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就是這樣,道別的時候可以適當認真一點,也許這次交談、就是彼此間的最后一次了。并不是說對方會死,而是大家都有各自的事要做,有眼前最現(xiàn)實的事情要面對,只要不再有利益合作、多半就沒有機會只為了那點情感專程來往了。
夏季還沒有結束,不過河面上的風一吹,隱約已有了一分秋意般的涼意。
一行人馬從肥口對岸下船,然后換乘車馬陸行,前行的方向是西北方,洛陽就在那邊。
過了
揚州地界,便入豫州。沒過幾天,秦亮在馬車上發(fā)現(xiàn),大路邊忽然出現(xiàn)了很多人,外面一陣嘈雜聲。
他便撩開簾子觀察,這里的人們好像也在離別。許多老弱婦孺拖家?guī)Э?,正在送背著大包小包的兒郎們上路。這樣的景象讓秦亮忽然想起了車站熟悉的喧鬧,記憶里的場面也是同樣大包小包。他以為只有工業(yè)時代才會有頻繁的人口流動,沒想到在古代也親眼見到了這樣的場景。
“這些是屯衛(wèi)的士卒。”旁邊孫禮的聲音道。
秦亮轉頭道:“大魏朝廷好像有錯役之法,將士駐守的地方、與家眷屯田的地方不在一地,只有輪休的時候才能回家團聚?!?
孫禮道:“是的,中外軍和屯衛(wèi)都有錯役制?!?
秦亮不再多,他知道這個事,之前在洛陽當官時就看到過一份法令,大意是只要在外地駐守的將士叛亂、逃亡,首先就要拿其家眷來做奴隸、甚至處死,父母妻兒都難逃厄運。曹操在世的時候,這制度就開始了實行,一直到現(xiàn)在。
不過淮南倒是沒有錯役制度。當初大魏朝廷在淮南嘗試過,不料剛想實行,百姓就紛紛往東吳跑路,讓魏國損失了大量人力。實在沒辦法,洛陽就暫且沒管了。
他繼續(xù)觀望,只見一個老婦、正用手在一個漢子臉上不斷地摩挲著,帶著孩童的婦人則在旁邊一直叮囑什么。那漢子背起粗布包袱離開,走幾步便回頭一次。
此情此景,讓秦亮的情緒也隨之低沉。當馬車駛離之后,他仍然忍不住幾度轉頭,去看那些人們。
待秦亮放下簾子,發(fā)現(xiàn)孫禮正看著自己。一時間倆人相顧無,似乎想說點什么,后來似乎又覺得無話可說,于是沉默相對。
唯有馬車的輪轂發(fā)出的木頭摩|擦的聲音一直在響,十分枯燥。
當人在無能為力的時候,想得太多、或許不過只是徒增煩惱。秦亮抬起頭看向前方,洛陽仿佛正在漸漸靠近。
_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