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在线播放无码精品果冻不卡_亚洲精品天堂中文高潮_国产婬荡交换乱婬毛片_亚洲成人精品在线观看不卡

繁體版 簡體版
百川小說網(wǎng) > 劍來陳平安 > 第942章 少年過河

第942章 少年過河

高冕灌了一口酒,不管如何,只要敢在一線峰鬧事,成與不成,無所謂,我都要朝此人豎起大拇指,是條漢子。

一處山上酒局,皆是早早約好,故人重逢于此。

到了正陽山的不同山頭,各自撇下師門長輩,然后趕來赴會喝酒,其中韓靖靈身為一國君主,所以能夠在這座峰上,有個單獨宅子。

除了早已是石毫國皇帝的韓靖靈,擔任兵部尚書數(shù)年之久的黃鶴,還有有劉志茂大弟子的田湖君,以及她的兩位師弟,秦傕和晁轍,此外還有黃鸝島島主的師弟呂采桑,昵稱圓圓的鼓鳴島少島主元袁,還有那個范彥,曾經(jīng)所有人眼中的傻子,如今的池水城之主。

所以除了那個顧璨,其實所有人都到齊了。

最終眾人所談之事,自然都是圍繞著曾經(jīng)將他們拉攏在一起的顧璨,這位白帝城鄭居中的嫡傳弟子。

只是所有人,都有意無意繞開了另外一人,那個在青峽島當賬房先生的青衫外鄉(xiāng)客。

仙人韓俏色,與琉璃閣柳道醇的師侄,小白帝傅噤的師弟……

顧璨這個混世魔王,在離開書簡湖后,好似鯉魚跳龍門,一步登天了,況且傳聞顧璨自身已經(jīng)是玉璞境的山巔修士,在中土神洲都有了那個狂徒的名號……

關(guān)于顧璨的一樁樁一件件,都是今夜極能佐酒下菜的談資。

可能除了別有一份心思的田湖君,其余所有人,都覺得能夠在書簡湖認識顧璨,與有榮焉。

酒席上,有十數(shù)位身穿彩衣的琉璃女子,雖是傀儡,翩翩起舞,姿容極美,關(guān)節(jié)扭轉(zhuǎn),吱呀作響。

而田湖君的師父,劉志茂今夜所拜訪之人,是披云山林鹿書院的副山長,昔年黃庭國那條似乎一直在故意壓境的萬年老蛟。

因為劉志茂修行水法,故而與老蛟是舊識了,事實上,劉志茂與錢塘江風水洞的那條蛟龍,關(guān)系也不差。

劉志茂心聲詢問一個好奇已久的問題,為什么將那份本該屬于你的氣運,故意讓給袁真頁

年邁儒士模樣的老蛟,微笑道:我這偏隅小小水裔,哪敢與搬山大圣爭先破境

劉志茂笑著舉杯,有道理。

撥云峰那邊,一洲各地山神齊聚,以南岳儲君之山的采芝山神為首。

而附近的水龍峰,是正陽山掌律祖師晏礎(chǔ)的山頭,各路水神水仙,酒宴相約在此,神位品秩最高的雍江水神為首。

兩撥山水神靈,在今夜推杯換盞,因為真正在慶典之上,喝酒反而沒有這么隨意。

在老祖師夏遠翠的滿月峰,來自云林姜氏的那撥貴客,在此落腳,其實來的都是姜氏的年輕子弟,只不過個個身份特殊,觀湖書院君子姜山,師父是劉老成的姜韞,遠嫁老龍城苻家的姜笙,此外兩個不姓姜的客人,其中苻南華已經(jīng)去別處山峰會友了,夫妻兩個,貌合神離,相敬如賓,互不干涉。

至于那個由青鸞國大都督一步步累遷為大驪陪都吏部左侍郎的韋諒,與苻南華一樣離開了滿月峰,各自找酒喝。

先前許氏婦人的那句客套話,其實不全是恭維,天時地利人和,好像都在正陽山,如今這方圓八百里之內(nèi),地仙修士聚集如此之多,委實罕見。

所以一處酒席上,有譜牒修士喝高了,與身邊好友詢問,需要幾個黃河,才能問劍成功。

有人說最少三個,有人說得有五個黃河才行,畢竟黃河資質(zhì)再好,劍術(shù)再高,如今也才元嬰境,如今正陽山,哪怕不談各路客人,他們自家就有兩位上五境修士。再加上宗主竹皇,陶煙波和晏礎(chǔ)三位元嬰老劍仙,說五個,其實已經(jīng)很給黃河面子了。興高采烈議論此事,聊到最后,便得出一個結(jié)論,便是一位飛升境大修士,都不敢在此搗亂了。

一條駛向正陽山的大驪官家渡船上,主人是大驪歷史上的第二位巡狩使,曹枰。

關(guān)翳然是來蹭吃蹭喝的,這會兒正在一間船艙屋內(nèi),喝著一碗冰鎮(zhèn)梅子酒,酒桌其余兩人,都是多年好友了,虞山房和戚琦,他們跟關(guān)翳然一樣,都曾是大驪邊軍的隨軍修士。風雪廟女修戚琦,身姿纖細,卻挎一把劍鞘極寬的大劍。至于退出沙場多年的虞山房,富態(tài)了不少。

作為翊州云在郡的關(guān)氏子弟,關(guān)翳然先是投軍入伍,擔任邊境隨軍修士,憑借軍功,在大驪邊軍當中一步一步攀爬,大驪鐵騎南下,關(guān)翳然成為負責駐守書簡湖云樓城的駐軍武將,后來又與文官柳清風、同為將種子弟的劉洵美,一起擔任大瀆監(jiān)造官,關(guān)翳然卸去齊渡督造官職務(wù)后,在京城戶部補缺,只是當時沒有像柳清風那樣升遷為一部侍郎,作為關(guān)老尚書嫡玄孫的關(guān)翳然,官品反而不如柳清風這么個外人,當時在大驪京城,尤其是篪兒街和意遲巷,惹了不少猜測,多是打抱不平的議論。

而虞山房早年在關(guān)翳然的授意下,擔任了大驪當年新設(shè)的督運官之一,專職管著走龍道那條山上渡船航線。

山下王朝的漕運水路,山上仙家的渡船航線,一個流淌著源源不斷的銀子,一個更是流淌著神仙錢。

督運官,官品最高的,起初是大驪正三品,后來再升一級,從二品,督運總署建在大瀆之畔,不在大驪陪都之內(nèi),負責寶瓶洲大大小小三十余條山上航線,等到大戰(zhàn)落幕,大驪版圖縮減一半,所以如今只剩下不到二十條。

虞山房管著其中那條南北向的走龍道,極為重要,所以哪怕官品不算太高,只是從四品,但他屬于督運衙署最早的那撥老人,加上手握實權(quán),走龍道航線又極為關(guān)鍵,是個油水極多的位置,所以這二十多年來,虞山房在大驪地方官場上,混得相當不錯。加上職責所在,與一洲各家仙師打交道極多,積攢了不少的山上私誼香火情。

桌上的佐酒菜,是一大盆醉蝦,關(guān)翳然嘖嘖稱奇道:呦,老虞,如今很會做官啊,都曉得下本錢行賄了

這一大盆,可不是尋常的河蝦,而是走龍道里邊的河龍,給寶瓶洲南邊昵稱為銀子,是山上山下老饕清饞們的心頭好。

關(guān)翳然一手持碗,一手用筷子撥弄著那些醉醺醺的銀子,多是半寸長,但是也有幾條一指長短的河龍,挑中一條,夾了一筷子給戚琦,說道:咱倆算是沾虞督運的光,今兒吃的都是實打?qū)嵉难┗ㄥX了。

虞山房笑罵道:行你大爺?shù)馁V,是老子砸鍋賣鐵,用自個兒俸祿買來的,不吃拉倒。

關(guān)翳然一腳踩在長凳上,勾著肩膀,等到戚琦細嚼慢咽了,關(guān)翳然才與虞山房偷偷一挑眉頭,虞山房嘿嘿一笑。

戚琦放下筷子,離開屋子去找人閑聊。

她來自風雪廟大鯢溝的兵家修士,這次還有個高她一輩的,文清峰出身,一樣擔任過多年的大驪隨軍修士。

不過風雪廟對正陽山觀感極差,尤其是戚琦所在的大鯢溝,所以她這次下山,與那位文清峰前輩,純粹都是與朋友聚一聚,等到渡船靠近正陽山,就會下船。

今夜渡船上,除了京城當官的關(guān)翳然,還有在陪都那邊的劉洵美。

不過關(guān)翳然曾是蘇高山麾下武將,劉洵美卻是實打?qū)嵉牟荑倚母箰蹖ⅰ?

戚琦在船頭那邊,見到了那位懸佩大驪邊軍戰(zhàn)刀的女子,還是一年到頭沒個變化的那般妝扮,只要卸甲,就是窄袖錦衣,墨色紗褲,一雙繡鞋,鞋尖墜有兩顆好似龍眼的寶珠。戚琦喊了聲余師叔,她轉(zhuǎn)過頭,點點頭,沒什么神色變化。戚琦卻早已習以為常,能夠讓師叔余蕙亭有笑臉的,大概就只有風雪廟神仙臺的那位師叔祖了。

曹枰是大驪朝廷的著名儒將,氣度風雅,此刻這位巡狩使的臉色,卻極為別扭。

祖宅在那泥瓶巷的曹峻,曾經(jīng)是劉洵美的左膀右臂,但是按照輩分,卻是曹枰的……老祖宗。

所以在座三人,吊兒郎當?shù)牟芫?退出大驪軍伍多年,游歷了一趟桐葉洲,這會兒忙著與昔年頂頭上司的劉洵美溜須拍馬,很是玩世不恭,領(lǐng)大驪陪都兵部右侍郎銜的劉洵美,只能是眼觀鼻鼻觀心,如坐針氈,而曹枰同樣一不發(fā),實在是不知道該如何稱呼曹峻這位年輕劍修,按照家譜記載,雖說輩分沒有劍仙曹曦那么高,而且驪珠洞天曹氏一脈,也分出不同的分支堂號了,可曹峻的輩分依舊擺在那里。

拂曉時分。

一位頭別玉簪、青紗道袍的年輕道人,從過云樓下山,一路散步到了白鷺渡。

渡口附近熙熙攘攘,不斷有譜牒仙師得了通關(guān)文牒,祭出一艘艘仙家符舟,或是騎乘各種仙禽坐騎,去往正陽山群峰,山澤野修基本上都會轉(zhuǎn)去周邊州郡城池落腳。

散步半個時辰,年輕道人回到山上,不曾想倪月蓉就在門口那邊候著了,說是客棧這邊備好了早點,懇請曹仙師賞光。

不曾想那位道門真人依然婉拒此事,讓倪月蓉心中憤懣不已,真是擺了個天大架子。

陳平安回到觀景臺的時候,劉羨陽還躺在藤椅上酣睡。

走到欄桿旁,陳平安猶豫要不要偷偷隱匿身形,獨自去趟仙人背劍峰。只是想了想,還是暫時作罷。

如今一洲五岳,大驪宋氏和山上宗門,都避而不談。

曾經(jīng)整個寶瓶洲都姓宋,大驪王朝的五岳,就是寶瓶洲的五岳,沒有任何問題。

等到大驪宋氏恪守盟約,主動讓出將近半壁江山,讓各大藩屬紛紛自主,新大驪版圖縮減一半,那么除去北岳的其余四岳,就有些玄妙了。

所以只有披云山和魏檗,最為閑適。

反正不管怎么更改,北岳都沒問題,處境最尷尬的,還是舊朱熒版圖上的中岳山君晉青。

因為中岳,竟然成了新大驪國境最南端的一座大岳,而更改山岳稱號一事,可不止是大驪宋氏山水譜牒上改個名字那么簡單,不但中岳自身會傷筋動骨,還要連累儲君山頭,以及轄境內(nèi)的所有山河氣數(shù)。聽說晉青在魏檗這邊,總是吃癟多,占不著什么便宜。可幾位山君里邊,晉青還真就喜歡與魏檗較勁,時不時飛劍傳信一封到披云山,說哪位大文豪又有崖刻榜書,傳世詩篇了,當然也會與魏檗虛心請教舉辦夜游宴的學問,畢竟在這件事上,魏山君是老前輩了,數(shù)洲公認。

其實魏夜游這個綽號,最早是從落魄山開始流傳的。

好像陳靈均率先提出,然后被那個按時來落魄山點卯的香火小人兒,給發(fā)揚光大了,帶回了州城隍,如今這家伙,身邊串了一群的小嘍啰,說是要幫盟主裴錢,在州城里邊建立小分舵,每天操練演武,拎著小樹杈當槍矛,一來二去,整個龍州就都知道了魏夜游,龍州傳遍了,就等于整個北岳地界都聽說了。

陳靈均打死沒承認,說魏山君冤枉死了他,當時青衣小童站在崖畔石桌那邊,聲淚俱下,捶胸頓足,信誓旦旦,說他是這樣的人嗎肯定是老廚子喝酒說昏話啊,不然就是裴錢,肯定是她,這家伙給人取綽號的本事,落魄山自稱第二沒誰敢稱第一,再說了,還有可能是小米粒一時口誤啊。

總之就成了一筆糊涂賬。

事情的真相,是裴錢最先拋出的說法,不過當年她是私底下與暖樹、小米粒開玩笑,然后周米粒一聽,這個說法,可神氣啊,倍兒響亮,巡山時就忍不住念叨了幾句,然后就給陳靈均聽了去,者無意聽者有心,鬼使神差的,就有了后來的名動北岳。

結(jié)果一向最不把官場當回事的州城隍,差點都要親自走一趟披云山,與山君魏檗致歉請罪。

再符合事實,也不能擺在臺面上埋汰人的。

偌大一個北岳地界,還管著大驪宋氏龍興之地的魏檗,當真是個云淡風輕好說話的山君老爺

從落魄山搬去棋墩山的山神宋煜章,是怎么個下場這是什么山水官場平調(diào)的事兒嗎

當年魏檗去往北岳與中岳的轄境接壤處,做什么串門啊明擺著同為大岳山君的晉青只要不低頭,魏檗就要出手了。

寶瓶洲一洲版圖上,魏檗是第一個躋身上五境的山神,又是第一個成為仙人境的山神,會不會還是第一個躋身飛升境的山神照目前的形勢來看,懸念不大,只要大驪宋氏能夠保住一洲半壁江山,

那個香火小人,真是給嚇慘了,很少見到州城隍那么嚴肅,是真生氣了。它當時就怯生生站在香爐里,雙手死死攥住爐子邊緣。

以前總是鬧著離家出走,其實每次不過是在外邊逛一圈就回家,比如在落魄山多點個卯,在紅燭鎮(zhèn)附近的老家饅頭山,衣錦還鄉(xiāng)。

好在那家伙只是黑著臉半天,坐在門檻上生悶氣,最后只是與它說了句,以后別亂說話。

陳靈均其實自己也心虛,不過還是嘴硬,與那香火小人安慰了幾句,說犯個錯咋了,人非圣賢孰能無過,人之常情,再說了,犯錯咱哥倆也認啊,又不是不認,魏山君要打要罵,隨便,誰皺一下誰就是孬。陳靈均安慰著那個臊眉耷眼沒精神的小家伙,說到這里,青衣小童與站在石桌上的香火小人,對視一眼,哈哈大笑起來,因為他們倆其實都不是人嘛。

香火小人越笑越覺得可笑,捧腹大笑還不夠,在桌上打起滾來。

今天米裕剛好來這邊散心,看著桌邊桌上的一大一小,米裕眼神溫和,落座后,看著桌上瓜子,笑問道:就這么點

陳靈均白眼道:小米粒又不在家,我又不曉得她把瓜子藏哪兒了。省著點磕啊,如果不是好兄弟,能分你這么多看看這家伙,就一顆瓜子,不能再多了。

正在對著一顆瓜子鑿山的香火小人,使勁點頭,突然又與陳靈均對視一眼,大笑起來。

它這么多年,風雨無阻,來落魄山這邊點卯,裴錢,景清,暖樹,小米粒,都是理由。

這仨各自嗑瓜子,陳靈均隨口問道:余米,你練劍資質(zhì),是不是不太行啊聽說好多年沒有破境了。

陳靈均補了一句,沒別的意思啊,可別多想。

米裕笑道:說實話,資質(zhì)還湊合,其實不算太差。

陳靈均怒道:嘛呢,在兄弟這邊,扯啥虛頭巴腦的,挺俊俏一人,怎的還打腫臉充胖子了,我不允許你糟踐自己。

米裕氣笑道:都他娘的什么風土民情。

陳靈均嘿嘿道:資質(zhì)不行就不行,說出來讓兄弟樂呵樂呵,也是好事嘛。

老爺,裴錢,小米粒都不在家,暖樹那個笨丫頭又是忙著忙那的,所以有些悶。

香火小人咳嗽一聲,提醒景清大哥不要太飄,余米好歹是位劍修,別太埋汰人。

米裕笑道:騙你做什么,吹牛又不能當飯吃,資質(zhì)確實湊合。

米裕是七歲躋身的中五境,十九歲躋身的金丹境,四十二歲破境躋身元嬰,在那之后,就是很長一段歲月的停滯不前了。等到磕磕碰碰,躋身了玉璞境,就又開始雷打不動。

舊避暑行宮隱官一脈的洛衫,喜歡面壁的殷沉,財迷納蘭彩煥這些個,算是米裕的同輩劍修,當年都是仰著頭看他的。

齊狩則是很年輕的晚輩,廝殺路數(shù),還是走米裕的那條老路。

當然也不是說這條路,就是米裕第一個走,納蘭夜行,晏溟,都走過,更早,就會有更老的劍修,最早的,大概就是龍君了。

可能是因為米裕年輕時候太風光,尤其是金丹、元嬰兩境之時的殺妖履歷,風光無限,連那避暑行宮的上任隱官蕭愻,都對米裕刮目相看,尤其是米裕的殺妖手段之狠辣,劍仙當中,其實吳承霈,陶文,都對米裕印象極好,只是從未公開語替米裕說話而已。

所以后來劍氣長城對米裕的嘲諷,很大程度上,是一種失望,是哀其不幸怒其不爭,是這么一位年紀輕輕就被譽為候補巔峰人選的天才劍修,怎么就成了個繡花枕頭的軟綿廢物,怎么可能破開元嬰瓶頸會那么難,躋身了上五境,出劍更是不復(fù)當年元嬰的一半風采。

劍心毀了。

不然劍氣長城的老人,年輕人,甚至是孩子,都不至于對一個玉璞境劍修那么挑剔,孫巨源,高魁等等,不也都是玉璞境怎就沒有那么多的罵名

陳靈均說道:余米,如果覺得山上悶,我可以帶你出門耍耍,黃庭國的那條御江,曉不得吃香的喝辣的算什么,每次宴席,那些個水神府的女官,嘖嘖,身姿曼妙,花枝招展得很,那水蛇腰,那大腚兒,當然了,我是不覺得有啥好的,一個個穿得那么少,天底下的布店都要開不下去了,但是每次喝酒,一大幫醉醺醺的大老爺們,眼神如飛劍,嗖嗖嗖全貼上去了,哈哈,余米,你就是劍修……

香火小人又開始捧腹大笑。

陳靈均一瞪眼,傻乎乎樂呵個錘兒,陳大爺在與兄弟聊正事呢。

香火小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收起笑聲,他娘的,白捧場了。

官場難混。

米裕笑道:好意心領(lǐng)。不過不用出門,我這個人念舊,不喜歡挪窩,山上待著就很好。

想要去的地方,其實就兩個,北邊待過幾年的彩雀府,南邊的老龍城,聽說如今仙師們驅(qū)山入海,苻家在內(nèi)幾個大族,著手重建老龍城,而讓米裕念念不忘的,是老龍城最南邊的那處荷花浦,那是米裕的最大遺憾。

說沒就沒了。

那是他第一次踏足浩然天下陸地,所見到的第一處景色。

陳靈均問道:老爺咋個跑南邊去了

米裕笑道:有劍要遞。

陳靈均就不再多說什么。

————

大驪王朝皇帝宋和,第一次離京南下,駐蹕陪都。很快就會巡游中岳,再去老龍城遺址祭奠英烈。

藩王宋睦,今天陪同皇帝陛下出城。兄弟二人,在宗人府譜牒上更換過名字的皇帝、藩王,一起走在齊渡水畔。

大驪供奉、扈從都只是遠遠跟著。

宋集薪打趣道:陛下怎么沒去參加文廟議事,一口氣看遍浩然山巔老神仙,這種機會,可是錯過就再無,太可惜了。

宋和笑道:想去是肯定想去啊,只是皇叔更合適在那邊替大驪發(fā)聲,我要是剛當皇帝那會兒,心里邊肯定要埋怨幾句,如今就算了。

京城那邊,吏部老尚書的關(guān)老爺子,那個名叫關(guān)瑩澈的讀書人,一個活到百歲高齡的凡俗夫子,走了多年。

還有幾個上柱國姓氏的老人,都是意遲巷、篪兒街的主心骨,更是大驪王朝的砥柱重臣,幫著大驪宋氏打贏了盧氏王朝,打下了一洲山河,最后他們自己都沒能敵過無情歲月。

陪都這邊的禮部老尚書,柳清風也已經(jīng)臥病不起。

大驪廟堂的很多老人,哪怕是不需要趕赴戰(zhàn)場的文官,都在一一老去,然后有人老得走不動路,去不了朝會,不得不一一離開官場,好像唯有京師花木最古者,關(guān)家書屋外邊的青桐,韓家那紫云垂地、花香滿街的藤花,報國寺的一本牡丹,依舊有幸年年遇春風。

國師崔瀺在京城的府邸,宅子大,曾經(jīng)是座舊國公府,里邊卻簡陋,有一座兩層的小,被國師命名為人云亦云樓。

如今也已經(jīng)沒了主人。

皇帝笑道:風水輪流轉(zhuǎn),讓人目不暇接。

大驪宋氏王朝的很多讀書人,早年還是盧氏王朝藩屬國的時候,對于這個宗主國,有過太多歌功頌德的山水詩篇、游記,比盧氏王朝的本土人氏,更像盧氏子民。寫自家大驪鄉(xiāng)土,才情缺缺,可是寫那盧氏王朝,文思泉涌,哪怕,搜腸刮肚也要寫。

說那盧氏王朝的販夫走卒,都能吟詩,處處是書香門第。山上仙風道骨,江湖草莽高義,路不拾遺。

那會兒的大驪詩篇,都在邊塞風沙里,被鐵騎的陣陣馬蹄聲寫就,與之詩詞唱和的,是凜冽的風雪。

宋和笑問道:是不是只有我們寶瓶洲,山不高,水不深,修道之人不是那么神仙

山下的大驪王朝,曾經(jīng)立碑山巔。山上修士犯禁者,殺無赦。

宋集薪答道:一半是大驪鐵騎的馬蹄聲夠響,一半是國師的功勞。

宋和又問道:是不是錯了先后順序

宋集薪笑道:陛下所極是。

宋和是崔瀺的弟子,宋集薪則算是齊靜春的學生。

宋和停下轉(zhuǎn)頭,望著這位功勛卓著的大驪藩王,名義上的弟弟,事實上的兄長,說道:我虧欠你很多,但是我不會在這件事上,對你做出任何補償。

宋集薪笑道:陛下,這種話就不要再說了,我今天也只當沒聽見。

宋和感慨道:大驪有皇叔,是國之大幸。

宋集薪點頭道:毫無疑問。

宋和跟著笑了起來,其實問題不復(fù)雜,只要你比我活得更久就行了,三五年,十年都不成問題。你覺得呢

眼前這位大驪藩王,好像都不是中五境練氣士,柳筋境果真是個留人境但是學了些強健體魄的拳腳功夫

宋集薪笑呵呵反問道:多活不止十年怎么辦

宋和笑道:那就再說

宋集薪微笑道:身為臣子,當然聽陛下的。

宋和問道:為什么先生篤定兩座天下,一定會再大打一場

宋集薪搖頭道:國師的想法,反正我這種凡俗夫子,是理解不了的。

皇帝稱呼崔瀺為先生,藩王敬稱崔瀺為國師。親疏有別。

大驪王朝,是浩然天下唯一一個王朝,在大戰(zhàn)落幕之時,就已經(jīng)開始著手備戰(zhàn)下一場。

大驪皇帝昭告一洲的那份紙上契約,黑紙白字,明確寫了,只要戰(zhàn)功足夠之地,戰(zhàn)后大驪會歸還各國山河,恢復(fù)國祚,大驪宋氏也確實信守承諾了,如今才會只剩下鼎盛時期的半壁江山,再不是那一洲即一國,而浩然天下的萬年歷史上,能夠達成這項壯舉的,其實唯有大驪宋氏。

皇帝輕聲道:我們好像都會很快老去。

宋集薪笑道:聽說青冥天下和最新的五彩天下,就都沒這個規(guī)矩。

青冥天下的王朝官員,從廟堂到地方,甚至必須得有個道士度牒才能當官。

而那邊當皇帝的,往往也是境界很高的練氣士,所以相較于浩然天下的王朝、藩屬,青冥天下多有那國壽千年的王朝。

皇帝最后問了一個問題:如果事情鬧大了,你我該怎么辦

宋集薪笑答道:如今大戰(zhàn)在即,陛下管這些山上恩怨做什么

一位年輕騎卒,開始隨軍離開駐地,去往一艘山岳渡船。

聽說又要打仗了。

至于去往何方,與誰打仗,都無所謂,大驪鐵騎每有調(diào)動,馬蹄所至,兵鋒所指,皆是大勝。

命可以丟,仗不能輸。

說出這句豪壯語的大驪武將,名叫蘇高山,這位將官位做到武臣最高位的大驪巡狩使,說到做到。

騎隊路過一處鄉(xiāng)野村落。

年輕騎卒轉(zhuǎn)頭望向一處山坡,一群在那邊嬉戲打鬧的孩子,雀躍不已,開始追逐他們這支騎軍。

其實投軍入伍沒幾年的年輕人,笑瞇起眼,抬起手臂,重重敲擊胸口。

很多年前,他一樣曾經(jīng)奔跑在山脊那邊,當時山下也有個大驪鐵騎武卒,做出過一樣的動作。

唯我大驪,名臣如云,猛將如雨,鐵騎甲浩然。

————

正午時分,仙家客棧,憑欄處。

云在腳下。

劉羨陽伸了個懶腰,擰轉(zhuǎn)手腕,蹦跳了兩下。

陳平安緩緩卷起袖管,輕輕跺腳,什么蓮花冠,什么青紗道袍,一并消散。

青衫背劍。

劉羨陽目視前方,笑道:你自己小心點,大爺我可是要一步一步登山的。

以前曾經(jīng)想過,是不是挑選一個中秋圓月夜,獨自夢游問劍正陽山。

只不過此次問劍,更好,因為人更多。

陳平安笑著點頭。

約莫還有小半個時辰,就是正陽山慶典,不少修士都已經(jīng)在祖山一線峰,或是趕往途中。

群峰之間,劍光、流螢無數(shù)條,紛紛涌向一線峰。

劉羨陽十指交纏,一個不小心,我已經(jīng)玉璞境了。

陳平安說道:巧了,我剛剛氣盛轉(zhuǎn)歸真。

劉羨陽笑容燦爛道:今天就讓這一洲修士,都知道大爺姓甚名甚,一個個都瞪大眼睛瞧好了,教他們都知道昔年驪珠洞天,練劍資質(zhì)最好、相貌最俊俏的那個人,原來姓劉名羨陽。

陳平安笑瞇起眼,點頭道:好的好的,厲害的厲害的。

如今的兩位劍修,就像曾經(jīng)的兩位少年好友,要高高躍過一條龍須河。

劉羨陽高高舉起手掌,陳平安與之重重擊掌。

劉羨陽率先拔地而起,身形若長虹破空,直接落在一線峰山腳,朗聲道:問劍者,劉羨陽!

一座正陽山祖山,修士多是面面相覷,鴉雀無聲。

劉羨陽停頓片刻,大概是覺得先前那個措辭太文縐縐,沒啥意思,就又換了一個更民風淳樸的說法,老子叫劉羨陽,今天要拆你們祖師堂!

x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