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人頓時神情慷慨,一齊相互拱手相拜,以示敬佩之情。
……
燕師渡過大江,鎮(zhèn)江等諸城守將不戰(zhàn)而降。盛庸聚集殘兵,在高資港拒敵。朱高煦率一萬騎沖出,發(fā)現(xiàn)這股官軍完全禁不起沖,鐵騎洶涌猛沖過去,還沒到陣前、官軍許多士卒就棄戈跑了!不到兩刻時間朱高煦便將盛庸大陣前后左右分割,盛庸軍大敗。等燕師主力趕到高資港時,官軍已成一亂亂兵。
沿路又遇到了一些零星抵抗、但燕師鐵騎銳不可當(dāng),一路勢如破竹。
建文四年元宵,燕師渡過大江才十天時間,便已兵臨京師城下,二十余萬大軍聚集在外金川門附近。
這個佳節(jié),注定不會有祥和繁華的氣息。
寒風(fēng)夾雜著雪片在空中呼嘯,朦朧的雪花之中,雄偉的城樓如山矗立,連綿高大的城墻擋在前面,左右不見頭尾。
燕王從將領(lǐng)手中接過一張榜來,看了一番,又遞給旁邊的朱高煦。
朱高煦也低頭看,原來是一張建文皇帝頒發(fā)的《罪己詔》,他大概看了一下要緊的部分:四方都司、布政司、按察司及諸府衛(wèi)文武之臣,在國難當(dāng)頭之際,各率恭義壯勇之士赴闕勤王,以扶持宗社,至于論功封賞,朕無所吝惜……
勤王兵確實陸續(xù)來了一些的,然而燕師抵達(dá)京師城下前,便陸續(xù)將其擊潰了。真正能擋住燕師精銳的,只是面前這道墻而已。
朱高煦把罪己詔遞給別的武將,對燕王說道:“兒臣答應(yīng)了外金川門守備千戶趙輝,讓他做駙馬。還有李景隆也是寫了字據(jù)。只要他們還在守備外金川門,應(yīng)該會開城門?!?
“嗯……”燕王依然盯著那道城門。周圍的兵馬陣仗如同人海,旌旗如遍地的云,只要城上的人眼睛不是瞎的,都能看見燕師來了。
但城門還未開啟,時間一點點地過去,燕王的神色也有點焦躁起來。
南京城池修建耗費巨大,又大又堅固,若是真要死守,僅靠二十多萬大軍,還真別想輕易拿下,光攻城就不知會攻多久!何況燕師連續(xù)作戰(zhàn),現(xiàn)在也是兵馬疲憊不堪了,那時更多的勤王兵馬到來,朝中又有大將統(tǒng)籌的話,在京師城下,還得血戰(zhàn)一番……
良久之后,忽然外金川門傳來了“嘎……”地一聲沉重聲音,城門緩緩動彈了。那厚重的大門漸漸洞開,燕師中頓時響起一陣地動山搖的歡呼之聲。
燕王立刻率軍拍馬沖過去。這時李景隆、谷王、趙輝等人帶著凌亂的兵馬出城來了,趙輝的臉上竟然有血跡。
李景隆等人下馬跪伏在地,說道:“稟燕王,外金川門守衛(wèi)張千戶當(dāng)值,率軍堵門,不聽節(jié)制。咱們打了一仗沒打贏,眼看朝廷援軍就要來了。形勢十分危急,幸得張千戶身邊的親兵、突然從背后將其刺死!”
燕王聽罷,問道:“那親兵叫甚名誰?”
李景隆道:“姚芳。”
燕王遂調(diào)兵先控制了外金川門,然后向內(nèi)城金川門挺進(jìn)。
大軍兵臨內(nèi)城門下,城門已悄然洞開,京師最后的防御不戰(zhàn)而降……從城門甬道開始,一直連綿到大街上,兩旁跪滿了文武百官。
燕王親率鐵騎,大搖大擺地涌進(jìn)城門。
就在這時,忽然空中傳來一聲大喊:“以臣篡君,以叔殘侄,暴|戾燕逆受死!”
無數(shù)披堅執(zhí)銳的將士紛紛循著聲音向右轉(zhuǎn)頭,空無一人的橫街上,“噠噠噠……”的馬蹄聲傳來,只見一個文官身穿殷紅官服,手提長劍,單騎拍馬沖殺了過來!
大伙兒都愣了,朱能率先擋在了燕王右側(cè),等著那文官沖近,朱能便拿櫻槍攔腰輕輕一拍,那文官大叫一聲摔落下馬。頓時眾將士一擁而上,拿起刀槍對著地上的人一頓劈砍刺|殺,血被甩得到處都是。
燕王指著地上的殘體,問跪在旁邊的官員,“此人是誰?”
一個人答道:“回燕王的話,此人乃監(jiān)察御史連楹?!?
燕王一臉殺氣,“哼”了一聲。這時他又說道:“高煦,你率軍為先鋒,即刻去皇城!”
朱高煦抱拳道:“得令!”
朱高煦遂招呼剛進(jìn)城的將士,拍馬便走。他越過地上的血泊,轉(zhuǎn)頭看了一眼那文官血肉模糊的樣子。
“靖難之役”一開始,朱高煦便無時無刻不在期待勝利這一天的到來,然而這一天真到了、卻并沒有感受到那期待中的狂喜。
冰冷的空氣,鼻子里聞到的血腥味兒,讓他隱隱覺得……恐怖、殺|戮,才剛剛開始。_a