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昭長公主一開口,貞隆帝莫名其妙有些期待。
然,期待很快被碾碎成粉末。
“甘露殿侍奉的宮人們未免太不盡心了?!?
貞隆帝:???
“陛下既已召見臣婦,定是知悉本宮敲響登聞鼓,請陛下重查北疆舊案?!?
“今日,臣婦敲登聞鼓,不是以陛下皇姐的身份,而是以謝脩夫人、謝老侯爺兒媳的身份,替他們、替枉死在那場驚天大案里的將士、百姓討一個公道,萬不能讓真兇逍遙法外?!?
“不瞞陛下,臣婦和婆母多年來一刻不敢忘謝脩的臨終遺愿,自始至終尋找證據(jù)?!?
“功夫不負有心人,終是多少有了些眉目?!?
“懇請陛下命三司會審。”
“臣婦和婆母會將查明的證據(jù)盡數(shù)告知三司官員?!?
“但,依臣婦之見,北疆舊案牽涉頗廣,僅有三司官員,恐難以應付。”
“臣婦提議,由靖王叔坐鎮(zhèn)。”
“靖王叔德高望重,又是皇室中人,定可震懾宵小,令那幕后之人不敢輕舉妄動?!?
德高望重是假的,輩分高卻是真的。
靖老王爺?shù)牡諏O更是上京城有名的紈绔,與顧榮的二叔勾肩搭背稱兄道弟,根本不顧及輩分和年齡之差。
美其名曰,忘年交,只論感情,不論輩分。
小小年紀,就口口聲聲叫囂著要效仿顧二,不娶正妻,只納妾室。
據(jù)說,要以天上星斗命名。
聽罷永昭長公主的話,貞隆帝深覺自己的心口像是攢著一團火,一息不休的灼燒啃噬著他。
一句句臣婦。
一句句北疆舊案。
在挑戰(zhàn)著他的理智和耐心。
與此同時,心底卻翻涌著無力和狂怒,逼的他想怒吼,想發(fā)瘋,想不管不顧提著天子劍砍掉面前之人的頭顱。
“皇姐!”貞隆帝一字一頓。
“你是大乾的長公主,是父皇最疼愛的女兒,怎能自輕自賤,自甘墮落,以臣婦自稱?!?
“皇姐,你姓秦!”
“你的身體里流淌著天底下最尊貴的血,你的身上承繼著父皇的殷切期望。”
“那謝家、那謝脩,就讓皇姐癡迷至此嗎?”
“為了所謂的兒女情長,就罔顧作為長公主的尊嚴和體統(tǒng)?!?
永昭長公主:嘰里咕嚕說些什么亂七八糟的!
“陛下義憤填膺氣勢洶洶說如此多的話,不咳血了嗎?”
永昭長公主非但不接招,反而一本正經(jīng)的真誠發(fā)問。
貞隆帝心中積聚的情緒陡然凝固,旋即如潮水般失控地消散。
但,怒氣卻是越來越盛。
“皇姐是聽不懂人話嗎?”
永昭長公主挑挑眉“自是聽得懂的?!?
她懷疑,無能狂怒的貞隆帝聽不懂人話。
她的語有條不紊,她的提議合情合理,偏偏貞隆帝硬要往兒女情長上扯。
她不接招,又懶得爭辯,就成了她聽不懂人話?
貞隆帝咬牙,耐著性子“那皇姐就沒有什么話想對朕說?”
永昭長公主:確定了,不是貞隆帝把她當蠢貨,而是貞隆帝本身就是蠢貨。
脫下狐裘,端坐在雕花大椅上,永昭長公主才緩緩道“有。”
“我不覺得為人兒媳、為人妻與身為皇室長公主的尊貴體面相斥?!?
“這不是自輕自賤,更不是自甘墮落?!?
“父皇的諄諄教誨,我一刻不敢忘懷,時時警醒反思,自認坦坦蕩蕩,無愧于心?!?
“而且,我敲登聞鼓,主張重查北疆舊案,為的也不僅僅是謝老侯爺和謝脩,當不起陛下如此訓斥?!?
“再次懇請陛下應允我所求?!?
永昭長公主攤開掌心,那枚龍紋玉佩映入貞隆帝眼前。
只聽,永昭長公主繼續(xù)道“本來,我可以先斬后奏,直接行事的?!?
下之意,她已經(jīng)夠給貞隆帝臉了。
有這枚父皇臨終前御賜玉佩在手,她無需向任何人請示。
除非,父皇死而復生,從皇陵里走出來。
貞隆帝的臉黑了黑“皇姐,你真的變了?!?
永昭長公主“就事論事,勿要東拉西扯?!?
“倘若陛下不愿下旨,本宮這就親自去請靖王叔出面,再召集三司官員。”
“皇姐想如何處置幕后黑手?”貞隆帝幽幽問道。
永昭長公主不假思索“如此驚天大案,死傷無數(shù),就是萬死也難贖其罪?!?
貞隆帝“無論幕后之人是何身份?”
永昭長公主頷首,斬釘截鐵“無論是誰!”
人總要為犯下罪,承擔責任。
天子賣國,鏟除忠良,何其荒誕,何其可笑!
就是上京城最擅編奇奇怪怪話本子的寫手都不敢落筆寫下這樣的情節(jié)。
“皇姐好決心。”貞隆帝驀地笑出了聲。
那笑聲聽起來要多陰森有多陰森,要多詭譎有多詭譎。
就像是那把懸著的刀,終于落下了。
只是,沒有要了貞隆帝的命,也沒有要了永昭長公主的命。
但,干脆利落的斬斷了貞隆帝和永昭長公主之間的血緣牽絆。
從此刻起,是你死我活不能共存的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