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后,《茂林日報》在頭版刊發(fā)了記者采寫的專題,標題為《改革時代的弄潮兒——記滄?;蕪S廠長高逸平》。
文章中寫道,高逸平作為一名運動前的大學生,20年扎根在一個小氮肥廠,從普通技術員成長成為一廠之長。他思想正確、眼界開闊、關愛職工、重視人才。
在他的領導下,滄?;蕪S在技術進步和管理創(chuàng)新上屢創(chuàng)佳績,先后推出了在國內(nèi)領先的銨改尿新方案、稀土觸媒以及企業(yè)標準化管理方案,后者還借鑒了國際最新的企業(yè)管理理念,具備與國際接軌的水平。
文章還頗為春秋筆法地介紹了滄?;蕪S面臨的經(jīng)營困境,將其描述為因設備老化而不可避免出現(xiàn)的困難,而高逸平則是迎難而上、力挽狂瀾的英雄。
稀土觸媒的銷售也成了高逸平的一項政績,記者居然還考證出來,說由于稀土觸媒的熱銷,滄塘縣氧化鈰廠和鋼鐵廠也獲得了豐厚的收益,由此可見高逸平有全縣一盤棋的博大胸懷。
“在外面套條內(nèi)褲,我爸就可以去拯救世界了。”
在家里吃飯的時候,高凡這樣調(diào)侃著老爹。那一期《茂林日報》就放在客廳的茶幾上,高逸平和冉玉瑛兩口子反復翻看,紙頁都已經(jīng)快被揉爛了。
“什么內(nèi)褲?”冉玉瑛詫異道。
“就是超人,一部美國電影里的人物,經(jīng)常拯救世界的?!备叻舱f道。他也不擔心自己的解釋會穿幫,經(jīng)過前一段時間的調(diào)教,便宜老爸和便宜老媽現(xiàn)在對他都已經(jīng)有了莫名的崇拜,他說啥就是啥,爸媽輕易是不敢懷疑他的。
冉玉瑛對超人沒啥興趣,她轉頭對高逸平說:“這個記者也真是的,這么長的一篇報道,里面一個字都沒提小凡,連裘國梁都蹭了個名字,他憑什么呀?!?
高逸平說:“這件事,是我和小凡商量過的。記者是徐廳長安排來的,主要是為了給我造勢,警告一下縣里那幾個想打化肥廠主意的人。如果里面提到小凡,反而給人落了把柄。
“至于說老裘,他畢竟是管生產(chǎn)的副廠長,也是廠里的老人,徹底不提他也不合適。
“前兩天,老裘已經(jīng)跟我談過了,說他全力支持我繼續(xù)當化肥廠的廠長,不管縣里哪位領導下來說話,他都會站在我一邊。這不是挺好的嗎?”
“這個老裘也是識時務者啊。”高凡插話道。
“你也叫老裘!”高逸平斥了一句,臉上卻帶著笑,說道:“你還是得叫他裘伯伯,你小時候,他對你還是不錯的?!?
“這么說,現(xiàn)在縣里不敢動你了?”冉玉瑛問。
高逸平說:“也不是不敢動,而是縣里幾個領導有理由幫我說話了。省報都說我是改革弄潮兒,縣里還合適找其他人來替代我嗎?”
高凡笑道:“文章是好文章,可這個標題,實在是俗透了。”
“現(xiàn)在不就時興這樣說嗎?”高逸平說。
冉玉瑛的關注點卻依然在高逸平的職務上,她問道:“那是不是如果化工部確定咱們廠作為試點廠,你還會是廠長?!?
“原則上說,是這樣吧。”
“我聽人說,如果化工部給咱們廠投了資,咱們廠最少也得升格成省屬企業(yè),那時候廠子是不是就要升成縣處級了?那到時候,你到縣里去開會,也能坐主席臺了吧?”
“坐主席臺有什么好的,坐在上面,想打個瞌睡都會被人看見。”
“……”
高凡無語。人說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老爹成天嘲諷老娘愛虛榮、喜歡吹牛,輪到他自己頭上,那股凡爾賽的味道一點也不差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