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榮道:“壽州治所遷到下蔡,讓李谷判壽州府事?!?
……
郭紹帶著京娘、楊氏和一眾親兵先行離開揚州,北上趕往壽州。先沒有回到壽州附近的駐軍中,而是去了一趟下蔡,把京娘等人安頓好。因為李谷在下蔡主持壽州事,這里又是后方,因此郭紹也沒急著讓京娘和楊氏回京。
不料就在這時,二弟楊彪找著到下蔡鎮(zhèn)來了。說是符彥卿家的人到壽州找郭紹,楊彪這才把人帶到下蔡。郭紹忙叫人請進來見面。
來了三個人,不過另外兩個牽著馬和院子里的親兵說話,顯然是隨從。只有一個中年人一臉微笑地向客廳門口走來。
此人是個文人,不僅穿著巾袍,投足之間和武夫也大不相同。他上前做了一個十分周正的作揖:“在下覃良,奉命前來拜訪郭將軍。在下是河北衛(wèi)王家的人,是個教書匠,哈哈……叨擾之處還請郭將軍多多海涵。”
“覃先生,里面請坐?!惫B也一臉笑容道,“能見到衛(wèi)王家的人,郭某榮幸之至啊。”
覃良號稱是符彥卿家的……郭紹不辨真假,他倒是見過符彥卿,身邊的人卻不認識。不過且聽這人說什么,就大概猜得出真假了,多半也不會假;誰沒事打符彥卿的幌子來見一個周軍將領干甚,符家又不能干涉淮南的軍務。
倆人完全不認識、不了解對方,更沒有共同話題,但在客廳入座后居然一唱一和寒暄了不少廢話。這文人說起話來彎彎繞繞,確實沒武將干脆。
“恭喜郭將軍壽州大捷,此戰(zhàn)當真聞名天下,郭將軍必成我大周又一名將。”
郭紹道:“哪里哪里,全憑官家統(tǒng)率有方?!?
說了半天,覃良才從袖袋里掏出一封書信遞上來:“衛(wèi)王這次派在下來,主要為了送請?zhí)?。衛(wèi)王去年在晉陽之役時與郭將軍就認識,但當時軍務繁雜、未得與郭將軍多,實乃平生之憾事。希望淮南戰(zhàn)事結束之后,郭將軍能賞光到河北衛(wèi)王府一見,衛(wèi)王欲與郭將軍再敘敘往事。”
郭紹也不講究,當著他的面就瞧了一眼,信封密封處居然蓋有符彥卿的燒漆印,然后就拆開來看??戳撕靡粫翰抛x通書信的內(nèi)容。
覃良又問:“郭將軍以前在衛(wèi)王府從過軍?”
郭紹笑了笑:“幾年前是衛(wèi)王府上的侍衛(wèi)兵。”
覃良嘆道:“幾年光陰即成大器,郭將軍真乃有為之士……冒昧一問,不知郭將軍祖籍何處,父母可在?”
郭紹“唉”了一聲,說道:“幼時家在兗州鄉(xiāng)下,本是殷實人家。當年家鄉(xiāng)大旱又遭蝗災顆粒無收,方圓數(shù)百里大亂、盜賊群起,族人及同鄉(xiāng)多出門逃荒。郭家又遭山匪劫掠,先父率眾抵抗被戮、先妣早年已去,我只身逃出來到了兗州城。后被衛(wèi)王相救,遂從軍在府上效命以報救命之恩?!?
他倒是沒撒謊,說的都是記憶里的東西。
覃良聽罷一番感嘆,又同情了幾句。郭紹倒不需要同情,因為他說這些事的時候幾乎沒什么感覺,就像是在說別人的故事。
“郭將軍今非昔比,還從沒和哪家定過親?”覃良試探道。
郭紹微微皺眉,皇后不是不讓我娶妻么,她沒告訴你們?郭紹只好肯定地說道:“父母不在,無人做主,至今還未娶妻?!?
覃良的嘴角露出笑意,點頭道:“大丈夫先報國,后成家,不晚不晚。倒不用著急的……在下所,不知郭將軍是否知其中之意?”
郭紹忙點頭道:“我懂……”
覃良聽罷十分高興,又好意地小聲提醒道:“此番淮南之戰(zhàn)尚未結束……郭將軍已不必急于立功,求穩(wěn)才是上策?!?
倆人頓時相談甚歡,話也不用明說,一番眉來眼去簡直是一拍即合。郭紹遂留覃良夜宿在住處,晚上叫人準備了酒菜作陪了一頓,然后趕緊把左攸找來,讓他寫一封感謝衛(wèi)王邀請的回信,照著抄了一遍。_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