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一早,三個人繼續(xù)出門辦事,朱高煦和杜千蕊依舊留在宅邸。
在京師不止一個兩個人認識朱高煦,除了宗室與勛貴,兩年前在那府邸上、看守過世子等人的將士奴仆,也見過朱高煦多次。朱高煦到了京師,便盡量避免在人多的地方露面。
每天都有要緊的事辦,但在這種關(guān)頭,因為很少出門,他反而整天都無事可做。除了思索,便只能等待。
他又看見昨日那小尼姑在寺廟的院子里忙活,她可能就住在寺廟西邊。朱高煦本來對她沒甚么興趣,但周圍沒啥能看的東西,不知怎地就時常在關(guān)注那小尼姑在做什么。
小尼姑一會兒在掃院子,一會兒在洗一大堆衣裳。有時看不到她的身影,但很快又會出現(xiàn)在朱高煦的視線內(nèi)。
他還真沒有如此長時間地觀察過一個人、做那么多無趣的瑣事,若非要待在這僻靜閣樓上,他也不會去觀察一個毫無瓜葛的尼姑。
今天那小尼姑又在被欺凌,這似乎是寺廟尼姑們的日?;顒?。小尼在洗衣裳時挨了一腳,手被鞋子碾了一下,慘叫的聲音連這邊的朱高煦也聽見了。
那小尼也是夠悲慘,她越是和寺廟里有權(quán)勢的人抗爭,越是被欺凌得更慘。不多時,朱高煦見她跑出了寺廟西邊的小門,以為她要在外面找個地方哭,然而并沒有。
她提著個桶出來,又把一盆衣服端到外面,將盆里的衣服放進桶里,竟然又洗起衣裳來,好像剛才在寺廟內(nèi)沒有發(fā)生過任何事。
距離有點遠,朱高煦始終沒太看清那小尼姑的相貌,但從她的身影和舉止看來,應(yīng)該長得還不錯,何況皮膚在太陽下白得耀眼,他估摸著小尼在寺廟里肯定是長相出眾的人。
但完全不知道她年紀輕輕為何要出家為尼,還挑了個經(jīng)常被欺負的寺廟。
鄭和等人中午沒回來,朱高煦與杜千蕊二人吃午飯,飯菜自然也是杜千蕊做的。昨晚那只黃貓又來了,望著飯桌叫喚了幾聲……昨晚并沒有喂它,它聞到氣味又跑了進來,十分執(zhí)著。這院子的圍墻、甚至房屋門窗根本攔不住貓,就算關(guān)上門窗,它也能從瓦頂上鉆進來。
及至下午,朱高煦正呆在閣樓上,一面思索一面觀察外面的光景。這時便見那小尼從寺廟院子走了出來,她手里沒拿東西,沿著山坡上的一條小路往下走。
沒多久,便聽得小尼喚道:“小黃貓,咪咪……”她一邊喚,一邊東張西望。
朱高煦馬上便想起,吃飯的時候見到的那只黃貓,似乎是雞鳴寺養(yǎng)的!他回頭看時,那只貓正好在木樓梯上張望,卻不知聽到小尼喚它沒有,反正是完全沒有理會的意思,它只對朱高煦桌子上的點心十分有興趣。
朱高煦也沒多想,便拿起一塊點心,彎下腰放在地上,也喚了一聲:“小黃貓……”
那貓兒慢慢走過來,“喵”地叫了一聲,便撲到點心上來。朱高煦彎著腰,眼疾手快,伸手按住了那貓兒,它掙扎一番,拿爪子撓了幾下,但朱高煦馬上便換了一只手按住了它的脖子。
朱高煦將貓抱起來,站起身看窗外的光景,一時間沒找到那小尼姑的身影。過得片刻,便見她已經(jīng)走到山腰上那條賣香燭的街上了。
抱著貓猶豫了片刻,朱高煦便走下樓閣,拿了一頂大帽戴上,與杜千蕊打了聲招呼:“我出去一炷香工夫,很快就回來。”
杜千蕊點頭回應(yīng)一聲,看了一眼他懷里的貓。
朱高煦出門便是一條小巷,周圍的墻壁上布滿了青苔,地面是陳舊的石板。天氣晴朗,路倒是好走。巷子里一個人都沒有,兩旁圍墻里的樹木遮擋了陽光,在路上感覺更加幽靜。他從昨天進來的路,沿著巷子走,轉(zhuǎn)了兩次方向,便走到了巷子口。
巷子口外面,便是那條賣香燭的長街。朱高煦沒走出去,壓低了大帽遮住臉,抱著貓站在那里等著。從小尼走路的快慢和到這里的路程判斷,此時她應(yīng)該還沒走到這邊巷子口上。
果然沒等一會兒,便見她走過來了?!斑鳌秉S貓叫了一聲,小尼馬上便轉(zhuǎn)頭看到了朱高煦懷里的貓,她站了片刻,便向這邊走過來。
朱高煦頓時愣在那里,差點沒讓懷里的貓跑掉!
在這陳舊的街巷里,鋪面里堆放著死氣沉沉的香燭,煙灰彌漫在空中,朱高煦仿佛看見雜亂的角落里、吹開了塵封的灰塵,一顆明媚的珍珠正在腐木之中。
簡直不敢相信,這地方會出現(xiàn)一個如此美艷的尼姑。哪怕她穿著僧袍,光著頭,依然破壞不了她臉上唇紅齒白的鮮艷純粹的顏色。西垂的陽光透過古舊的長街,落在她的臉上,如緞的皮膚泛著流光,十分有光澤。她容貌與四周的景象格格不入。
朱高煦根本感受不到青燈古佛的消沉古樸,小尼青春生動、靈氣襲人,忽讓這春天的景色也美妙了幾分。_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