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鴉山,有客到訪。
一男一女,女子是最新登榜武夫十人的宗師,幽州琵琶峰古艷歌。
林江仙的四位親傳弟子,兩止境兩山巔。
大弟子,趙鶴沖。如今鴉山真正管事的,就是這位成名已久的止境武夫。
二徒弟,戚花間,被山上尊稱一聲戚夫人,是一位體態(tài)豐腴、極有韻味的女子,她也是止境。
汝州朱某人和至交好友陸掌教,就分別稱贊戚夫人是腴媚與冷艷。
此外還有宗學(xué)佺,與小弟子宋鉞,如今都是很年輕的山巔境武夫。
外界傳聞,大弟子趙鶴沖之所以沒有登榜武評,是因為林師曾經(jīng)事先提醒兵解山一句,若是自己的大徒弟登榜,兵解山武夫以后就都不用登榜了。當然這種說法,未經(jīng)證實,也無從考證。
關(guān)鍵林江仙就只收了這么四個徒弟,結(jié)果人人成材,而且都成為了武學(xué)巨擘。
要說玄都觀的上任觀主元禾,道號清源,此人收徒一事的資質(zhì),確實讓人羨慕不來,
但是元禾的嫡傳弟子,在王孫、孫懷中這七人之前,先前還有幾撥親傳,陸陸續(xù)續(xù)加在一起,也有將近二十人。
而林江仙只是在短短一甲子之內(nèi),就收四位武學(xué)奇才。
故而有人笑,要是林師收徒弟再勤快一點,那個兵解山就要哭窮了,或者一州收一個嫡傳弟子,他們先與林師學(xué)拳二三十年,然后就返回家鄉(xiāng)建立鴉山分舵,一個不小心,就會是那天下武運,半在鴉山的格局。
這是共識。
只是這種話,不能亂說,大家心知肚明就可以了。
訪客之一的古艷歌,她正在與鴉山宋鉞問拳一場,其實她們差了一境,問拳也是宋鉞主動提出來的。
兩位女子武學(xué)宗師,一場關(guān)起門來的問拳切磋。
當然不是那種打生打死,點到即止。
帶著古艷歌來這邊做客的一位山上前輩,此刻盤腿坐在蒲團上,青年容貌,極為俊美,手捻一把折扇,點頭贊嘆道:女子宗師,打起架來,就是好看,確實賞心悅目。
道士修行靠己,靠心神開悟,一竅開來百竅開,靠悟。
武夫登高,真就靠一個勤勤懇懇的腳踏實地了,靠苦。
好友林師在不在鴉山,對朱某人來說是半點不重要的,只要戚夫人和宋姑娘在,就足夠了,有一個就不白來,兩個都在就是賺。
鴉山這邊,林師的四位嫡傳弟子,連同小弟子宋鉞在內(nèi),兩男兩女,都很出彩。
古艷歌出拳輕靈,宋鉞拳意厚重,朱某人看得目不轉(zhuǎn)睛,她們在演武場上的每一次腰肢擰轉(zhuǎn),每一次身形輾轉(zhuǎn)騰挪,都是美景。
大修士眼力又好,兩位女子每次搭上手,那種如水漣漪、起伏不定的風景,尤其動人心魄。
在她們默契同時換一口純粹真氣的間隙。
他終于舍得轉(zhuǎn)頭與戚夫人說道:我這趟出遠門,路過青神王朝,雅相不在那邊,白藕對林師,還是很仰慕的。
畢竟天下美景再多,也無非是分成兩派,動若流水靜若山,戚夫人只是坐在那里,曲線玲瓏,峰巒起伏,美不勝收。
面對朱某人的沒話找話,戚夫人只是點點頭,不搭話。
對方廢話再多一點,她就要使出殺手锏了,只需喊這位道士的真名即可。
百年一評的天下十人,由永州仙杖派,住持這份榜單的評選事宜,也有跟風的,但是都無法服眾。至于甲子一次的武評,則由仙杖派的近鄰兵解山負責。其中百年一評的天下十人,前五都好說,之后幾個,以入選修士的道心,也無所謂名次高低,甚至即便是落榜了,歷史上從無任何風波,可往往就在第十人的評選上邊,最容易引起外界爭論,所以仙杖派就用了個取巧的辦法,經(jīng)常在第十的尾巴上邊,評選出幾個候補人選,人數(shù)不等,多則五人,少則兩三個,一般來說,只要這個第十一,有足夠的說服力,山上的口水架就打得小。
結(jié)果約莫千年以來,就多出個毫無懸念的拖油瓶,這位道士來自汝州。
相傳每次榜單新鮮出爐,道士都會去一趟玄都觀喝酒,一見面就是各說辛苦互訴衷腸。
一個天下第五,一個第十一,而且孫觀主還是天下道門劍仙一脈的魁首,這位道士剛好也是一位劍修。
也就虧得這位大修士好說話,脾氣好,道號茫茫多,本命飛劍名為斗彩,是一位劍修卻幾乎從無遞劍事跡的山巔修士,屬于散仙之流的野逸高士,徒弟也收,卻并無開山立派。
但是曾經(jīng)編撰幾本極有不務(wù)正業(yè)嫌疑的專著,專門闡述渡船與御劍的學(xué)術(shù)門道,書里邊都是些讓術(shù)家之外練氣士滿頭霧水的生僻術(shù)語,比如什么小半徑轉(zhuǎn)彎,大小迎角,中軸線,云層氣流分布流速……
修士名字古怪,就叫朱某人。
他給自己取的道號極多,不下二十個,當然白玉京那邊不認就是了。閑云野鶴一般的道士,生平喜歡游歷各州,而且不是那種長久不挪窩的常駐,會在一州版圖,待上短則一甲子、多則百年光陰,在當?shù)厥杖?shù)量不等的嫡傳弟子,先看自己的眼緣,才來看對方的資質(zhì)。而且他每次都會隱姓埋名,更換道號,每一個嶄新道號,都極為仙氣縹緲。
其實朱某人,就只是個自稱,因為他的本名,一直被人喊得不多,以至于如今的年輕修士,都誤以為他就叫這個名字,真實姓名,無從問起。
汝州第一人,是山下武夫林江仙,沒有任何懸念。
早年的天下十人,白玉京三位掌教,就已經(jīng)占掉了三個名額,而青冥天下卻有十四州,就只能爭奪剩余的七個名額,好巧不巧,平攤下來,剛好就是兩州分一人。
汝州因為有個林師的緣故,使得原本身為汝州山上第一人的朱某人,愈發(fā)黯然失色。好在朱某人從不計較這種事,并且不是那種無可奈何的認命,而是他當真不好這點虛名。朱某人是汝州第二大王朝的皇室成員,卻與赤金王朝的開國皇帝和現(xiàn)任君主都是朋友,還是鴉山的不記名客卿,更是與林江仙一見投緣的摯友。恐怕這也是汝州最近兩百年來,如此風平浪靜的一個重要原因。兩個最大的王朝都相安無事,山上山下也是和和氣氣的。
朱某人與林江仙不是一個路數(shù)的美男子,這位打架從來沒贏過一場、以全輸戰(zhàn)績著稱于世的飛升境大修士,相貌偏陰柔,俊美無雙,一雙丹鳳眸子,好似天生眉目含情。
林江仙青衫身形飄落在演武場邊緣,古艷歌和宋鉞幾乎同時停拳。
林江仙說道:這種問拳沒有任何裨益,練個套路把式而已,接下來古艷歌不必壓境,宋鉞也別藏私了,問拳不是鬧著玩。
朱某人撫掌笑道:對頭。
宗師問拳,不說受點傷什么的,但要說打了場架,稍微有點衣衫不整,這里露出一點,那邊無法完全遮掩,總歸是合情合理的。
趙鶴沖和戚夫人就要起身給師父讓出位置,林江仙擺擺手,只是隨意坐在朱某人身邊。
朱某人笑道:林師難得不在鴉山待著。
林江仙一笑置之。
朱某人自認有兩個最要好的朋友,赤金王朝的林師,青神王朝的雅相,一個是遠親不如近鄰,一個是氣味相投,各領(lǐng)風雅風一千年。
想要取個前人從來不曾用過、又不落俗套的道號,今人是吃了大虧的,其實很難,非常難。
不得不承認一點,白玉京既管得嚴、又管得寬,尤其是還有那個道老二的存在,使得青冥天下的太平歲月,尤其是山下諸國的穩(wěn)定,別說蠻荒天下,就連浩然天下和西方佛國,都無法跟青冥天下相提并論。
天下十四州,世俗王朝和大小國家,幾乎所有的大仗,都是在抓緊時間,在白玉京二掌教余斗即將卸任掌教的尾聲,就開始謀劃,布局,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然后在陸沉執(zhí)掌白玉京那一百年內(nèi)動的手,等到大掌教接管白玉京,基本上該打的仗也打完了,剛好可以休養(yǎng)生息,偶有邊境沖突,一國分合,也會在最后幾年,按兵不動,雙方達成默契,只因為余斗即將重新掌管白玉京了。
歷史上也有一些殺紅了眼的大王朝,不管不顧,無一例外,都會有來自白玉京的一盆涼水當頭澆下。
所謂涼水,可能是一場氣勢磅礴的術(shù)法暴雨,當然也可能是紫氣樓的一場劍雨。
只有山巔修士,才知道白玉京某個隱蔽的深遠用意,五城十二樓,尤其是余斗這一脈,是要在一定程度上,制約那個兵家的蓬勃發(fā)展。
不管怎么說,既然總體上還是天下太平的,白玉京訂立的規(guī)矩又重,那么稱得上閑云野鶴的練氣士,自然而然就多了,修道之余,諸事可做,大有可為。
反正不用太過勾心斗角,在詩詞曲賦琴棋書畫邊耗費光陰,靜極思動了,大可以云游天下,在山下留下一連串的志怪傳奇和仙跡美談。
比如朱某人其中有個道號叫綠萍,初聽不覺如何雅致,結(jié)果有了那句自覺此心無一事,小魚跳出綠萍中,便一下子覺得意思大不相同了。
便有不少修士恍然大悟,原來學(xué)道之人,懂點詩詞歌賦,多看幾本雜書,當真有用。
朱某人在山上仙府,山下江湖,紅顏知己都很多。
還有一件事,白玉京三掌教,始終覺得自己跟朱某人是極好的朋友。
但是朱某人,這么多年一直在跟白玉京陸掌教竭力撇清關(guān)系,幾乎逢人就說,我跟陸掌教真心不熟,認識而已,朋友一說都做不得準,就更別提什么摯友了……結(jié)果適得其反,他越解釋越是一筆糊涂賬,朱某人就差沒有被逼得去通過山水邸報昭告天下,自己根本不認識陸沉了。
這還真不是朱某人矯情,實在是那位陸掌教的名聲……只說一點,玄都觀對外宣稱,但凡只要是陸掌教的好友,就一定是我們玄都觀的貴客。
朱某人笑瞇瞇道:裴杯的大弟子馬癯仙,前不久已經(jīng)跌境了。
林江仙也只當是聽了個趣事。
這就像一個手頭極為寬裕、家底深不可測的成年人,聽說隔壁鄰居家的某某孩子出息了,掙著了錢,置辦了家業(yè),或是跟人在外邊打架、鼻青臉腫回家了。
自然是聽過就算。
一旁的大弟子趙客疑惑道:前輩是怎么得到的消息
朱某人微笑道:這就別管了,山人自有妙計。
青冥天下的修士,想要獲悉別座天下的人事,一般來說就只有三種途徑,一種是通過白玉京頒發(fā)的山水邸報,偶爾會提及別座天下的一些大事。五城十二樓,各有各的風格特色,相較而,南華城、神霄城比較偏重浩然天下那邊的消息,隸屬于余斗一脈的城、樓,更側(cè)重蠻荒。
比如以前曾經(jīng)與劍氣長城相銜接的倒懸山,就是一個極好的消息來源,白玉京會挑選出一些相對緊要的消息,告知天下。
再就是通過類似玄都觀孫懷中那種跨越天下的遠游,重返家鄉(xiāng),順便帶回某些內(nèi)幕。但是如今青冥天下的山巔修士,到底有幾個飛升境,身在異鄉(xiāng),一直是個謎??峙鲁税子窬┤徽平?誰都不敢說心里有數(shù)。
最后一種,相對隱蔽,而且限制極多,就是白玉京掌教三脈道統(tǒng),建造在浩然天下的下宗,那位見一面各脈掌教比登天還難的道門天君們,各自通過祖師堂敬香,至多順帶提及幾句不犯禁、不逾越規(guī)矩的浩然事。
但是幾乎所有浩然天君、道門高門,在這件事上,都會極其小心謹慎,不敢泄露太多秘密。
再者,一旦泄露出某些被儒家視為禁忌的秘事,真當中土文廟那邊不會追究嗎
已經(jīng)從青冥天下返鄉(xiāng)的亞圣,蘇子,柳七和曹組,這幾位,還都只是已經(jīng)水落石出的浩然修士。
歷史上,不是沒有那種道教宗門,因此在浩然天下悄然沉寂下去,這還是文廟故意給白玉京留點面子了。
只說那位亞圣,剛剛進入文廟沒幾年,就曾經(jīng)代替文廟,親自問責流霞洲一座隸屬于白玉京余斗一脈的宗門道觀,亞圣到了山門口那邊,根本就沒廢話半句,拆掉匾額,再去祖師堂,喊來所有祖師堂里邊有座椅的道士,具體聊了什么,外人不得而知,反正使得偌大一座香火鼎盛的道門巨觀,一夜之間淪為被迫封山的禁地。
據(jù)說等到白玉京接引道觀整座譜牒道士去往青冥天下之前,不許他們以道士身份下山,下山的唯一途徑,就是主動脫離道籍,不再是道士,至于是淪為山澤野修,還是另投別門,都隨意,文廟這邊都不會再管。當然,要是誰有臉試圖先脫離道籍,打小算盤,想著有朝一日,再來恢復(fù)白玉京一脈的道牒,文廟那邊也不攔著。
只是以這一脈祖師爺余斗的脾氣,道士敢做這種事,下場可想而知。
結(jié)果這座徹底斷絕香火的道觀,至今還是個道士只出不進的狀態(tài),從最初的八百余授箓道士,變成如今的不足三十人,還在苦苦堅持。
有個只在山巔私下議論的小道消息,道老二不是沒有考慮,打算在收回那方天底下最大山字印的倒懸山之外,再將此山道觀一并收回白玉京,但是這就需要與浩然文廟那邊打交道了。
然后沒了匾額的道觀山腳那邊,就出現(xiàn)了某位文廟陪祀圣賢,而且最為驚人的,這位在人間久未露面的文廟圣賢,不但是至圣先師的嫡傳弟子,并且是最為器重的弟子之一。
不過這種肯定屬于無據(jù)可查、也無法驗證真假的密事,就只能是當個酒桌上的下酒菜了。
不用有半點懷疑,最早肯定是從孫道長那邊傳出來的消息。
要是誰去與孫道長考證什么,又肯定是那么一句了。莫要瞎說,貧道從不背地里說人是非,亂嚼舌頭。
宗學(xué)佺毫不掩飾自己的幸災(zāi)樂禍,嘿嘿笑道:那馬癯仙是咋個跌境的總不會是走路崴腳吧
浩然天下中土神洲,被譽為女子武神的裴杯,四個弟子,馬癯仙,竇粉霞,廖青靄,再加上曹慈。
至于在這中間,記名與親傳弟子的區(qū)分,不管是裴杯自己是怎么算的,反正外界都將他們師徒視為拳法一脈。
四位純粹武夫,就是一止境,一山巔圓滿,兩遠游瓶頸。
如果沒有大的意外,除了曹慈,其余三人既然是圓滿或瓶頸,說不定花不了幾年功夫,就會是兩止境,兩山巔了。
如此一來,林師教出來的兩止境兩山巔,難免略遜一籌,畢竟裴杯弟子當中,還有那個曹慈。
朱某人語重心長勸說道:宗老弟,你這個笑聲滲人的壞習(xí)慣,能改就改了,一般只有書上的反派人物,才會這么笑。
戚花間嫣然笑道:前輩就別賣關(guān)子了。
佳人有求,朱某人立即微笑道:是被那個陳隱官找上門,至于具體緣由,外界不得而知,反正就是問拳一場,打得馬癯仙毫無還手之力。嗯,就跟你們師父打同境武夫差不多。
可惜這場架,打得比較隱蔽,名氣不夠大。陳隱官沒有大肆宣揚,馬癯仙當然更不會聊這個。既然當事雙方都不說,外界當然全靠猜。
下一場青白之爭,白藕在內(nèi),你們好像都看好曹慈,我就不一樣。
宗學(xué)佺酸溜溜道:戚師姐就成天念叨那個曹慈,哪哪都好。我還真就不信了,天底下真有這種武技、品德、風范舉止全無瑕的完人
攏共才三同門,結(jié)果師姐師妹她們倆都看好曹慈,小師妹還好,是以純粹武夫看武夫的拳,戚師姐倒好,她就看臉。
在那文廟功德林,兩個同齡人,有過一場眾目睽睽之下的青白之爭。
在青冥天下這邊,雖說都是道聽途說,但是山腰有山腰的看法,山巔有山巔的見解。在山巔,又分成了兩撥,各執(zhí)己見,有大修士覺得曹慈會一騎絕塵,與身后陳平安拉開一大段武道距離,也有少部分大修士覺得陳平安有機會后來者居上,趕超曹慈,更早躋身十一境。
朱某人丟了個眼神給宗學(xué)佺,咱哥倆口味是一樣的。
宗學(xué)佺咧嘴一笑,白牙森森。
朱某人有很多奇思妙語,廣為流傳。
比如有人,見那心儀仙子嫁為人婦,難免扼腕嘆息,可惜嫁人了。朱某人便安慰一句,嫁了人,不是更好
還有什么類似一打二,沒輸過之類的葷話,更是一籮筐。
朱某人當然次次都會否認,不,我絕對沒有說過這種話。
宗學(xué)佺瞥了眼朱某人,忍不住聚音成線,與戚花間密語道:師姐,悠著點,這家伙一肚子壞水,打你主意不是一天兩天了,他又是個提起褲腰帶就翻臉的主,紅顏知己一大堆,數(shù)都數(shù)不過來。
朱某人神色微變,我把你當自家好兄弟,你把兄弟當成投名狀!
一場勝負無懸念的問拳。
古艷歌位列武評天下十人之一,不壓境,打個還是山巔境的宋鉞,若是還有懸念就怪了。
師父發(fā)話了,宋鉞不敢有人任何保留,將鴉山秘傳拳法,還有自身所悟拳招,一一施展出來。
可惜與古艷歌還是有很明顯的差距,技不如人的宋鉞,最終被古艷歌一拳砸在心口,身形倒滑出去數(shù)丈,生性要強的宋鉞強提起一口純粹真氣,一腳踩地,搖搖欲墜,宋鉞想要抱拳還禮,霎時間七竅流血,竟是一個字都說不出口,想要抬臂都難。
戚夫人氣笑道:這妮子,輸都輸了,還逞什么強,真不怕落下后遺癥!
趙鶴沖說道:還有半拳。
站在演武場中央,英姿勃發(fā)的古艷歌深呼吸一口氣,伸手將身后麻花辮繞在身前。
剎那之間,宋鉞癱軟在地。
原來遺留在宋鉞體內(nèi)的武夫真氣,在幾條關(guān)鍵經(jīng)絡(luò)內(nèi)驟然沖撞起來,使得宋鉞當場暈厥過去。
宗學(xué)佺有些心驚,這是不是意味著古艷歌的拳只要沾了身,被問拳的武夫體內(nèi)就埋下了隱患
古艷歌要是痛下殺手,師妹身軀豈不是跟爆竹一樣
朱某人的思路總是跟常人不太一樣,看著那條懸掛著古艷歌身前的麻花辮,就如一條溪澗流淌在對峙雙峰間。
這就是古艷歌的拳法獨到之處了,她祖上世代是仵作胥吏出身,她繼承家學(xué)之外,只要哪里有戰(zhàn)場,她就往哪里跑。古艷歌還擅長內(nèi)觀法,年紀不大,就將人體筋骨經(jīng)絡(luò)細分出山脈、水系,氣府作湖泊,分別命名,自成體系。所以在朱某人看來,這才是真正走出自家路數(shù)的武學(xué)宗師,至于同在榜上的兵解山宗師齊觀、于勍,更多是靠師承和天賦,與琵琶峰古艷歌的差距,不在那一兩個名次,而在武學(xué)道路的高遠,更在對武學(xué)的研究深度。
古艷歌抱拳道:多有得罪。
按照朱某人的說法,林師最講究禮數(shù)和公道,你不辭辛苦跨越數(shù)州之地,趕來鴉山給宋鉞教拳一場,他這個當師父的,就肯定會還禮。
林江仙微笑道:接下來這場問拳,換個方法。古艷歌跟戚花間聯(lián)手,趙鶴沖和宗學(xué)佺聯(lián)手,倒下一個就算輸。
四人當中,只有宗學(xué)佺是山巔境武夫。
所以古艷歌微微皺眉。
竟然不是自己跟宗學(xué)佺聯(lián)手
這是不是說趙鶴沖的拳法,比自己更高
朱某人拍掌而笑,好好好,真是百年難遇的武學(xué)盛況。
戚夫人站起身,瞬間判若兩人。
她一手虛握拳頭,輕輕擰轉(zhuǎn)五指關(guān)節(jié)。
趙鶴沖神色如常,先與師父抱拳致敬,然后緩步走向演武場。
宗學(xué)佺雙手十指交錯,轉(zhuǎn)動脖子,笑瞇瞇道:戚師姐,機會難得,事先說好了,拳打腳踢,打哪里都成,就是別打子孫根!
戚夫人微笑道:好說。師弟的喜酒,總歸是要喝的。
她先將倒地不起的師妹宋鉞喊醒,其實就是一拳震散古艷歌的拳意余韻,再雙指并攏,在宋鉞身上各處敲打一番,將那些如琴弦散落師妹身體各處的細密拳意驅(qū)逐到某些不重要的山脈水流,接下來如何處置這些作亂的亂臣賊子,就得靠宋鉞自己去調(diào)理氣息了。
宋鉞臉色雪白,踉踉蹌蹌走回原位,朱某人趕忙打圓場道:宋姑娘其實輸?shù)貌欢?尤其是你自創(chuàng)的那幾個拳招,只是輸在了境界……
宋鉞置若罔聞。
林江仙看了眼小弟子。
宋鉞立即與朱某人抱拳致禮。
林江仙說道:先用心看拳。之后養(yǎng)傷的時候,多想想,弄清楚到底輸在哪里,自己想不明白的地方,就去跟古艷歌請教,三天之后,你再與趙鶴沖問拳一場,身份互換,你來模仿古艷歌的拳招。
宋鉞乖巧道:師父,曉得了。
朱某人羨慕不已,自己就收不到這么懂事的弟子。
宋鉞最大的學(xué)武資質(zhì),就在偷。
如果說得好聽一點,就是模仿其他宗師的招式甚至是拳意。
林江仙說道:下山之前,我曾讓你分別留心三種人,不曾學(xué)拳的凡俗夫子,剛剛學(xué)拳的煉體境外門弟子,拳法小成的煉氣境武夫,有無心得
宋鉞心虛道:師父,看過了,很仔細看了,就是沒有琢磨出什么門道。
林江仙說道:凡俗夫子,整個人的身軀,肌肉僵硬,用拳法宗師的內(nèi)行話說,就是行走之時屬于‘硬撐’,因為俗子‘氣濁’,分不開清濁,故而氣息混沌一團,初學(xué)拳法的煉體境,再到煉氣境,濁氣轉(zhuǎn)清,日趨柔和,這與練氣士追求長生不朽,求個‘輕身’飛舉,有異曲同工之妙。
何謂家學(xué),口傳心授這就是了。
見宋姑娘越聽越迷糊,朱某人最見不得好看女子受委屈,只得主動開口提醒道:同理可得,林師真正希望你記住的感覺,是方才被古艷歌藏在你身上的半拳‘砸中’后的……癱軟過程。這種近乎極致的體態(tài)舒展,哪怕是被迫的,武夫如果能夠?qū)⑵錅蚀_捕獲,然后不斷模仿,在跟人問拳之外,整個人都處于這種近乎天然的玄妙狀態(tài),就是一份不為人知的裨益,類似練氣士的返璞歸真,恐怕這也是古艷歌給你教拳的最大用意所在。
林江仙點點頭。
朱某人擰動手中折扇,宋姑娘,此外還要留心林師所謂的‘混沌一團’,這可是一個大學(xué)問,大境界,至于具體學(xué)問所在,朱某人畢竟不是純粹武夫,說不上來,只知道林師指點拳法,從來都是有的放矢。
宋鉞一邊仔細觀摩演武場那邊的問拳過程,一邊還得認真聆聽師尊教誨以及朱某人的提點。
演武場,四位當之無愧的天之驕子,武學(xué)宗師。
接下來他們這場比較罕見的問拳,其實就是趙鶴沖護著宗學(xué)佺,古艷歌與戚夫人,既是同境宗師,又是多年好友,配合無間。
在幽州占據(jù)一座琵琶峰卻不開山立派的古艷歌,天下武道第八人,比兵解山的于勍高一個名次,真實年齡未知。
她與林江仙的二弟子戚花間,緣于一場江湖偶遇,她們是多年的閨中好友了,戚夫人每次出門遠游,都會專程去一趟琵琶峰。
趙鶴沖覺得朱前輩之所以會來鴉山做客,就是幫著古艷歌牽線搭橋,來與師父請教拳法,順便也能瞧見二師妹和小師妹。
戚花間是一名捉刀客,與那青神王朝的武夫戚鼓一樣的武學(xué)路數(shù),簡單來說,就是拳走極端,專殺練氣士。
所以經(jīng)常有人調(diào)侃戚鼓,你是不是那位戚夫人的遠房親戚。戚鼓也就跟著附和一句,我倒是想抱她的大腿啊。
好看的女子和好看的女子,如果走在一起,多半是減法。
可如果是加法,那就說明這兩位好看女子,才是真的好看。
演武場上,可憐宗學(xué)佺叫苦不迭,根本記不清楚挨了戚師姐幾記手刀,那種滋味,就跟被人用刀子慢慢攪動筋肉一般。
再加上大師兄趙鶴沖時不時朝他身上來上一拳,好幫助宗學(xué)佺及時打散古艷歌的暗藏拳意。
朱某人點評道:宗老弟可以啊,看著就像是一打三,一位山巔境,竟能單挑三位止境,傳出去也是一樁美談。
趙鶴沖伸手按住宗學(xué)佺的腦袋一側(cè),后者瞬間橫飛出去,趙鶴沖則與戚花間互換一拳,再被古艷歌以雙指作古怪劍訣,戳中趙鶴沖的頸部的水突穴,算是幫助宗學(xué)佺擋災(zāi)了。此穴頗為關(guān)鍵,在武學(xué)一道稱之為水天地,被譽為小天門,寓意地部真氣如水上涌蒸騰氣化行于天,在此天地接壤,作開闔機關(guān),只是趙鶴沖不知用了什么拳法秘術(shù),竟然好似能夠分出一條雄壯的純粹真氣,瞬間就將如先煮沸再凍冰的氣血異象給強行壓制下去,真氣道路復(fù)歸通暢。
方才與戚花間互換一拳,至于被她拳罡擦中的手臂四瀆穴,趙鶴沖稍稍咬緊牙關(guān),作為回禮,不退反進,身形前移驟然加速,一肘打中后撤的戚花間的側(cè)臉,打得這位二師妹腦袋一晃蕩,戚花間的眼珠子瞬間布滿血絲,額頭青筋暴起。所幸這一下沒白挨,古艷歌依舊是雙指并攏作劍指狀,出手極快,先后在趙鶴沖后背的神道、靈臺、至陽三處,從上往下,依次敲擊,聲勢之大,宛如道觀敲鐘……
局外人宗學(xué)佺頭皮發(fā)麻,古艷歌真下得去手!換成自己挨了這幾下指點,不得直接跌境
其實真正一挑三的,是趙鶴沖才對,因為按照林師的規(guī)矩,師弟宗學(xué)佺就是個累贅,只會讓趙鶴出拳沖束手束腳。
趙鶴沖當然可以賭,賭古艷歌或是戚花間打趴下宗學(xué)佺之前,他更早更快打倒一位,但問題是她們都是止境武夫,且心有靈犀,雙方配合無比默契,尤其是身為捉刀客的戚師妹,體魄堅韌,異于常人,就算是趙鶴沖都不敢說自己的體魄就一定比戚花間更穩(wěn)固。
當然最重要的原因,還是這場切磋,就真的只是切磋。
最終結(jié)果,就是趙鶴沖被古艷歌和戚花間聯(lián)手打倒在地,輸是輸了,卻也沒什么狼狽,趙鶴沖氣息依舊沉穩(wěn),伸手輕拍地面,飄然起身站定。
反而是宗學(xué)佺只覺得整個人都快散架了。
林江仙點頭道:可以了。
四人各自返回座位,古艷歌伸手輕輕握住垂掛身前的麻花辮,調(diào)整呼吸。
她看了眼趙鶴沖,不愧是林師首徒。
戚花間伸手整理鬢角發(fā)絲和衣衫,方才趙師兄有幾拳,當真有點不念同門之誼了。
宗學(xué)佺呲牙咧嘴,一世英名毀于一旦,估計接下來一整年都要被宋師妹調(diào)侃解悶。
宋鉞眼神熠熠光彩,浩然天下那場青白之爭,可惜不能親眼見到這場巔峰問拳。
關(guān)于那個曹慈的傳聞,她早就聽得耳朵起繭子了。
再加上那個名聲鵲起的年輕隱官,這下好了,可以當對手的同齡人,又多出一個。
也不算對手了,就是她這輩子必須要超過的對象,畢竟聽說他們都已經(jīng)躋身止境歸真一層。
她實在無法想象,與自己年齡相仿的兩位武夫,境界能夠如此之高,拳法如此氣象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