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姬抹了一把眼淚,“哦”了一聲。那何都畢竟只是侄子,哪里比得上孫皓讓她傷心?
二弟又沉聲道:“最有嫌疑的人就是劉家,不過現(xiàn)在還不能完全確定,對何家不滿的家族不只劉家!會不會是那晚祖墳被破壞,影響了何家的運勢,災(zāi)禍真是接連不斷!父兄趕回去,主要也是為了盡快重修祖墳?!?
何姬道:“哦?!?
二弟見狀,小聲地好勸道:“辦完了喪事,大姐便回何家罷,阿父會把姐安排得明明白白?!?
何姬剛才一臉無神,聽到這里立刻有了反應(yīng),眼睛里竟然露出了深深的恐懼絕望,幾乎毫不猶豫地搖頭道:“還有張妃生的孫俊兄妹二人,張妃去世后,他們認我為母了,我還得撫養(yǎng)他們?!?
她咬了一下子嘴唇,忍不住又提醒了一句:“其實即使何家能重新得勢,江東這些仇恨何家的家族,照樣不會改變態(tài)度。”
二弟沉默片刻,說道:“又不是親生的,不是還有鄧夫人嗎?現(xiàn)在吳國主才是孫氏主家,會稽王(孫休)靠朱公主可能也不錯,故太子府這邊沒有什么前程了。阿父不會讓大姐留在孫家,若是大姐實在見不到晉帝,見別人也行?!?
何姬大急,忙拼命搖頭道:“我不是不孝,但我已經(jīng)嫁人了,繼母也是母親!再說張妃的妹妹,現(xiàn)在還住在朱公主府上,我還有機會的!”
二弟的語氣終于松動道:“陸幼節(jié)的前妻?”
何姬這才含淚點頭道:“文侯(張昭謚)家沒什么人了,但畢竟曾是吳國位高權(quán)重的大人物,很多人都愿意看文侯的情面、善待張夫人。”
二弟這才沒有再多說,便留在孫家?guī)兔Α?
不過大事還得孫家的人來支持。很快原會稽王孫休、便來到故太子府處理家務(wù),還帶著他的丈母、同時也是三姐的朱公主。
吳室內(nèi)部的各種事務(wù),按理最終裁決者、仍該是退位的孫祿(孫亮改名),畢竟吳國是以孫祿的名義獻降表、代表朝廷君臣向晉軍投降!但孫祿也才十歲多,他根本不具備處理大事的能力、此時還被看管在晉軍中軍,以前都是全公主、大將軍孫峻幫他行使權(quán)力;而孫峻已被夷族,全公主自身難保。也只有同為王夫人兒子的孫休出面,他畢竟年近弱冠,已經(jīng)算是成年人。孫休的丈母朱公主回到建業(yè)之后、威望漸高,大家也要聽朱公主的意見。
這事最后并不會怎么樣,那孫謙才不到十歲,都是孫家的孩子、還能讓他償命?孫休決定責(zé)打?qū)O謙,連同其母彭氏一起受刑。
沒想到喪子的何姬,反而開口為彭氏母子求情!眾人意外之余、皆稱其賢,孫休遂看在何姬的情面上,下令減少了鞭數(shù)。
如果何姬是正妃,正室為妾生子求情、倒是理所當(dāng)然的事,因為正室是所有妾生子的主母;諸子不想身份形同奴仆,便會主動認主母為母親,加上孝道的規(guī)矩,別人生的孩子也是正室的依靠!譬如張妃在時,妾室們生的孩子便是越多越好,為了防止孩子夭折財產(chǎn)被宗親窺欲、保衛(wèi)自家的生存資源,張妃應(yīng)該不會有多少嫉妒不滿。
但何姬同樣是妾,不過是收養(yǎng)了張妃的子女!雖說人死不能復(fù)生,但何姬沒有因傷心憤怒、而立刻生出報復(fù)心,實屬不易……乃因何姬也自身難保,目前根本顧不上恨,先討好孫家眾人、在故太子這邊保有一席之地再說!
她二弟說得對,張妃的子女又不是她親生的,搞不好孫家擔(dān)心孫謙會被人挵死、何姬就不是張妃子女的養(yǎng)母了!沒生兒子的鄧夫人、便是競爭孩兒們的對手,鄧氏在吳國覆滅之后、至今仍未回娘家。
吳國故太子府在治喪、不過死者又不是吳國主,每天都有人死,晉軍中軍這邊當(dāng)然不理會。大家已經(jīng)開始籌備宴席,便是兩天后的慶功宴。駐扎在建業(yè)附近的晉軍人數(shù)超過十萬,要將士們都吃上酒肉同賀、需籌集大量物資,慶功宴才不得已延后到現(xiàn)在。
小虎來到晉軍中軍行轅時,秦亮主動問起孫皓之死,也只是因為、歷史上孫皓才是東吳最后一任皇帝,讓他有額外關(guān)注。否則孫家那么多人,死了個十歲多的少年、秦亮根本不會問。
_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