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軍在冰天雪地的草原跋涉,走了將近兩個月。從十月中旬一直到臘月初,軍中的糧秣已經(jīng)消耗殆盡,二十余萬人精疲力盡。
這時前方傳來了一陣陣歡呼聲,無數(shù)人聽到了動靜、都在張望。人們在朦朧的風雪中,終于看到了遠處隱約的城樓影子。
“開平衛(wèi)!”呼喊聲中,夾雜著一個地名。
隨著軍隊逐漸靠近城池,便見留守倉庫的官軍、衛(wèi)所將士都迎接到了城外,敲鑼打鼓,好不熱鬧!白茫茫的荒野上,今日就像過節(jié)了一般。
開平衛(wèi)有倉庫,囤積有糧食。糧倉立刻被打開,各營將士進城后領(lǐng)了糧食,城中各處升起了炊煙。馬肉吃到想吐的明軍將士們,終于得到了補給。
遠近的將士們興高采烈地唱起了歌謠,到處都是笑聲。
大軍一到開平衛(wèi),往南直到隘口關(guān)(張家口),還有兩個倉庫;再往后,北征軍將士在大明朝境內(nèi),將可以從各州縣官府得到充足的糧食??嗳兆涌偹愕搅祟^……
不顧天氣嚴寒,朱高煦在團龍服外面裹了一件毛皮大衣,走上了開平衛(wèi)破舊的北城樓。他眺望著北邊走過的方向,一時間、心頭竟有種百感交集的感受。
但回望城中的炊煙繚繞,他也暗自松了一口氣。不管怎樣,此次北征已算順利完成。
這時文官侯海走上了城樓,送來了一疊奏章和卷宗,都是最近幾個月、從京師送來北方的東西。
有司官員派人將這些公文送到開平衛(wèi)之后,沒有追到皇帝的人馬;此地往北已無驛道官鋪,許多公文便放在了這里。直到現(xiàn)在,朱高煦才拿到奏章。
朱高煦走進城樓,在椅子上坐下來,隨手翻看著,大多都是內(nèi)閣的政務(wù)卷宗。里面還有兩封信,郭薇與皇宮后妃寫的書信。
過了一會兒,朱高煦發(fā)現(xiàn)守御司南署錢巽的一份奏章。他翻開大致看了一遍,馬上被吸引了注意,立刻又細看起來……守御司南署制作出了有效射程八十步的火銃!
錢巽的奏章中敘述,南署得到每年兩億錢(二十萬貫)的撥款之后,在京師朝陽門大校場南邊的秦淮河岸,修建了堤壩和南署鐵廠。他們召集大量工匠,嘗試制作朱高煦提出的長管火|銃;這份奏章、便是稟報鐵廠制作火銃的成效。
以前朱高煦多次說過,要增加銅火銃的威力,須得加長銃管。
(朱高煦的說法有他的道理,因為按照他初中學到的加速度原理:鉛丸得到火|藥的推力形成出|膛速度,不僅與火|藥推力大小有關(guān),而且與推力加速的時間成正比。加速時間越長,鉛彈的出膛初速度越快;所以要加長銃管,以增加鉛丸的受力時間。)
錢巽等官吏似乎并不懂這樣的原理,不過是奉旨行事。
從奏章里寫的內(nèi)容看,鐵廠工匠想了很多辦法。先是無數(shù)工匠仍用銅鑄銃身、然后鉚接,但沒能做成;后來南署工匠又用熟鐵鍛裹、鉆磨,反復嘗試,這才做出了更長的火銃。
鐵廠新造的火銃,可在八十步外、擊
穿木板!這已經(jīng)與弓箭的射程不相上下,手|銃能打那么遠,在以前不敢想象……
就在這時,齊泰也走上了城樓,在外面作揖道:“臣拜見圣上?!?
朱高煦站了起來,走到齊泰跟前,將錢巽的奏章遞了過去:“齊部堂看看這份奏章。”兵部尚書齊泰忙躬身雙手接住,說道:“臣領(lǐng)旨?!?
過了一會兒,齊泰的聲音道:“錢右使之意,新制手持火|銃、威力遠大于開山銃,可與弓箭相比?”
朱高煦壓抑著激動,說道:“是這么回事,朕的錢沒白花?!?
齊泰忙抱拳道:“圣上力排眾議,不顧戶部夏部堂等人的反對,資助錢右使,方得此利器。圣上英明,臣敬佩之至!”
朱高煦點頭道:“此物可改變戰(zhàn)爭方式。從此之后,朕不會再輕易北征韃靼了?!?
齊泰聽到這里有點吃驚,不過很快便沉住氣道:“戶部尚書夏部堂等,若能聽到圣上此,必定會非常高興。”
朱高煦干笑了一聲。他隨后便收住了笑容,沉聲說道:“朕登基以來,細看了先帝留下的方略。先帝早有北征打算,意圖以武力進攻,逼迫蒙|古人向大明朝廷臣服納貢,一勞永逸解決北方邊患。
然朕經(jīng)過此次北征,覺得先帝的方略難以完成。韃靼、瓦刺諸部首領(lǐng),都信了真|主(穆|斯|林),且毫無臣服之意;本雅里失汗的王帳被消滅,也未有半點議和、受封的動靜。咱們大明這么打下去,或許能在本朝削弱蒙古諸部,叫他們失去南侵的實力,卻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齊泰點了點頭,沉思著。
朱高煦又道:“所以朕認為,還得重新部署北方的防線。朝廷應(yīng)經(jīng)營河套、遼東,修建衛(wèi)所城、堡,形成完整的防線,方能保障北方各地的長治久安?!?
他說罷拍了一下齊泰遞還的奏章,說道:“有了新火銃,再加漢王炮,朕便能在河套、遼東全線修筑棱堡。因數(shù)百人便能守住一個棱堡,所以完善整個防線、必能變?yōu)楝F(xiàn)實?!?
齊泰一臉疑惑,問道:“臣不知,何為‘棱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