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紹率部班師回朝。
“禁軍大獲全勝,李重進被逼下跪,軍中|將士高呼萬歲,郭都點檢立刻回避了……”昝居潤在樞密院敘說著隨軍的所見所聞。
王樸親筆記錄,又問了整個行軍作戰(zhàn)過程。他幞頭下面的鬢發(fā)已經(jīng)花白,一雙小眼睛卻額外明亮,閃著屬于年輕人一般的好奇和興致勃勃的光輝。
特別對虎賁軍步營的作戰(zhàn)方式十分關注,步軍抵進之后才以弓箭齊射,一些戰(zhàn)術(shù)從未聽過。
王樸見魏仁溥正不動聲色看自己的書寫,便轉(zhuǎn)頭笑道:“在老夫看來,郭紹將是這些年最有趣的人?!?
……
次日,金祥殿大朝。
“咚咚咚!”厚重的鼓聲開場,鼓聲減緩,和鐘聲交替組成了十分緩慢而富有節(jié)奏的主聲;大殿側(cè)面的百人樂工敲響了懸掛在巨大架子上的各種形狀樂器。宏大的宮廷之樂頓時讓寬闊的大殿籠罩在莊嚴肅穆的氣氛之中。
郭紹和史彥超、楊彪解下兵器后,跨步進入大殿,東京文武百官紛紛轉(zhuǎn)頭看來。此時太后和天子還沒到場,眾人紛紛作揖見禮:“恭喜郭大帥大獲全勝!”“賀喜賀喜……”
郭紹抱拳與眾官員打招呼,一臉微笑,十分謙和。反倒是一旁的史彥超得意洋洋。
不多時,宦官喊道:“太后,皇上駕到!”
郭紹等人到東側(cè)入列,他站了這邊最前面的位置。跟著大殿上的一百多文武大臣跪伏在地,高呼道:“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宦官跪著把頭戴冕疏的皇帝扶上龍椅,符金盞在旁邊的簾子后入座,說道:“眾卿平身?!贝蠡飪河趾埃骸爸x太后恩?!?
這時郭紹便走上前,把天下兵馬大元帥的大印雙手呈上,叩拜道:“臣奉召討逆,十五日內(nèi)在晉州、北漢境接連破李繼勛李重進叛軍十萬人,俘李重進歸朝,終于不負太后之重托。今朝回師交還兵權(quán)?!?
楊士良下來接印。簾子后的符金盞說道:“郭都點檢所向披靡,哀家心甚寬慰。爾等勞苦功高,來人,賞郭紹、史彥超、楊彪、董遵誨、羅猛子錦袍、銀帶、銀鞍以示嘉獎。今日在金祥殿設宴,為諸將慶功。郭都點檢請起?!?
郭紹叩謝,站了起來,轉(zhuǎn)身面對眾臣道:“我曾說過,以后將為大周、東京的捍衛(wèi)者。今日觀之,往日之何如?若是叫那叛軍打進東京來,世道大亂,諸位之富貴不能保也?!?
眾人頓時議論紛紛。
郭紹又向上位抱拳道:“臣忠于太后,以東京為家鄉(xiāng),自會以捍衛(wèi)朝廷為己任,肝腦涂地在所不辭。臣在軍中,常有‘婦人之仁’的誹議,臣卻不以為意;以仁義之心、鏟除不臣之人,方為捍衛(wèi)者之道。今天下戰(zhàn)亂久苦,人心思安,禁軍當順應民心,才可與天下人同心同德,輔佐太后開創(chuàng)盛世?!?
符金盞高興地贊道:“郭都點檢真乃朝廷肱骨之臣?!?
眾人紛紛側(cè)目,目光里對郭紹示好。在這等亂世,又能打、又會保護他們的富貴,對在場的人都有好處,大伙兒當然能看郭紹順眼。
郭紹說完退到隊列里,對面的文官都紛紛向他點頭致意。
就在這時,后面一個文官出列拜道:“臣南唐國使節(jié)有事啟奏。”
宦官楊士良回頭看簾子里的符金盞,然后便道:“上前來?!?
使節(jié)走上前,先行叩拜之禮,然后雙手奉上國書,大聲道:“我國主(李弘驥)賀大周皇帝禁軍平叛大捷,欲獻上錢財一百二十萬貫為賀禮。請旨大周皇帝承認國主之位、送還國主六弟,兩國結(jié)君臣之好;若朝廷恩準,我國主將在年底前將財物運往東京。”
這時宰相范質(zhì)出列道:“太后,禁軍二萬人建立大功回朝,理應行賞;若人均賞錢二十貫,也需錢四十萬貫錢。皇上登基后又開恩免去部分災荒的稅賦;而用度卻未分毫減少,禁軍十幾萬人的兵餉、養(yǎng)馬的耗費,中樞財政十分勉強。若南唐國進獻一百二十萬貫,則明年朝廷可減緩稅賦緊缺?!?
符金盞收了國書,隨口說道:“此事哀家與大臣們商議后再答復南唐使節(jié)?!?
……大朝上人太多,朝堂上的事兒毫無保密性可,很快李煜通過在東京結(jié)交的客省使官員、便知道了李弘驥再度上書的事。
李煜和周憲在東京已經(jīng)住了兩個多月,著實是度日如年。
周憲寬慰了他一陣:“范質(zhì)雖然是宰相,但他說了不算,郭將軍攜平叛之威,在朝里說話更有分量。夫君勿要太過憂慮?!?
倆人說了一通話,見天色已晚,周憲便去房中沐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