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軍不堪戰(zhàn),想擋我鋒芒無疑螳臂當(dāng)車!加快行軍,迅速擊潰那幫烏合之眾,掃除去往當(dāng)涂城的阻礙。*,,”林仁肇回顧部將說道。
天色已經(jīng)大亮,天空灰蒙蒙的不見太陽,這是個陰天,地面上仍有薄霧,視線不甚透徹。林仁肇回頭看時,見兩條大路上黑壓壓的密集兵馬正尾隨其后,成縱橫行軍。而正前方,許多游騎在平坦的原野上活動。
一員武將抱拳道:“末將即刻催促各部?!?
不多久,忽聞前方一人喊道:“蜀軍大陣!”
林仁肇不慌不忙地伸手抹了一把圓腦袋,將頭盔戴上,策馬越過前面的馬隊。極目望去,果然見遠(yuǎn)處一大片兵馬,旌旗如云,人馬極眾。
一眾人率先策馬前行,更近一些之后林仁肇細(xì)觀片刻,心下頓時感覺不是太妙。這時身邊的部將也開口道:“觀之衣甲齊全,隊列整肅,似乎并非烏合之眾……”
林仁肇也看出來了,大凡戰(zhàn)前估算敵方戰(zhàn)力,憑眼睛看主要就是這么瞧。
他沒吭聲,又觀察了一番。左邊山影重重,那片山就是大黃山;而對面蜀軍位置的背后,應(yīng)該是一片湖泊……林仁肇早先就派斥候仔細(xì)察探過這一代的地形軍情。
對面蜀軍大陣背靠湖泊,旁依大山,整片人馬成方圓之狀,這等形勢是防御陣型。不過陣法倒是很稀奇,觀之好像“六花陣”,但以各角的疏密判斷,似乎不止六個角(如同一朵花的花瓣一樣的凸出部),而是八個……于是又像“八陣圖”。
就在這時,部將問道:“林公,是否仍按此前決定的魚鱗陣布陣?”
林仁肇一時間有點猶豫。前面的軍隊看起來似乎有點難啃,不能速決會不會有什么危險?他沉下心再度尋思了一番,周軍主力屯采石,在皇甫繼勛四萬多人威脅之下、隨時可能大戰(zhàn),一時半會兒恐怕無法抽手過來威脅自己;何況采石周軍距離此地二十多里!
這股蜀兵雖然陣容整肅,但他們還是蜀兵。這幫人被從蜀國抓出來,真能打硬仗?
在尋思之間,大軍前鋒已經(jīng)過來了,排陣使又來詢問。林仁肇當(dāng)機立斷道:“按原定方略布陣!”
山腳下人來人往,到達戰(zhàn)場的人馬在武將們的安排下開始組成方陣,排列魚鱗陣。南唐軍大營的方向布置在了西北面,以此避開左翼的山脈,增大攻擊面。
許久之后陸續(xù)前來的人馬才部署到了安排的位置。南唐軍成攻擊之勢,中間突出,后面成交錯梯隊,重兵集于前方,戰(zhàn)術(shù)很簡單:中路突破!
就在這時,忽見蜀軍大陣有了動靜,整個八角形開始緩慢旋轉(zhuǎn)。林仁肇策馬至前方觀看,揣摩蜀軍的意圖,后來看到蜀軍把一個盔甲精良的角轉(zhuǎn)到正面,林仁肇終于看懂了。
對方武將應(yīng)該也瞧出南唐軍部署魚鱗陣、明白此陣的鋒芒在中路,所以才把最精銳的一股人馬放在正面。遠(yuǎn)遠(yuǎn)看去,那股步兵著甲甚多,鎧甲泛光,有點像唐代的明光鎧。總之甲胄最好的應(yīng)該就是精兵。
這陣法可以在內(nèi)圍旋轉(zhuǎn),林仁肇部的攻擊人馬在外圍,沒法避開對方的精銳。他并沒有改變戰(zhàn)術(shù),下令南唐軍大陣一起向敵營靠近。
不多時,前方的遠(yuǎn)程弓|弩手開始開始相互放箭。林仁肇遂離開前軍,返回中間的鼓號手后面,下令中路馬隊出動;然后自己爬上了一輛搭建了高架的大車。見南唐軍馬隊出動后,蜀軍弓箭手已在撤退,從陣角之間的空虛返回大陣。
南唐軍以馬兵開道,主力向前趨近。中央凸出部重兵沖擊蜀軍一個角,戰(zhàn)陣上殺聲震天。
林仁肇在中軍,前方開戰(zhàn),大軍便停止了推進,等待中央部突破敵營。但良久仍無進展,全軍不能進半步。
一騎奔回中軍,單膝跪地道:“稟林大帥,前鋒不能攻破敵營,死傷甚眾!”
林仁肇在中軍能看到個大概形勢,己方前鋒重兵,人數(shù)遠(yuǎn)超蜀軍八角之一的一部人馬,而且己方還有騎兵。南唐軍沖得也很猛,沒見有怯戰(zhàn)的跡象,可是死傷了很多人愣是打不破那股人馬。
形勢完全出乎林仁肇的意料,他沒想到蜀軍這么能打,當(dāng)下心里便有點慌了,喊道:“親兵隊上馬,我上前看看!”
部將急忙勸阻:“大戰(zhàn)已開,主帥離開中軍,萬一有所閃失,全軍不利?!?
林仁肇這才忍耐下來,說道:“下令右翼第二陣,從側(cè)翼出動!”
“得令!”一員武將大喊一聲,翻身上馬。
林仁肇布的這個魚鱗陣,精兵重兵在中間,意在集中兵力從中央突破敵營;現(xiàn)在分兵攻打另一個地方,并非妙計,因為分散兵力無法對一個地方造成集中壓力……但林仁肇臨時判斷,認(rèn)為前方不能進展是因為蜀軍少量精銳的緣故,遂有此令。
南唐軍馬兵先行,步兵其后,從右翼進攻蜀軍另一個“角”。從大車高架上觀望,看得到一群馬兵在敵陣附近射箭,對方隊列穩(wěn)固有密集槍兵在前,南唐騎兵并不敢正面沖擊。蜀軍營中步弓成批次一齊拋射,南唐軍馬隊損失更多,人倒是多少有甲,馬卻沒甲,致使損失了戰(zhàn)馬騎兵不斷摔落下馬。
對面“八角陣”中央是空心,蜀軍把馬兵放在空心,這時一股馬軍已迅速向右翼增援。“當(dāng)當(dāng)當(dāng)……”隱約有銅器敲響,南唐軍馬兵撤退了,在右邊的空地上整頓兵馬,等待步軍趕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