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天下午,前方的鄧艾再次派人送來了急報。蜀軍兵分三路、主動渡過了大沙水。
秦亮身邊的參軍掾?qū)俸筒繉儯枷乱庾R地認為:姜維兵勢迅猛,似乎已改變龜縮避戰(zhàn)的策略、采取了攻勢!
但秦亮很快回過神來,用不容置疑的口氣判斷道:“姜維決戰(zhàn)的意志不堅定,這是在預(yù)留后路!”
身邊的幾個人陸續(xù)出聲附和,但從神色看、他們大概不太相信,只是給秦亮面子而已。因為這種時候,秦亮作為主帥、有鼓舞士氣的動機;即便是大將和屬官,也需要好消息來建立信心。
秦亮不易解釋清楚,便從包袱里挑出了一張圖來瞧。琢磨方位還是圖上更方便。
此時人們畫的地圖,有些是坐北向南的,便是下方為北、靠近自己的位置。但秦亮畫在紙上的圖,全是上北下南,習(xí)慣而已。
馬源水與大沙水交匯之處,在圖上像一個彎曲的“丁”字;右邊部分如“廠”字形的河流、便是馬源水。
其中左側(cè)的大沙水,有一段向南曲折;形成了一個大河灣,仿佛“v”狀。魏軍主力現(xiàn)在的位置,就在河灣地西北邊的大沙集。
蜀軍三路進擊,逐漸展開之后,蜀軍的正面、大抵朝向西北方向。數(shù)萬大軍橫跨大沙水南北,主要部署在大沙水北岸的河灣地……這處河灣地在兩道山脈的夾峙之中,寬度約二十里,地形主要是低山丘陵地帶,且有河流交匯。
而魏軍到了大沙集之后,將折向東南方向推進,便與姜維軍正面對上了!
秦亮認為姜維是在預(yù)留后路,正是因為蜀軍搶先來到了馬源水西岸。姜維此時要退兵,只能向西面走,不可能再向東、返回南鄉(xiāng)縣盆地了。
當(dāng)然也不是一定,或許姜維只是認為、這一片地區(qū)便于大軍展開?何況在開戰(zhàn)之前、主帥先想好后路,這本來也是主帥穩(wěn)重的常規(guī)操作。
秦亮不太了解姜維,甚至從來沒有見過面。
不過琢磨起來,姜維此時的想法、好像是有點多,而且復(fù)雜。
而秦亮此時的心思倒是很純粹,甚至比較簡單。不計一切代價,以會戰(zhàn)消滅蜀軍主要力量、或?qū)⑵渫耆s出戰(zhàn)場!然后進占南鄉(xiāng)盆地,打通沔水東段。
沒過多久,中軍人馬便到達了大沙集以東,于一處小村莊附近停止了前進。
此地離魏軍前線已經(jīng)很近了。日已西斜,將士們須提前扎營、以便修筑防御工事。
小村子里幾乎沒有村民,人早就跑光了。山區(qū)的村民,修的房屋比較分散,而且對于戰(zhàn)亂的反應(yīng)已經(jīng)形成了習(xí)慣、那便是往山林里跑;等軍隊離開后,又重新回家。
秦亮從未下令過屠戮平民,但百姓們不知道,先跑路確實是更穩(wěn)妥的選擇。
不過秦亮在戰(zhàn)場上,卻不會手軟。即便是同文同種的人們,甚至像毌丘儉叛軍那樣、不久前還是魏軍,一旦以組織形式敵對,也沒法控制烈度。
剛開始人們可能還會有些許悲憫之心,但隨著自己人的傷亡越來越大,彼此都會殺紅眼,起初的憐憫便顯得毫無意義、反而會貽誤戰(zhàn)機。只有早日分出勝負、結(jié)束戰(zhàn)爭,殺戮才會真正停止!
秦亮不管中軍修營寨的事務(wù),他先下令去通知幾個大營的大將、傍晚時派人來中軍議事。隨后他便帶著隨行人馬,尋到了一座稍高的山,又開始爬山。
這一路上秦亮不只一次爬山,隨行武將算是學(xué)聰明了,不管靠近戰(zhàn)場的危險、好幾個人都沒穿盔甲。
秦亮在爬坡的時候一不發(fā),呼吸也很均勻。很快等到了山頂,他終于站了一會、嘴里發(fā)出“呼”地一聲長嘆,稍歇口氣,他又繼續(xù)往前走。
前面的將士拔出劍、斬開半人多高的鋸齒草,一行人隨即來到了一片山邊的麻石上。秦亮身上穿著鐵甲,但手背皮膚還是被草葉劃傷了,感覺又癢又痛,他不禁搓了兩下手背,抬頭眺望遠方。
沒有了草木遮擋,人在高處,視線頓時豁然開朗了!
山區(qū)里的視線不甚開闊,但只要到高處來,也許比在平原上看得更遠。秦亮估算距離,三五里地外的光景隨便可以看清。
東南面的潘忠部將士正在山谷里忙活,人馬、旗幟一清二楚。秦亮極目遠眺,甚至能看到遠處山上的人影活動,那便是蜀軍!
秦亮看著人影,脫口道:“離得不遠了,明日一早就能開戰(zhàn)?!?
隨行的人們還在喘氣、聽罷紛紛點頭,王沈神情凝重地附和了一句:“是阿!”
然而天氣還是不好,陰一陣晴一陣的,這幾天都是如此。不過這樣也不錯,否則若是驕陽當(dāng)空,人們在軍陣里時間一長容易脫水。
秦亮望著蜀軍那邊的動靜。不過看不太清楚他們的部署,只能瞧見哪個山頭上有兵;尤其是山溝里面,因為有低山丘陵阻擋,根本就看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