃過大虧。所以此役算得上是滿足了陛下的一個心愿,可慰大吳皇帝之心!
眾人來到城樓上,諸葛恪觀望著遠處的河渠水面。不管怎么樣,終于站在了何處城頭、諸葛恪等人亦是感慨良多。
情緒稍微平靜下來,諸葛恪終于忍不住、說出了在心中許久的疑惑:“曹魏于逍遙津聚集了那么多人,準備得很充分,便如很早就知道我軍要北伐似的。建業(yè)有內(nèi)奸罷?”
身邊的陸抗也道:“大將軍所極是,此番情勢、曹軍看上去是早有準備。致使我軍在逍遙津耗費了太多物資箭矢,兵峰已老,時間也拖延得太久了。若非如此,合肥城平素只有兩三千人,我軍直接兵臨合肥城下,或可徑直進入肥水、進逼壽春。”
陸抗才二十多歲,但沒人敢輕視他,因為他的父親是陸遜。
諸葛恪道:“不過逍遙津大戰(zhàn)之后,王飛梟徑直棄守了合肥城、我倒是沒想到。枉費我軍制作了那么多投石機?!?
就在這時,丁奉的聲音道:“可惜阿,王飛梟本已是手下敗將,曹魏大將軍秦亮卻沒來,讓人頗覺遺憾?!?
諸將頓時發(fā)出了一陣笑聲。
大伙都知道,吳軍能在逍遙津擊退王飛梟,主要還是靠遠勝于曹軍的兵力。不過戰(zhàn)場之上、本來就不用拘泥于公平對決,利用好兵力、氣候、地形,揚長避短,無論用什么辦法,只要能獲勝就是本事!勝了就是勝了。
城樓上也沒什么好看的了,諸葛恪遂率眾走下去,隨后去了縣寺中安頓。
諸葛恪剛找了間房屋,想休息一會,隨行而來的石苞便又求見。
兩人跪坐在幾筵旁,石苞說道:“先前大將軍猜測,建業(yè)混入了曹魏奸細。仆有辦法,可以嘗試查出誰是奸細?!?
諸葛恪立刻來了興趣,問道:“如何辦到?”
石苞欠身道:“有個叫蔡弘的人,此時還在建業(yè)。他是司馬子元的心腹,不久前來吳國相見,便是想問仆在吳國的處境。姜維于漢中大敗后,司馬子元的靠山不穩(wěn)、有意投奔吳國。”
他繼續(xù)道,“蔡弘認識曹魏校事府的細作,可以給蔡弘許諾,然后托他派人潛入洛陽,聯(lián)絡曹魏校事府的人?!?
諸葛恪聽罷大喜,頓時覺得、有時候叛跿竟然比自己人還好用!因為自己人的地位很穩(wěn)固,而叛跿還需要主動立功。
于是諸葛恪立刻決定,叫石苞追隨報捷的信使隊伍、先趕回建業(yè)與蔡弘商議,然后遣細作去洛陽。
……除了吳軍前線趕著派人回去報捷,魏軍這邊的王飛梟,也將棄守合肥的消息、趕緊急報于洛陽。
沒過多久,大魏朝廷很多人都知道了,正是大將軍秦亮下令、棄守了合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