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士皺眉道:“光天化日之下,你一個即將出京的外將,跑到陳公大門口拜訪,陳公與你是什么關(guān)系?難道不怕人說內(nèi)外勾結(jié)?”
林仁肇納悶道:“我與陳公同朝為臣,連見面都不能?”
文士嘆道:“陳公也說,你這人的短處就是不懂世故。前陣子已經(jīng)有人彈劾你不聽節(jié)制擅自回京,如今你要去洪州,又有人說你想獻洪州投降周朝廷。你究竟得罪了多少人?”
林仁肇罵道:“娘|的,一點小事就記恨在心,這等小人怎么做上官的!”
文士道:“你是閩國降將,本來很多人就看不起你,你還經(jīng)常出不遜、毫無恭敬之心,誰也不服……罷了,罷了。陳公知道你來府前,便猜你要說江防的事。陳公讓我給你帶話,抓緊時間詳細寫下來,明日一早到剛才咱們見面那個巷口,我來取?!?
林仁肇道:“我文才不多……”
“寫明白意思就行,又不是讓你考狀元?!蔽氖繘]好氣地說。
倆人說了沒幾句話,文士便急著把林仁肇趕下馬車了。
林仁肇回到住處,提起筆就又是撓頭又是咬筆桿,不知道怎么下筆。當(dāng)下丟掉毛筆,在院子里溜達了一圈,心里想的倒是很清楚了。
他認為當(dāng)前的形勢,防御最重要的是采石,進攻則以水軍切斷池州敵軍退路為要……南唐**隊的水師是最不吃虧的兵種,反而6上馬步戰(zhàn)力不如周軍。
東面水軍一部分牽制漕渠來的周軍,漕渠水道狹淺,周軍調(diào)兵并不容易;一部分循江而上,與湖口水軍兩面夾擊,切斷敵軍從池州突破江防的通道。再加固采石等地防備,讓池州敵軍陷入圍合之地……
林仁肇琢磨了許久,總結(jié)出自己的見解:先防采石,后防上游,逐次依托重鎮(zhèn)城墻、水上優(yōu)勢抵抗。
……
陳喬將林仁肇的方略潤色安排,上呈李煜。
但這一份東西只是無數(shù)的奏疏之一,李煜面前擺滿了案牘。不僅如此,周朝還派了使臣來恐嚇?biāo)?,號稱三路八十萬大軍水6俱下,滅亡南唐國只在旦夕之間!
其中宣稱主力大軍數(shù)十萬已過漕渠,克日就到江寧城下云云。敵軍離得最近的一股確實是揚州那邊的韓通部水師,李煜也得到了情報,揚州東面的戰(zhàn)船連綿數(shù)十里,船只蔭蔽整個河面;并有大片6上步騎精兵進入淮南。
家門口囤積的重兵顯然是最讓李煜感到恐慌的一處;而池州、武昌相繼奏報受到攻擊,都很要緊,不過畢竟要稍微遠一些,還在千百里路之遙。
就在這時,劉澄捷報,號稱在京口大敗周軍。劉澄上書,巧借東風(fēng)火攻周師,燒|死周軍水兵無算,沉毀的大船堵住漕渠,周軍狼狽敗北云云。
李煜聽到官宦大呼捷報,先看了劉澄的奏報。眼皮底下勝了一場,李煜頓時微微感到有些寬慰……他又想起劉澄在朝時,態(tài)度恭敬,不嫌國主登基不久,處處恭維維護自己,李煜頓時覺得劉澄實乃棟梁之才。急忙傳旨宦官,攜重金和圣旨前去潤州嘉獎劉澄,讓他繼續(xù)用心東面防務(wù)部署。
接著李煜現(xiàn)了陳喬的奏書,這是個重要的大臣,拿起來一看是江防方略。其中說得頭頭是道,李煜看完覺得頗有道理,先找個時間召集大臣觀摩商議一番。
就在這時,有翰林院官員求見,并悄悄告訴李煜,陳喬派人私會林仁肇,并將他們?nèi)绾谓宇^、如何在馬車上竊竊私語密議等細節(jié)說得一清二楚。
官員說完提醒道:“陛下,陳喬是南都洪州籍貫,林仁肇這回是去洪州任職……倒是有點巧哩,可惜沒聽清他們究竟密議了什么內(nèi)容?!?
_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