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說青泥嶺庵的主持源自峨眉山出家。但她到了秦嶺這邊遠未將佛學(xué)發(fā)揚光大,可能也有她研習(xí)佛學(xué)不精之故,不然怎會和派系不明的道家人交好?作為出身峨眉山的弟子,如今這種事簡直是大忌。
峨眉山最初道教道宮比較多,漢末、東晉時,佛教把峨眉山作為普賢菩薩的道場,很快就將道教排擠?,F(xiàn)在峨眉山的道觀仍然存在,卻與佛家矛盾較多。
京娘的弟子當然不管這些,她們號稱道教,實則有點不倫不類。青泥嶺庵主持卻應(yīng)該注意這些事,不過現(xiàn)在她似乎也不想理會了;庵廟已經(jīng)瀕臨倒閉,或許她覺得讓一幫婦人不餓死才最重要。
現(xiàn)在兩個尼姑正為了還女道士京娘的人情,不遠數(shù)百里來到散關(guān)。然后便卷進了俗事,被要求敘述青泥嶺的地勢、氣候等情況。
郭紹雖然心里對神鬼等未知之物有敬畏之心,卻不信仰任何宗教,更不管她們是尼姑還是道姑,只要有用就利用之。他一門心思只顧著立軍功,等著娶符家二妹。
按照尼姑們的敘述,青泥嶺的位置其實很好,正在“陳倉道”上,不過是蜀道北段最難行的地段;位于固鎮(zhèn)以南四十里。
蜀道先沿嘉陵江延伸,到了鳳州之后要渡過江水險急的嘉陵江比較麻煩;所以改道向西,經(jīng)固鎮(zhèn)、后過青泥嶺。青泥嶺這地方山高雨多,道路難行,實則是最險要的地方,發(fā)生過多次大戰(zhàn);不僅難以攻取,連無事時走路翻山也困難。
郭紹聽了尼姑講述得艱難,心道青泥嶺在固鎮(zhèn)南邊,不屬于這次奪取秦、鳳的戰(zhàn)役目標。心下便暗自松了口氣。
一行婦人沿蜀道北來,還探明了威武城北面的軍寨,一共八處。這個情報對郭紹十分有用。
……前期派出去的兩股人馬已經(jīng)返回,郭紹與諸將議定回鳳翔。但離開之前,他決定鞏固青泥嶺庵、唐倉鎮(zhèn)老羅家兩處落腳點,建立據(jù)點。
這是一個簡單的“情報系統(tǒng)”,總站設(shè)在蜀道的端點陳倉,租借了一棟民宅了事,由羅彥環(huán)和兩個親兵暫時留守。下設(shè)兩個據(jù)點,一個就是青泥嶺庵,讓京娘的手下裝作佛門俗家弟子留守;另一個唐倉鎮(zhèn),不再由壯實的親兵駐守,而由李處耘家的兩個奴仆偽裝商販,和羅老頭勾連一氣。李處耘的奴仆一看就不是軍人,反而更容易一些。
大伙兒第一次見識派遣奸細原來可以這么干;之前武將們要打探軍情,要么問來往的販夫走卒,要么派斥候臨時去摸情況。潛伏、臥底這等事在軍隊中著實鮮為人知……因此郭紹才只能自己安排。此事倒是容易,舍得花錢供養(yǎng)就能維持這種簡單組織;只要報酬合理,愿意冒這點風(fēng)險的人到處都是。
路上,左攸在楊彪等人面前忍不住稱贊郭紹:“主公善用人,不論是道姑女尼,還是走卒家奴,都能派上用場。我又想起了武訖鎮(zhèn)那一仗,主公能迅速把不成建制的傷卒、甚至老弱婦孺整頓成一支頗具戰(zhàn)力的人馬,不禁叫人贊嘆?!?
羅猛子卻不以為然道:“上回向?qū)④娺€說,大哥最擅長的是把握時機,不然兄弟幾個在河?xùn)|戰(zhàn)陣上都死了,還有史彥超也活不成!”
……
剛回鳳翔驛館,郭紹發(fā)現(xiàn)木樓上的窗戶里有人在看自己?;蛟S是因為練箭術(shù)形成的本能反應(yīng),對于視野比較開闊處的制高點,他都額外注意,所以一下子就發(fā)現(xiàn)了躲在窗戶后面的李家小娘。
然后左右的人都順著郭紹的目光抬頭看。他是一行人的帶頭大哥,自然一一行都比較容易讓隨行的人關(guān)注。不過這時人們沒看到任何東西,只見到一扇窗戶,竹簾還在輕輕晃動。
一如在邠州李府的廳堂上眾人的驀然回顧,沒人看到她。李家娘子的動作總是那么快。
李家娘子的心思,別說郭紹這個當事人,瞎子都看出來了。郭紹卻只能裝傻……如果不是符皇后給他承諾,他倒覺得李家娘子也不錯。
然后大伙兒各自回房,京娘和郭紹一起走,剛走上木樓梯,就撞見了李氏。李氏站在面前,低著頭臉蛋紅撲撲的,郭紹和京娘都是一愣。郭紹忙拱手執(zhí)禮,打聲招呼。
李氏輕輕說道:“在邠州郭都使給我穿的袍服,我已經(jīng)洗干凈了,這便送還給你?!?
郭紹看了一眼,她空著手,并沒有拿東西。心道:還東西真是一個順理成章見面的好借口,這一招在后世現(xiàn)代還在用啊。不過李氏做得似乎有點生澀,既然還東西,連東西都不拿。郭紹一時間有種在談戀愛一般的錯覺,不過腦子卻還清醒:古代的戀愛絕不是隨隨便便能談的。
只不過是還一件東西,她的臉刻意精心裝扮過;衣服也是新的,上身淺紅的絲綢料子,窄袖短襦,有根花綢帶,這時候稱之為披帛;裙子顏色稍深,碎花花紋如同石榴,形成層次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