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跪——”
禮官嘹亮又沉穩(wěn)的聲音響起。
隨之,朝臣山呼萬歲。
“欽惟昊天,承天景命,兆民之望,踐祚御極緬惟太祖高皇帝櫛風(fēng)沐雨,辟土開疆,世祖垂拱而治,德被天下。”
“朕當(dāng)夙夜祗畏,紹繼鴻業(yè),恪守先王之遺訓(xùn),施仁政于百姓。”
“以國為家,以黎民為念,施仁政于天下。宵衣旰食,勵精求治;省刑薄賦,普惠烝黎。”
“冀開海晏河清之盛世,立垂拱升平之鴻基,使九域同風(fēng),萬邦咸寧,以昭日月之德,以慰乾坤之心。”
“嗣仰瞻紫極,俯察玄黃,茲以甲子吉日,祗告天地宗廟,即皇帝位?!?
“念蒼生疾苦,天下應(yīng)犯死罪,非殺人者降從流,流罪以下遞減一等?!?
“另,三年不賦!”
朝臣高呼“陛下圣明?!?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他們,終究還是匍匐在了素日最不屑的女子腳下。
或情愿。
或無奈。
不,是匍匐在權(quán)勢之下。
什么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陳,貴賤位矣,乾道成男,坤道成女……
尊卑、秩序,本就不是該由性別、由天定的。
掌權(quán),便是覺醒的必要之途。
留下星火,就會衍生出無盡的希望。
“傳詔!”
在登基大典上,永昭長公主的聲音威嚴(yán)而明朗。
“夫太子者,必選賢能,安邦定國,今觀朕之子謝灼仁孝兼?zhèn)洌旑S械?,深得朕心,堪?dāng)大任,宜承大統(tǒng)?!?
“是以朕遵循祖制,謹(jǐn)告天地、宗廟、社稷,立朕之子謝灼為儲君,正位東宮,以重萬年之統(tǒng),以系四海之心?!?
“另咨爾榮氏質(zhì)稟賢和,克明女憲,柔順表質(zhì),幽閑成性,訓(xùn)彰圖史,譽流邦國,自合于國風(fēng)。固可以齊體儲位,正位妃壺,佇聞六行之美,以引三善之德?!?
“是以冊爾為皇太子妃。望欽哉!”
“爾其祗服寵章,光膺茂典,協(xié)和以逮下,恭儉以率先。式昭徽猷,永保祚胤,可不慎歟!”
文武百官:這像話嗎?
新皇登基大典上,冊立太子也就罷了,哪有一并冊立太子妃的!
簡直是前無古人,后無來者。
尤其是……
比較下兩道冊封詔書的遣詞造句,一道樸實無華中規(guī)中矩,一道洋洋灑灑極盡溢美之詞。
所以,被灌了迷魂湯的不只有新鮮出爐的太子殿下,還有以女子身登臨帝位的新皇。
今日的詔書,保顧榮一生榮華。
這可是登基大典上的冊立詔書??!
一時間,文武百官竟不知是該說新皇行事特立獨行,還是說迷魂湯喝多了以至于如此荒唐。
等等……
什么叫榮氏?
這就去父姓了?
猝不及防下,直接一錘定音,根本不給他們這些做臣子反駁的機會。
顧榮:她說過,她要讓顧平徵斷子絕孫。
她說過,她和小知,要改換門庭,延續(xù)榮氏的香火。
曾經(jīng)立下的一字一句的誓,她都會逐一實現(xiàn)。
即日起,她是大乾的太子妃。
來日,她是大乾手握實權(quán)的皇后。
街巷間。
琴書、折枝對視一眼,兩臉震驚。
“你我侍奉的主子又變成了宮里的貴人?”
“好像是這樣的?!?
她們簽的是賣身契嗎?
分明是榮華富貴的護身符啊。
“大姑娘是這個!”折枝默默豎起了大拇指,滿心的敬服幾乎要溢出來。
琴書“以后該尊稱太子妃?!?
“莫要給太子妃丟臉?!?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