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臚寺、禮部等官署,以及內(nèi)宮諸監(jiān),布置了兩位妃嬪冊封典禮。兩場典禮各持續(xù)了小半天。
在冊封莊妃李賢惠的過程中,她與朱高煦好像沒甚么關(guān)系一樣,各自在不同的地方做著繁復(fù)的禮儀。
期間朱高煦只見到李賢惠一面,便是她來朝拜道謝的時候。她穿著盛裝禮服、離得有點遠(yuǎn),朱高煦連她的人也沒看清楚,幸好之前就見過了。
而冊封沈?qū)氬埃霈F(xiàn)了不愉快的聲音。那個曾被活|埋了七天七夜不死的給事中陳諤,上書對沈氏(寶妍)的生父身份提出異議。于是朱高煦下旨,追贈沈?qū)氬耐龈笧殄\衣衛(wèi)指揮僉事。
三月下旬,因有新封的妃嬪,朱高煦便決定、這兩天不遵守輪流侍寢的規(guī)矩,先召莊妃侍寢。
旁晚時分,朱高煦沐浴更衣,換了一件尋常的袍服,在乾清宮十分期待地等著李賢惠。
沒過多久李賢惠在一群宮人的護送下,來到了朱高煦的寢宮。朱高煦一看之下,竟然愣了片刻才回過神來。
李賢惠穿的是一種深衣。深衣在秦漢最常見,袖子很大、上衣下裳連在一起,裙子在下擺處只露出很短的一段。李賢惠身上那套深衣,是深青色打底、拼鑲了很寬的紅色衣邊。首飾很少,她柔順的秀發(fā)沒有盤起,稍稍遮住了飽滿的額頭兩側(cè)。
這身打扮倒讓她別有一番溫柔風(fēng)情。卻讓朱高煦有一種好像“又穿越了一次”的錯覺,因為她的打扮、與明朝的衣裳格格不入。想來朝|鮮國的貴族服飾,與明朝極為相似,就算她穿的是朝|鮮國衣裳、也不該讓朱高煦覺得稀奇才對。
“臣妾叩見圣上。”李賢惠緩緩地叩拜執(zhí)禮。
朱高煦瞧著她,琢磨了一會兒??粗禽^寬的衣邊,他這才被提醒了,忽然想起李賢惠穿的是一種漢人的禮服,叫褖衣;屬于燕居時的貴婦服飾。
大明皇宮里的妃嬪幾乎不穿這種衣裳了,因為燕居之時連皇后也穿得比較隨意,甚至可以自己設(shè)計款式。但全靠照搬大明禮制的朝|鮮國,似乎并不是所有人都了解這些變革。而李賢惠在皇宮里、好像還比較拘謹(jǐn),甚么都小心翼翼的,嚴(yán)格遵守著禮制。
朱高煦把她扶了起來,看著她那緊張而羞澀的表情,他頓時便興致盎然。他徑直一揮手道,“都出去罷?!?
“是?!睂m女宦官們一起作禮,紛紛退出了寢宮。
“臣妾服侍圣上寬衣。”李賢惠顫聲道。她以為朱高煦屏退侍從,是一種暗示。
朱高煦聽罷,也沒反對,將錯就錯直入主題。她的動作十分輕柔細(xì)致,緩緩將朱高煦的袍服脫去,只剩下白紗褻衣。朱高煦沉下心來,坐到了大明朝規(guī)格最大的大床上。
李賢惠站在他的面前,當(dāng)著他的面開始慢慢地寬衣解帶,綬帶、發(fā)簪、袍服一樣一樣地去除,整齊地擺放在旁邊的柜子上。
她的動作很溫柔、講究,臉上的神情卻十分豐富有趣。同樣接受著儒家男女大防禮教的經(jīng)歷,可現(xiàn)在又得名正順地做這種事,前后顯然充滿著矛盾;加上初次的羞意本
性,都在她的神態(tài)舉止、眼神中微妙地展現(xiàn)出來了。
朱高煦看到了她顫抖的睫毛,她的眼神閃爍,好像很想看他、又不好意思看的模樣。她展開交領(lǐng)衣襟時,作態(tài)糾纏而扭捏,手很用力地捏著衣襟,但是動作卻又慢又輕。
在此時緩慢而細(xì)致的過程中,偶然之間朱高煦有點走神。
他想起了在征安南國時的一次經(jīng)歷。當(dāng)時有一個投降的胡氏政|權(quán)大將,名叫阮公瑰,這個人部署的防務(wù)非?;奶疲€在府中養(yǎng)了幾百個小妾。明軍開進阮公瑰防守的州城,自然就俘獲了他的大群女人。那么多人,來歷和姿色也是參差不齊。朱高煦挑選時,發(fā)現(xiàn)有些不知來歷的土人女子明明長得不錯,穿得還十分暴|露大方,但他就是沒有興趣,也不知道緣故。
現(xiàn)在朱高煦算是明白了,那些女子缺的是一種雕琢的氣質(zhì),以及藏在衣裳下面的微妙心理。女子穿甚么樣的衣裳,都會脫掉;他卻有點執(zhí)著于“脫甚么樣的衣裳”,十分奇怪的心思。
而李賢惠輕緩的動作,也讓朱高煦從急不可耐的心情中、稍許耐心下來了。他似乎受了她的影響,今夜將更加細(xì)心地慢慢品味她的一切。
……次日早朝,君臣在奉天門外門內(nèi),重復(fù)著重復(fù)了無數(shù)次的禮儀。朱高煦已經(jīng)開始對這些過場,感到厭倦。好在他還有期待,便是今晚那個十七八歲的莊嬪沈?qū)氬?
起初朱高煦參加這些禮儀,會有新鮮感和滿足感,因為禮儀上皇帝總是被畢恭畢敬跪拜的人。不過次數(shù)太多了,難免會讓他煩躁,有時候要折騰小半天,但除了裝模作樣的表演,實際上甚么事也沒干。
早朝進行到第二階段,重要的大臣進入奉天門議政,朱高煦坐在寶座上,稱之為“御門聽政”。但是這樣的場合,一般不解決任何實際問題。
就像今天早上,有個大臣稟奏,某縣發(fā)生了地震。然而諸官員重點議論的角度,是當(dāng)?shù)氐拈L官禮儀不到位、道德修養(yǎng)不夠;解決辦法,大意是命令那個知縣加強自我修養(yǎng)。
朱高煦聽得是一臉發(fā)懵,可他又能理解這一切。只消回憶一下,前幾天用朱高煦的名義寫的殿試策問題目,再想想題目里面那些思想和論,一切便真相大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